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小學生中華經典誦讀選編·三年級 (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84162
- 條形碼:9787302584162 ; 978-7-302-58416-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小學生中華經典誦讀選編·三年級 (第二版) 本書特色
對應統編版教材單元主題
含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
掃描二維碼即可聽示范誦讀音頻
小學生中華經典誦讀選編·三年級 (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書為《小學生中華經典誦讀選編? 三年級》第二版,內容根據教育部新課標進行 了更新,按上、下學期編排,分詩文、名句、蒙學三個板塊,每學期含6 個與教材單元 主題同步對應的主題單元。全書共選編81 首中華經典名篇,其中詩文79 首(含新課標 推薦誦讀篇目31 首)、名句62 句,蒙學部分選編了《笠翁對韻》《千字文》。為了便 于理解、夯實基礎、拓展提升,編選時設置了單元導讀、詩文背景導讀、譯文、簡析等內容。本書適合小學中低年級擴展閱讀,讀者可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取本書配套誦讀示范音頻。
小學生中華經典誦讀選編·三年級 (第二版) 目錄
單元 論讀書
焚書坑 〔唐〕章碣 2
歌風臺 〔唐〕林寬 3
勸學詩 〔宋〕朱熹 4
冬夜讀書示子聿(其三) 〔宋〕陸游 5
論詩(其二) 〔清〕趙翼 6
春宵 〔宋〕蘇軾 7
第二單元 金秋時節
山行 〔唐〕杜牧 10
贈劉景文 〔宋〕蘇軾 11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12
軍城早秋 〔唐〕嚴武 13
秋夕 〔唐〕杜牧 14
題秋江獨釣圖 〔清〕王士禛 15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16
第三單元 金菊傲霜
菊花 〔唐〕元稹 19
題菊花 〔唐〕黃巢 20
V
不第后賦菊 〔唐〕黃巢 21
寒菊 〔宋〕鄭思肖 23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岑參 24 第四單元 祖國山河
望天門山 〔唐〕李白 26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27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28
飲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宋〕蘇軾 29
望洞庭 〔唐〕劉禹錫 30
石頭城 〔唐〕劉禹錫 31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32 第五單元 我與自然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35
采蓮曲 〔唐〕王昌齡 36
歸園田居(其三) 〔東晉〕陶淵明 37
秋浦歌(其十四) 〔唐〕李白 39
越調 .憑欄人 .金陵道中 〔元〕喬吉 40
水口行舟 〔宋〕朱熹 41
丑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 〔宋〕辛棄疾 42
第六單元 美好品質
對酒 〔清〕秋瑾 44
就義詩 〔明〕楊繼盛 46
賜蕭瑀 〔唐〕李世民 47
題烏江亭 〔唐〕杜牧 48 VI
疊題烏江亭 〔北宋〕王安石 49
浪淘沙(其八) 〔唐〕劉禹錫 50
客中初夏 〔宋〕司馬光 51
己亥雜詩(其五) 〔清〕龔自珍 52
誦讀名句
54 蒙學經典 笠翁對韻
62 三年級下學期 單元 走進自然
絕句 〔唐〕杜甫 79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80
春夜喜雨 〔唐〕杜甫 81
三衢道中 〔宋〕曾幾 83
絕句 〔宋〕釋志南 84
憶江南(其一) 〔唐〕白居易 85
海棠 〔宋〕蘇軾 86
如夢令 〔宋〕李清照 87
第二單元 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 《韓非子五蠹》 90
邯鄲學步 《漢書敘傳上》 91 VII
南轅北轍 《戰國策魏策四》 92
刻舟求劍 《呂氏春秋察今》 94
葉公好龍 《新序雜事五》 96
狐假虎威 《戰國策楚策四》 97
第三單元 傳統節日
元日 〔宋〕王安石 100
清明 〔唐〕杜牧 102
清明 〔宋〕高翥 103
水調歌頭 〔宋〕蘇軾 104
采桑子重陽 毛澤東 106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108
第四單元 田園風光
溪居 〔唐〕裴度 111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112
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楊萬里 113
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114
山亭夏日 〔唐〕高駢 115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其二) 〔金〕元好問 116
吳興雜詩 〔清〕阮元 117
第五單元 真摯情誼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120
約客 〔宋〕趙師秀 121
山中送別 〔唐〕王維 122
謝亭送別 〔唐〕許渾 123 VIII
題都城南莊 〔唐〕崔護 124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唐〕韋莊 125 第六單元 家國情愁
泊秦淮 〔唐〕杜牧 128
浪淘沙 〔唐〕白居易 129
過華清宮(其一) 〔唐〕杜牧 130
臺城 〔唐〕韋莊 131
虞美人 〔五代十國〕李煜 132
相見歡 〔五代十國〕李煜 134 誦讀名句
136 蒙學經典 千字文
144
注:標記
為統編版語文教材選用篇目;標記
為誦讀篇目 IX
焚書坑 〔唐〕章碣 2
歌風臺 〔唐〕林寬 3
勸學詩 〔宋〕朱熹 4
冬夜讀書示子聿(其三) 〔宋〕陸游 5
論詩(其二) 〔清〕趙翼 6
春宵 〔宋〕蘇軾 7
第二單元 金秋時節
山行 〔唐〕杜牧 10
贈劉景文 〔宋〕蘇軾 11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12
軍城早秋 〔唐〕嚴武 13
秋夕 〔唐〕杜牧 14
題秋江獨釣圖 〔清〕王士禛 15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16
第三單元 金菊傲霜
菊花 〔唐〕元稹 19
題菊花 〔唐〕黃巢 20
V
不第后賦菊 〔唐〕黃巢 21
寒菊 〔宋〕鄭思肖 23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岑參 24 第四單元 祖國山河
望天門山 〔唐〕李白 26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27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28
飲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宋〕蘇軾 29
望洞庭 〔唐〕劉禹錫 30
石頭城 〔唐〕劉禹錫 31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32 第五單元 我與自然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35
采蓮曲 〔唐〕王昌齡 36
歸園田居(其三) 〔東晉〕陶淵明 37
秋浦歌(其十四) 〔唐〕李白 39
越調 .憑欄人 .金陵道中 〔元〕喬吉 40
水口行舟 〔宋〕朱熹 41
丑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 〔宋〕辛棄疾 42
第六單元 美好品質
對酒 〔清〕秋瑾 44
就義詩 〔明〕楊繼盛 46
賜蕭瑀 〔唐〕李世民 47
題烏江亭 〔唐〕杜牧 48 VI
疊題烏江亭 〔北宋〕王安石 49
浪淘沙(其八) 〔唐〕劉禹錫 50
客中初夏 〔宋〕司馬光 51
己亥雜詩(其五) 〔清〕龔自珍 52
誦讀名句
54 蒙學經典 笠翁對韻
62 三年級下學期 單元 走進自然
絕句 〔唐〕杜甫 79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80
春夜喜雨 〔唐〕杜甫 81
三衢道中 〔宋〕曾幾 83
絕句 〔宋〕釋志南 84
憶江南(其一) 〔唐〕白居易 85
海棠 〔宋〕蘇軾 86
如夢令 〔宋〕李清照 87
第二單元 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 《韓非子五蠹》 90
邯鄲學步 《漢書敘傳上》 91 VII
南轅北轍 《戰國策魏策四》 92
刻舟求劍 《呂氏春秋察今》 94
葉公好龍 《新序雜事五》 96
狐假虎威 《戰國策楚策四》 97
第三單元 傳統節日
元日 〔宋〕王安石 100
清明 〔唐〕杜牧 102
清明 〔宋〕高翥 103
水調歌頭 〔宋〕蘇軾 104
采桑子重陽 毛澤東 106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108
第四單元 田園風光
溪居 〔唐〕裴度 111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112
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楊萬里 113
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114
山亭夏日 〔唐〕高駢 115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其二) 〔金〕元好問 116
吳興雜詩 〔清〕阮元 117
第五單元 真摯情誼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120
約客 〔宋〕趙師秀 121
山中送別 〔唐〕王維 122
謝亭送別 〔唐〕許渾 123 VIII
題都城南莊 〔唐〕崔護 124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唐〕韋莊 125 第六單元 家國情愁
泊秦淮 〔唐〕杜牧 128
浪淘沙 〔唐〕白居易 129
過華清宮(其一) 〔唐〕杜牧 130
臺城 〔唐〕韋莊 131
虞美人 〔五代十國〕李煜 132
相見歡 〔五代十國〕李煜 134 誦讀名句
136 蒙學經典 千字文
144
注:標記
為統編版語文教材選用篇目;標記
為誦讀篇目 IX
展開全部
小學生中華經典誦讀選編·三年級 (第二版) 作者簡介
李紅巖,首師大小學教育專業畢業。從教二十載,曾獲北京市紫禁杯優秀班主任,優秀輔導員,創新班主任,海淀區語文學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撰寫小學教育教學論文多次獲得全國,北京市一等獎,示范課獲得市區一二等獎。
書友推薦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