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隧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94091
- 條形碼:9787544794091 ; 978-7-5447-9409-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隧道 本書特色
◎ 薩瓦托:拉美“文學爆炸”第yi序列的作家
☆ “心理現實主義”小說流派的開山鼻祖,被譽為“心理現實主義大師”,引領了拉美“文學爆炸”的潮流
“文學爆炸”中與加西亞?馬爾克斯(魔幻現實主義)、富恩特斯(社會現實主義)、略薩(結構現實主義)并列的心理現實主義流派唯yi代表作家
博爾赫斯盛贊:“任何讀者都可以手捧薩瓦托的書而不冒風險。”
《國家報》:阿根廷蕞后的經典文學大師。
《文學雜志》:布宜諾斯艾利斯向世界貢獻了三位了不起的作家:博爾赫斯、科塔薩爾和薩瓦托——偉大的前瞻者。
☆ 一生只留下篇幅極其有限的作品,卻被眾多作家奉為文學偶像——
加繆親自帶給法國讀者:我很喜歡書的緊度和那種平靜語氣。
格雷厄姆?格林讀后拍案叫絕:字里行間的心理交鋒令我嘖嘖稱奇……我被徹底征服了。
托馬斯?曼在日記中寫道:一部超脫奇拔之作!
◎ 《隧道》的“心理現實主義”獨特在哪里?
☆ “曾經有一個也許能了解我的人。但是,此人恰恰是我殺死的那個人。”開篇就揭示“我”犯下殺人罪,原因為何?作者一反推理小說的傳統寫法,吸引讀者繼續向下追尋答案。
☆ 開創拉美心理現實主義寫作:主人公的萬般思緒以獨白的形式源源不斷地傾瀉出來,同時,運用夢幻展示人物內心的疑慮、恐懼、孤獨和絕望,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深刻展現主角復雜多變的精神世界。
◎ 《隧道》的主題:人生,是一條與自己相伴的孤獨之路。◎ 薩瓦托:拉美“文學爆炸”第yi序列的作家
☆ “心理現實主義”小說流派的開山鼻祖,被譽為“心理現實主義大師”,引領了拉美“文學爆炸”的潮流
“文學爆炸”中與加西亞?馬爾克斯(魔幻現實主義)、富恩特斯(社會現實主義)、略薩(結構現實主義)并列的心理現實主義流派唯yi代表作家
博爾赫斯盛贊:“任何讀者都可以手捧薩瓦托的書而不冒風險。”
《國家報》:阿根廷蕞后的經典文學大師。
《文學雜志》:布宜諾斯艾利斯向世界貢獻了三位了不起的作家:博爾赫斯、科塔薩爾和薩瓦托——偉大的前瞻者。
☆ 一生只留下篇幅極其有限的作品,卻被眾多作家奉為文學偶像——
加繆親自帶給法國讀者:我很喜歡書的緊度和那種平靜語氣。
格雷厄姆?格林讀后拍案叫絕:字里行間的心理交鋒令我嘖嘖稱奇……我被徹底征服了。
托馬斯?曼在日記中寫道:一部超脫奇拔之作!
◎ 《隧道》的“心理現實主義”獨特在哪里?
☆ “曾經有一個也許能了解我的人。但是,此人恰恰是我殺死的那個人。”開篇就揭示“我”犯下殺人罪,原因為何?作者一反推理小說的傳統寫法,吸引讀者繼續向下追尋答案。
☆ 開創拉美心理現實主義寫作:主人公的萬般思緒以獨白的形式源源不斷地傾瀉出來,同時,運用夢幻展示人物內心的疑慮、恐懼、孤獨和絕望,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深刻展現主角復雜多變的精神世界。
◎ 《隧道》的主題:人生,是一條與自己相伴的孤獨之路。
☆ 拉美作家的“孤獨”情結:如果說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是從家族的興衰寫孤獨,那么同屬“文學爆炸”陣營的阿根廷作家薩瓦托,則是通過男女的極致推拉將“孤獨”還原成情侶間的終極難題:為什么人戀愛了還是感覺孤獨?靈魂伴侶真的存在嗎?
☆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被描繪成一條條并行不悖的隧道。它們彼此平行,心情晴朗時,洞壁透明清晰;冷漠時,洞壁渾濁不清。交往中,即使洞壁變得透明,畢竟也隔了一層玻璃(“人心隔肚皮”),只有表面相識,缺乏真正的溝通和理解。
☆ 即使人與人之間缺乏溝通和理解,內心卻依然渴望遇到知音和心心相印的伴侶,這種不可調和的距離感與矛盾感,在現代生活中也比比皆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恐婚、不婚,相親組局和交友軟件越來越多,人卻越來越孤獨迷茫。渴望愛情,渴望知己,渴望被讀懂,但這樣的對方存在嗎?
☆ 面對人與人的隔閡,如果完全敞開心扉地去愛、去追求,會有怎樣的結果?應該以怎樣的心態與陌生人健康交往?無法被理解的自我如何得到解放?
隧道 內容簡介
曾經有一個也許能了解我的人。但是,此人恰恰是我殺死的那個人。
畫展開幕那天,一位陌生的姑娘在我的畫前待了很久——畫中那扇無人在意的小窗,只有她看到了。生平第yi次,有人窺見了我陰暗隧道中無可挽救的孤獨。我們成了戀人,但她的神秘、疏離、不可捉摸,令我猜疑、憤怒、輾轉難眠,在千磨萬蝕之后將結束痛苦的刀放入我的手中。
但我想,會有人理解我的:哪怕只有一個人。
隧道 目錄
譯后記
附錄一:關于埃內斯托?薩瓦托
附錄二:關于《隧道》
隧道 相關資料
任何讀者都可以手捧薩瓦托的書而不冒風險。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我很喜歡書的緊度和那種平靜語氣。
——阿爾貝?加繆
字里行間的心理交鋒令我嘖嘖稱奇……我被徹底征服了。
——格雷厄姆?格林
一部超脫奇拔之作。
——托馬斯?曼
布宜諾斯艾利斯向世界貢獻了三位了不起的作家:博爾赫斯、科塔薩爾和薩瓦托——偉大的前瞻者。
——《文學雜志》
阿根廷蕞后的經典文學大師。
——《國家報》
《隧道》保持著一種令人戰栗并無法釋懷的力度。
——《紐約時報書評》
進入薩瓦托的奇妙世界的絕好窗口。
——《法國快報》
一首關于瘋狂和死亡的美麗詩篇。
——比利時《晚報》
隧道 作者簡介
埃內斯托?薩瓦托
(1911—2011)
畢業于拉普拉塔大學物理-數學系,曾赴法國居里研究所從事放射性物理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打破了他致力于科學以造福人類的夢想,走上文學創作之路。
薩瓦托一生只寫了三部小說。《隧道》是他公開出版的小說處女作,開創了拉美小說一個新的方向和文學流派,受到阿爾貝?加繆、托馬斯?曼、格雷厄姆?格林等知名文豪的高度贊揚。“心理小說三部曲”還包括《英雄與墳墓》《毀滅者亞巴頓》。
1984年獲美洲國家組織頒發的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文學獎,同年獲西班牙語國家文學界的蕞高獎——塞萬提斯文學獎。
2011年4月30日溘然離世,終年99歲,距離他100歲生日僅差2個月。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