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視聽語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93460
- 條形碼:9787568093460 ; 978-7-5680-934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視聽語言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關于影視創作基礎和分析基礎的書。分析了在有重大意義的經典電影和新近上映具有話題性的電影。每一個理論知識點的分析方法包括:一、理論梳理與基礎;二、知識點的詳細剖析;三、結合具體的影片和作品;四、結合大量的電影截圖進行說明等。本書可作為高校影視傳媒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廣大影視從業者和愛好者的學習用書。我們正處在一個由影像所構成的時代,媒體的權力是當代社會的一個重要文化現象。對于當下的大眾來說,看電視、電影,觀看影像,接受媒體提供的信息,早已成為人們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內容。不僅如此,接受影像成為一種體驗,同時,這也是家庭擁有共同價值觀的新方法。通過影視組品,受眾找到了一種共同“話語”,影視作品作為傳播媒介而成為某種主導時代價值觀的工具。電影絕不僅僅是消遣,它對當代社會造成的影響比我們想象的要深遠得多,特別是對于青少年來說,在潛移默化中開始了主導其成長的方式,由影視作品幫助他們形成價值判斷,形成某種權力空間。本書的目的是要將影視作品進行解讀,解讀的工具就是權力空間中的“影像語言”,這是理性、深層次地把握自主成長模式的一個機會。與此同時,思考并探索我們該怎么去建立屬于自己的影視話語形態,在保證其商業價值的同時搭建當代中國的“語言方式”。
視聽語言 內容簡介
本書包含六章:**章為視聽語言概論,第二章為鏡頭,第三章為軸線,第四章為場面調度,第五章為電影聲音,第六章為剪輯技巧。本書編寫的目的是聯系近年來成功電影的特點來闡述視聽語言藝術形式,研究它的語法和創作者的思維,為教學提供范本。本書的主要任務是將理論和實踐加以整合,使其更加通俗便于理解,更加系統便于對照,更加貼近電影的特有規律,以適合有志于踏入視聽語言領域的創作者來閱讀。書中的范例大多來自于近年來較為成功的電影作品,將其精彩的段落結合視聽語言加以分析,方便讀者掌握。這本書從講解什么是“鏡頭”開始,每一章、每一節,把我們慣常印象中的銀幕之夢、銀幕之詩,分析得細致入微。將理論和實踐加以整合,使其更加通俗便于理解,更加系統便于對照,更加貼近電影的特有規律,以適合有志于踏入視聽語言領域的創作者來閱讀,更是適合作為專科、本科學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影視傳媒藝術愛好者的入門讀物。書中的范例大多來自于近年來較成功的電影作品,很多剛剛上映的電影案例也列入其中,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將電影精彩的段落結合視聽語言加以分析,圖文結合,案例翔實,言之有物,言之有據,方便讀者掌握。結合近期新案例,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實踐能力,適合本科生專業學習。旨在幫助喜愛影視編導專業的讀者盡快建立專業思維,培養分析和創作影像作品的基本功。
視聽語言 目錄
緒論 初識視聽語言(1)
**章 畫面造型語言(16)
**節 景別(17)
第二節 景深與焦距(28)
第三節 角度(35)
第四節 構圖(46)
第五節 色彩色調(67)
第六節 光線(86)
第七節 視點(98)
第二章 鏡頭形式(104)
**節 固定鏡頭(105)
第二節 運動鏡頭(106)
第三節 長鏡頭(114)
第四節 場面調度(122)
第三章 蒙太奇、剪輯、節奏與轉場(126)
**節 蒙太奇(127)
第二節 剪輯(142)
第三節 節奏與轉場(149)
第四章 聲音與聲畫關系(158)
**節 影視聲音概述(159)
第二節 電影聲音的分類及功能(160)
第三節 聲畫關系(175)
第四節 聲音的轉場(179)
視聽語言 作者簡介
于淼,女,副教授,天津藝術學院動畫專業教師。主要講授中國畫、動漫概論、中外電影史、影視藝術鑒賞、動畫場景設計、動畫分鏡頭設計、動畫片精品欣賞、動畫短片設計制作等課程。2014年北京APEC會議期間,承接雁棲湖主會場的LED大屏幕三維水墨動畫制作任務,利用三維水墨動畫研究成果制作出一部三維水墨動畫片《千里江山圖》,在會議期間循環播出,向世界各國各地區首腦展現中國傳統文化與高科技的完美結合的優秀成果,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國文化的無窮的魅力。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