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軟件質量和測試(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26688
- 條形碼:9787302626688 ; 978-7-302-6266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軟件質量和測試(第2版) 本書特色
本書重點介紹軟件質量和軟件測試技術中*精華的內容,注重知識點的融會貫通。 本書適應教學需求,同時兼顧軟件質量保證和軟件測試技術。 本書可以作為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軟件工程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以作為軟件開發人員、軟件質量保證人員和軟件測試人員的參考用書。
軟件質量和測試(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著重介紹軟件質量和測試及管理技術理論中*重要、*精華的部分,以及它們之間的融會貫通;而不是面面俱到,沒有重點和特色。本書既有整體框架,又有重點理論和技術。 全書分兩篇,共12章。**篇軟件質量包括第1~5章:第1章軟件質量概述,第2章軟件質量度量和配置管理,第3章軟件質量標準,第4章軟件全面質量管理,第5章軟件評審;第二篇軟件測試包括第6~12章:第6章軟件測試基礎,第7章白盒測試,第8章黑盒測試,第9章單元測試,第10章集成測試,第11章系統測試,第12章軟件測試管理。 本書可以作為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軟件工程專業及其相關專業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為軟件開發人員、軟件質量保證人員和軟件測試人員的參考用書。
軟件質量和測試(第2版) 目錄
**篇軟 件 質 量 第1章軟件質量概述 3
1.1軟件開發過程3
1.1.1計算機軟件3
1.1.2軟件開發過程5
1.1.3軟件開發過程模型7
1.2軟件質量10
1.2.1軟件質量概述10
1.2.2軟件質量保證13
1.2.3軟件質量模型17
1.3軟件缺陷21
1.3.1軟件缺陷簡介21
1.3.2軟件缺陷產生的原因21
1.3.3軟件缺陷的嚴重性和優先級23
1.3.4軟件缺陷構成26
1.3.5軟件缺陷的預防和修復28
1.4思考題30第2章軟件質量度量和配置管理 31
2.1軟件質量度量31
2.1.1軟件質量度量概述31
2.1.2軟件質量度量過程中常見的問題35
2.2軟件配置管理36
2.2.1軟件配置管理概述36
2.2.2軟件配置管理的主要內容38
2.3思考題42第3章軟件質量標準 43
3.1軟件質量標準概述43
3.1.1國際標準43
3.1.2國家標準44
3.1.3行業標準45
3.1.4企業標準45
3.1.5項目規范45
3.2CMM46
3.2.1CMM的含義46
3.2.2CMM的五個級別47
3.3CMMI48
3.3.1CMMI的含義48
3.3.2CMMI的基本內容49
3.3.3CMM與CMMI的區別51
3.4ISO 9000軟件質量標準51
3.4.1ISO 9000的主要內容51
3.4.2ISO 9000和CMM/CMMI的關系52
3.5其他質量標準53
3.5.1IEEE質量標準53
3.5.2SPICE53
3.5.3ISO/IEC54
3.6思考題55第4章軟件全面質量管理 56
4.1軟件全面質量管理概述56
4.1.1質量管理和全面質量管理56
4.1.2軟件全面質量管理的含義58
4.2軟件全面質量管理的步驟和評審58
4.2.1軟件全面質量管理的步驟59
4.2.2軟件全面質量管理中的評審59
4.3軟件全面質量管理中的團隊和質量控制60
4.3.1軟件全面質量管理中的團隊60
4.3.2軟件全面質量管理中的質量控制61
4.4思考題62第5章軟件評審 63
5.1軟件評審概述63
5.2軟件評審的主要內容64
5.2.1軟件評審的目標64
5.2.2軟件評審的過程64
5.2.3軟件評審的原則64
5.2.4軟件評審的特點65
5.3軟件評審的階段65
5.3.1需求評審65
5.3.2概要設計評審68
5.3.3詳細設計評審68
5.3.4數據庫設計評審68
5.3.5測試評審68
5.4避免進入評審誤區 69
5.5軟件評審中的角色和職能70
5.6思考題71第二篇軟 件 測 試 第6章軟件測試基礎 75
6.1軟件測試的必要性75
6.2軟件測試概述80
6.2.1軟件測試模型81
6.2.2軟件測試用例83
6.2.3軟件測試技術方法86
6.2.4軟件測試的復雜性與經濟性87
6.3軟件測試過程88
6.3.1單元測試89
6.3.2集成測試89
6.3.3確認測試90
6.3.4系統測試90
6.3.5驗收測試91
6.4軟件測試的原則與誤區91
6.4.1軟件測試的原則92
6.4.2軟件測試的誤區94
6.5軟件測試自動化96
6.5.1軟件測試自動化的概念96
6.5.2軟件測試自動化的特點98
6.5.3常用軟件測試自動化工具介紹99
6.6軟件測試的發展105
6.7思考題106第7章白盒測試 107
7.1白盒測試概述107
7.1.1白盒測試的含義107
7.1.2靜態測試和動態測試108
7.1.3軟件測試與軟件調試的區別109
7.2邏輯驅動覆蓋測試110
7.3其他幾種白盒測試116
7.3.1程序插樁測試116
7.3.2程序變異測試117
7.3.3循環語句測試118
7.4代碼檢查119
7.4.1桌前檢查和代碼走查120
7.4.2代碼評審和同行評審120
7.4.3基于缺陷模式測試121
7.5白盒測試工具130
7.6思考題131第8章黑盒測試 133
8.1黑盒測試概述133
8.1.1黑盒測試的含義133
8.1.2黑盒測試和白盒測試的比較134
8.1.3黑盒測試的優點和缺點135
8.2等價類劃分法136
8.2.1等價類的含義136
8.2.2劃分等價類的原則137
8.2.3設計測試用例137
8.2.4等價類劃分法測試實例137
8.3邊界值分析法140
8.3.1選擇邊界值測試的原則141
8.3.2幾種邊界值分析法141
8.3.3邊界值分析法應用實例144
8.4因果圖法146
8.4.1什么是因果圖法146
8.4.2因果圖法應用實例148
8.5判斷表法150
8.5.1什么是判斷表150
8.5.2判斷表法應用實例151
8.6正交實驗設計法154
8.6.1什么是正交實驗設計法155
8.6.2正交實驗設計法測試用例156
8.6.3正交實驗設計法應用實例157
8.7其他黑盒測試方法162
8.7.1故障猜測法162
8.7.2狀態圖法163
8.7.3隨機數據法163
8.8黑盒測試方法的比較與選擇164
8.9黑盒測試工具 165
8.9.1WinRunner166
8.9.2LoadRunner 169
8.9.3AutoRunner 171
8.10思考題175第9章單元測試 177
9.1單元測試概述177
9.1.1單元測試的定義177
9.1.2單元測試的目標178
9.1.3單元測試的任務178
9.2對單元測試的誤解179
9.3單元測試的必要性及優點181
9.4單元測試環境和方法183
9.4.1驅動模塊和樁模塊的定義183
9.4.2驅動模塊和樁模塊的使用條件183
9.5單元測試策略184
9.6單元測試用例設計185
9.7單元測試過程和單元測試工具186
9.8面向對象的單元測試187
9.9思考題188第10章集成測試 189
10.1集成測試概述189
10.1.1集成測試的必要性189
10.1.2集成測試的含義190
10.1.3單元測試與集成測試的區別191
10.1.4集成測試與開發的關系191
10.1.5集成測試的層次與原則191
10.2集成測試的方法192
10.2.1集成測試的輔助模塊192
10.2.2非漸增式集成192
10.2.3漸增式集成193
10.2.4三明治集成195
10.2.5其他集成測試方法196
10.3集成測試用例設計198
10.4集成測試過程199
10.5集成測試時應注意的問題201
10.6思考題201第11章系統測試 202
11.1性能測試204
11.1.1性能測試的含義204
11.1.2如何進行性能測試205
11.1.3性能測試的三個階段和測試用例207
11.2壓力測試208
11.2.1壓力測試的含義209
11.2.2壓力測試的特點209
11.2.3壓力測試與性能測試的聯系與區別210
11.2.4壓力測試方法210
11.2.5壓力測試執行211
11.3容量測試212
11.3.1容量測試的含義212
11.3.2容量測試方法213
11.3.3容量測試的步驟214
11.3.4不同情況的容量測試215
11.4健壯性測試215
11.4.1健壯性測試的含義216
11.4.2健壯性測試方法216
11.4.3設計健壯性測試的策略217
11.5安全性測試217
11.5.1安全性測試的含義218
11.5.2測試系統安全性要考慮的問題218
11.5.3安全性測試的手段和層次219
11.5.4安全性測試方法219
11.5.5安全性測試標準222
11.6可靠性測試223
11.6.1可靠性測試的概念223
11.6.2可靠性測試方式224
11.6.3可靠性測試數學模型225
11.7兼容性測試226
11.7.1兼容性測試概述226
11.7.2兼容性測試分類227
11.8可用性測試229
11.8.1可用性測試概述229
11.8.2可用性測試方法230
11.8.3可用性測試的**要素232
11.8.4可用性測試的注意事項233
11.9安裝測試234
11.9.1安裝測試的含義234
11.9.2安裝測試的三個主要方面234
11.9.3安裝和卸載程序測試內容236
11.10容錯性測試236
11.10.1容錯性測試的含義236
11.10.2容錯性測試方法237
11.11配置測試238
11.11.1配置測試的含義238
11.11.2配置測試方法238
11.12冒煙測試238
11.12.1冒煙測試概述239
11.12.2冒煙測試的應用和內容239
11.13GUI軟件測試240
11.13.1GUI軟件測試概述240
11.13.2GUI軟件測試方法241
11.13.3GUI常見的要素244
11.13.4GUI基本測試內容247
11.13.5GUI測試常見錯誤249
11.14文檔測試249
11.14.1文檔測試的含義250
11.14.2文檔測試方法253
11.15網站測試254
11.16恢復測試259
11.16.1恢復測試的含義259
11.16.2恢復測試的主要內容和步驟260
11.16.3恢復測試中要注意的地方261
11.17協議測試262
11.17.1一致性測試262
11.17.2互操作性測試262
11.18驗收測試263
11.18.1驗收測試概述263
11.18.2α測試和β測試264
11.18.3驗收測試的過程和主要內容266
11.19思考題268第12章軟件測試管理 269
12.1軟件測試的組織269
12.2軟件測試的人員組織271
12.3軟件測試文件管理272
12.4軟件測試管理的原則273
12.5測試管理體系275
12.6軟件測試風險的控制277
12.7常用的測試管理工具279
12.8思考題280參考文獻 281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