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鄉村愛情故事:長安花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527582
- 條形碼:9787569527582 ; 978-7-5695-275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鄉村愛情故事:長安花開 本書特色
在編輯稿件的過程中,我一次次被作者的古文字功底震撼,這在我的編輯生涯里,可以說并不多見——高手在民間。也許就在我們身邊。真的不要輕視任何一個普通且平凡的人。真的。 在作者的文字里,我看到了文明積淀深厚的樣子,我看到了愛情的至柔與至韌: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這一輩子能擁有一次這樣的愛情,足可以仰天長嘯了。 甚至,這部短篇小說集的出版,也讓我重新思考起雙非作者(非專業寫手、非著名作家)出版作品的意義。熱愛就是一簇小火苗,真的能點燃生活這堆柴火。燃燒吧,創作的小火苗! 賣個關子:封面是請著名的南京城“氓之嗤嗤”的觀止堂-未氓設計的,這很“詩經”;封面上的雙飛燕以及棠棣之花,也很“詩經”。書名燙鮮紅的漆色,前襯用的鮮紅色里紙,囍出望外的愛情啊,就這樣透出紙背,映入我們的眼睛。
鄉村愛情故事:長安花開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三言二拍”版的秦地鄉村愛情故事集,由十二篇獨立的短篇小說組成,講述的皆是秦地鄉村青年男女纏綿悱惻、忠貞不渝的愛情與姻緣故事。故事各有千秋,其中有青梅竹馬的故事,有單相思的故事,有一見鐘情的故事,有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主人公多是生死不渝的青年男女,忠誠于愛情,人物性格鮮明。
鄉村愛情故事:長安花開 目錄
001 **卷
柳枝俏田居遇少年
015 第二卷
張磐磐敦誠得愛鸞
043 第三卷
癡情男偏遇癡情女
062 第四卷
范碧泉花好月圓
077 第五卷
賀蘭桂假師結佳偶
086 第六卷
兒女不管父輩怨
099 第七卷
常豐舉家斗老鼠
112 第八卷
死里逃生丁香花開
140 第九卷
孫寅生打工失妻
166 第十卷
鄭玉慶夫妻團圓
181 第十一卷
因中秋秀廷結良緣
198 第十二卷
董省明莫辨孿生妻
214 第十三卷
小鞋匠千里尋子
232 第十四卷
眾人連環救家庭
257 第十五卷
唐景新情動穗香女
鄉村愛情故事:長安花開 節選
**卷 柳枝俏田居遇少年 居廬漸多,則成村落。村落的形成,大致是因為古代生產力落后,物資匱乏,用具短缺,且自然環境險惡,人們為了生息繁衍,就得相互依賴,乞鹽引火、工具共用,另外,集群力可以抵御災害、抗擊獉狉等。當今社會,生產力極其發達,收割機從田頭一過,麥子顆粒就裝進了袋子,就連秸稈也捆扎了,省卻了割捆運碾等一系列人工過程,牛馬碌碡杈耙等也漸漸地在農村絕跡。但村落繁居,漸成鬧市,煩喧齷齪也就接踵而至,總有避囂取靜者。因而離群索居者也就多了起來,形成了田居人家。 靈沼鄉民柳弘揚于灃水之西承包桃園一片,園內兼毓各種蔬菜瓜果。自有小販,來此批發貿易。為便于照管,弘揚夫妻率領兒女,于園內筑墻作屋,還將家中雞豬一并遷來,在此飼養,以為久計。女兒柳枝俏已經高中畢業,陪父母一起園中農作;兒子柳枝春在臨近學校上初中。居臨河堤,風光秀麗,景色佳美,春柳夏荷,禾稷郁郁,自有一派豆棚瓜架之樂。 四月天暖,春惠萬物,河堤楊柳,披金掛綠,微風一拂,颼颼飗飗,常有對對伉儷于河堤緩步踏青。*近,更有人早晚哨笛于此,月夜幽靜,笛聲悠揚,絲竹慧耳,使人百惱頓消。這日早,弘揚妻羅氏坐在炕頭做些補衲之事,兒子枝春坐于一旁正做作業,女兒枝俏則在灶下燒火。遠處笛聲響起,卻見女兒不住地出門遠眺。羅氏大聲呵斥道:“還給外賣眼,鍋下火滅都不知,扇得滿屋都是灰。”慌得枝俏急忙添柴燒火。須臾,又是舒頭外張,忘了鍋灶,得滿屋都是煙,自己也涕淚齊出。羅氏見女兒猴不志一,喝問道:“昨晚洗鍋時就魂不守舍地給外賣眼,今早還是這樣,得是外邊有人勾魂呢?”枝俏忽指窗欞道:“媽,媽,剛才有個黃鶯從窗外掠過,好像落在窗臺下面了。”其弟枝春聽了,趕忙放了手上功課,跳下炕,竄出去看鳥。枝春繞到窗外,哪有什么鳥兒在窗下,東望河堤,太陽正冉冉升起,霞光萬道,穿楊射柳。面前麥子青蔥,宛如綠海,中間夾種油菜,黃花片片,耀眼炫目。只眼前自家這片桃園,蓓蕾滿樹,桃花正綻。枝春心中失望,正要回轉續做功課,忽見花枝顫動,仰頭一看,原來是一對黃鶯隱在花間。枝春站在樹下,靜息賞看。羅氏在屋里喊道:“這么早的天,哪有什么黃鶯?休聽你姐哄你。”剛喊完,窗外就黃鶯哩哩,杜鵑咕咕。枝俏急辯道:“媽呀,你聽,你聽,我沒有哄弟弟。麥子都抽穗了,前日黎明我已聽見黃鶯叫早。”羅氏道:“聽見黃鶯叫早,也沒見你早起過。”母女二人向外望,窗外桃花開得粉紅,有黃鶯綴在花枝上,蕩來蕩去。黃鶯目光銳利,也向屋內窺探。母女二人轉至外邊,只見兩只黃鶯在花枝梢頭交頸頡頏,很是精神。枝春看得手上發癢,又躍躍欲試,意欲靠近,羅氏悄聲道:“這是叫人早起的鳥兒,不許擾害。”黃鶯受驚,飛到園子深處去了。三人回到屋里,黃鶯又在外邊婉轉不止,枝俏揭了鍋蓋,取了兩塊黃黃的蒸紅苕,道:“我到園子看黃鶯去了。”向外就走,口里還唱著:“豆蔻開花三月三,姐姐提籃去田間,麥瓶花開了一片片,摘了回家蒸麥飯……”羅氏喚道:“飯沒燒熟就給外跑。”喚而不住。羅氏只好叫枝春去添柴燒鍋。 灃河邊還有茍子嬸兩口兒,也是靈沼鎮人,夫妻在河灘池塘種蓮產藕,還在河灘養了一群旱鴨,產蛋賣錢。茍子嬸體格風騷,情態妖冶,雖不至于喙長三尺,卻也能說善笑,佻脫喜謔,本是市面上長大的,經多見廣,還喜歡看書,十足的性情中人。夜飯后,弘揚夫妻喂了雞豬,安排了子女,不多時就來這兒,幾人坐于院中,聽那茍子嬸天南地北地亂喧。其時五六月份,一池碧荷,萬朵紅蕾,參差綻放,夜風習習,荷香沁腦,幾人一聊就是半宿。頭頂月靜云閑,堤上笛聲清越,小院笑聲朗朗,常引得行路者駐足。真是:笛中一片升平樂,喚起離人萬種情。近日,柳弘揚每每夜闌回家,卻發現只有一個光頭兒子占據著電視,問其姐,卻言不知。須臾,卻見枝俏歡蹦而回,面帶喜悅。弘揚怒而問之,卻道:“趁月色看桃花去了。”弘揚怒道:“整天在桃花旁邊,有啥可看的。難道白天還沒看夠?”見父親追問得緊了,枝俏反唇道:“你也是才回來,反不讓我去外邊耍。”弘揚道:“光知道耍,早上睡懶覺,非要讓你媽喊上十遍八遍才起來。”弘揚只是督促女兒早睡早起,道:“這地里的活兒正是*多的時候,要早睡早起,趁明做活,不能再野了。”久之,不覺心生疑竇,質詢于妻,羅氏道:“近來,這鬼女子干活總是浮皮潦草的,晚飯一吃,丟下碗筷,也不洗涮,就沒了影蹤。”弘揚道:“以前,為看個電視,姐弟兩個把電視頻道扭來扭去的,互不相讓。一個要看愛情片,一個要看武打片,動輒姐弟倆就在電視前面武打起來了。這一陣子卻怎么安寧了?”羅氏也疑惑道:“每天早上,都嬌惰不起床,一旦聽到笛聲,就急急火火地起來了。”二人覺得必 有事故,便留意起女兒行蹤來了。 當晚潲了一場雨,次日天晴,園囿更加翠綠蓬勃,瓜果飄香,鶯啼燕語。弘揚和妻子帶領枝俏姐弟二人提了籃子在地里摘辣子。初升的太陽亮澄澄地掛在天空,那枝俏干活果然和往常大不一樣,不斷地給岸上瞅。弘揚訓道:“岸上有啥可看?用心干活。”枝俏道:“我看岸上有一堆人,才給那兒盯。”弘揚一抬頭,岸上沒有一個人,斥道:“人有啥好看的,沒見過人?”過一會兒,枝俏又給岸上瞅,弘揚又問:“這回給岸上看啥?”枝俏又謅一個謊:“剛才我看見那個柳樹上落了一只大雁。”弘揚道:“現在是七月份,哪來的大雁?謊都不會撒。”枝俏急道:“那就可能是一只鷂子。”一副失張失智的樣子。弘揚道:“胡說!哪來的鷂子?”夫妻二人更加疑惑。傍晚,大地涂金。枝俏匆匆吃了晚飯,躲于閨房中。夫妻暗中窺察,見枝俏對鏡梳發,又敷胭擦粉。“賊女子,上晚妝矣。又將何為?”夫妻猜疑。妝竟,枝俏又捋襟提袖,款束裙帶。對鏡左右顧之,見兩頰紅潤;上下顧之,甚覺亭亭玉立,十分滿意。這時,河畔笛聲起,枝俏頓時面有喜色,神色興奮,一副按捺不住的樣子,卻故意在門口徘徊一陣子,裝作若無其事。瞅其父母不在身旁,便徑直向河堤走去。父母卻潛而隨之。在這個季節,河堤草叢中常有青春男女在此怡情,或月下緩步,或花前聯袂,弘揚夫妻已自猜出八分。那枝俏上了河堤,向那笛聲響處走去。夫妻二人隱藏于玉米地里,目光掃視河岸。女兒剛一上堤,那吹笛少年便迎了上去。那少年如新出的麥穗一般,標致帥氣,飄逸灑脫,女兒高興得幾乎雙腳都要跳起來。二人散步河堤,小聲說著什么,偶有行人走過,女兒便滿臉嬌羞,低頭停語。西邊片片丹霞,映照堤樹,二人面色緋紅,醉如流韻。微風吹著,楊樹葉子嘩啦啦地響,翻動的樹葉閃爍著晚霞的金光,四周碧翠,芳馥彌漫。兩人沒走幾步,便并排坐于堤坡草叢之中,女兒從兜里掏出一手帕包裹來,解開鋪于草叢上。聽女兒說道:“是我媽煮的黃豆,包些來專門給你吃。”兩個便一遞一口地剝那黃豆吃,都說香。羅氏才悟道:“怪道我煮的黃豆一下子就少了許多,不知道還把啥東西偷出來給外人吃。”又聽女兒說道:“還是你前日買的豬蹄好吃。”少年道:“過幾日我再買一個。”吃畢,二人揪身邊草葉擦了手。只見女兒笑靨迷人,喜滋滋地盯著少年,凝睇不舍,那少年卻在談著什么,女兒聽得津津有味。四籟寂靜,少年之聲隱約可辨。夫妻二人聽了,無非是書生意氣、天真無邪的童趣之語。女兒時而也說上幾句,只是聲音細小,難以了辨。弘揚夫妻注目少年,見那少年生得俊彩不凡,一臉聰慧,煞是可愛。河堤草叢厚實,蛐蟲鳴唧,蚋蚊飛繞。少年掏出一把折疊扇子給女兒扇涼驅蚊,女兒拿過扇子欣賞上面的花色,又給少年扇涼。母親窺之,心生妒忌,頓感失落:“萍水相逢,就給扇扇子。長這么大還沒有給娘扇過扇子。”堤坡高處,微風輕拂,頗為涼爽,遠處斜暉脈脈,水光瀲滟,令人神怡。二人收了扇子,在那高處穿花度柳,沐風浴霞,時而笑聲朗朗,時而私語竊竊。而那弘揚夫妻伏于玉米地中,滿身流汗,又有蚊蟲叮咬,熱癢不堪,又不敢大動,其苦可知。羅氏竟控制不住,放了一個連環響屁出來。女兒忽地站了起來,驚道:“必有歹人偷聽!”少年也疑惑道:“不會吧!”并大聲喊道:“誰?快出來。”見無有動靜,遂抓起足下土塊,向玉米地里擲去。忽聽玉米地里傳出幾聲貓叫,枝俏道:“原來是貓思春呢,是茍子嬸家的貓。休管它。”二人又散步河堤上,聽蟬斗草。弘揚夫妻學了幾聲貓叫,對那話語也聽得厭煩。天色曛昏,遠村已經燈火點點。枝俏似乎要離開了,卻聽少年說:“天剛黑,還早著。”又聽女兒道:“若我媽我爸知道,就不好了。”少年道:“怕什么,你媽你爸打你不?”女兒道:“他們不打我,光罵我。我媽我爸的腦袋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封建腦袋,又沒文化。連電視上談戀愛都不讓我看。我得趕快回去。”少年拉手不讓去,道:“咱們在一塊兒說幾句話就罵你?”枝俏道:“他兩個似乎發覺了我們的事,*近一直鬼鬼祟祟的。今日我出來時,他兩個又詭詭秘秘地互相丟眼色,還在我后面咳嗽了一聲。我一定要回去了。”少年送到了果園,響吻之,才戀戀不舍而去。悠揚的笛聲又響了起來。待那少年遠遠地離去,弘揚夫妻才從地里鉆了出來,妻子道:“原來是給自己找了一個伙伴兒相耍,倒也一片癡心,并未有非分之事,也無須揭穿,防止枝俏惱羞成怒。”弘揚道:“但也不能由著性子。年輕人,情竇一開,有時不能自已,出了事情,將如何收場?還要管束,晚上不能回家太晚。”撥開云翳,方可睡覺安穩。此言不 虛也。 ……
鄉村愛情故事:長安花開 作者簡介
王崇聯,長安灃河岸邊人,出生于1961年。1981年從陜西機械學院畢業,現就職于一家電子研究所。酷愛文學,幾近成癡,尤其喜歡研讀唐宋傳奇、明清小說,是蒲松齡《聊齋志異》的鐵桿書粉。古文字造詣較深,專擅農村題材的文言小說寫作,深得《三言》《二拍》之神韻。
- >
隨園食單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