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見證瘋狂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003546
- 條形碼:9787573003546 ; 978-7-5730-035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見證瘋狂 本書特色
² 從精神病院的演變史,看“瘋狂”如何被定義與治療。瘋狂是身體的疾患、心智的錯亂還是“靈魂之疾”?不同時代人們對精神疾病的不同認知,也體現在精神病院的發展歷程中。18世紀的瘋人院,是為了把“精神異常者”隔絕于社會之外;19世紀的收容所強調人道關懷與ZJ慰藉,期望以此幫助“瘋人”重拾理性;20世紀的精神病院,以生物醫學為基礎的療法成為主流;21世紀的“后收容所”時代,各種療法、藥物帶來巨大商機,卻也成為精神疾病大爆發的時代。本書以英國伯利恒皇家醫院為代表來梳理這段歷史,該院的俗稱“貝德萊姆”在英語中已成為“瘋狂”的代名詞。 ² 作為特殊建筑類型的“精神病院”,在不同時代的化身。精神病院是醫療實踐的場域,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建筑,其設計、結構與功能也在某種程度上體現著對精神疾病的態度和觀念的變遷。書中以伯利恒醫院為例描述了不同時代精神病院的建筑特點,并收錄了多幅精神病院的建筑設計手稿。本書封面所采用的圖片,即是“原發性精神錯亂”患者弗朗茲·約瑟夫·克萊伯為雷根斯堡收容所所作的設計方案。 ² 600余幅珍貴圖片,呈現關于瘋狂的“全景視圖”。書中收錄了600余幅珍貴的照片、繪畫、插圖、手稿,綜合了醫生、病人、藝術家、社會評論家、改革家的不同視角。其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不同時代的病人創作的藝術作品,構成一部由精神疾病串聯起的獨特藝術史。
見證瘋狂 內容簡介
自人類誕生之時,瘋狂就已成為全球每一種文明的一部分,而“精神疾病”的概念大約是從兩百年前才開始深入人心的。在醫療史上的大多數領域,新知識會帶來新療法。然而,精神疾病治療的歷史似乎更具周期性,“放棄、改革、忘卻、忽視和再一次改革”循環往復。從18世紀的瘋人院,到19世紀的收容所,再到20世紀的精神病院,恐怖與暴行的陰影從未遠離——鞭子、鎖鏈、地牢、約束衣,放血、催吐、電擊、腦葉切除、藥物濫用……追溯精神病院的前世今生,似乎每一階段都是在重蹈覆轍:富有同情心和樂觀精神的人道主義改革先驅建立起的新機構,*終淪為殘酷虐待的邪惡淵藪而遭到遺棄。 本書通過一個機構的故事來追蹤精神疾病及其治療的歷史——英國的伯利恒皇家醫院,俗稱“貝德萊姆”,在英語中已成為“瘋狂”的代名詞。作者梳理了從18世紀到21世紀以伯利恒為代表的精神疾病治療機構在建筑設計、治療手段、管理體制、與外界關系等方面的演變。書中收錄了600余幅圖片,不僅包含珍貴文獻和影像資料,還有不同時期病人創作的藝術作品,展現出驚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顛覆了人們的固有認知,有力地展現出他們作為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而非被污名化的符號,是怎樣存在于世的
見證瘋狂 目錄
前 言
引 言
**章 瘋人院 18世紀
第二章 瘋人收容所 19世紀
第三章 精神病院 20世紀
第四章 飛越“瘋人院” 21世紀
見證瘋狂 作者簡介
邁克·杰伊,倫敦大學學院醫學人文中心研究員,致力于科學、醫學與心理學文化史研究,在這些領域著述頗豐。他還定期為《倫敦書評》《華爾街日報》撰寫評論文章。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