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孩子眼中的大人物:孩子眼中的女性科學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171799
- 條形碼:9787500171799 ; 978-7-5001-717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孩子眼中的大人物:孩子眼中的女性科學家 本書特色
如果一個男孩學習拔尖,很多人會歸因為男生聰明。而如果一個女孩學習出類拔萃,我們大概率聽到的都是這樣的論調:“別看小學成績好,上了初中就不行了”,“以后學習數理化,男孩的成績就超過女孩了”,“女孩不擅長學習理科”……雖然這些陳詞濫調并沒有什么科學依據,很多女孩卻因此形成了一種隱形的心理壓力和思維慣性,在面對數理化的時候氣勢上就先認輸了。本書通過活潑的講述方式,打破人們心中的刻板印象,駁斥那些荒謬的偏見,讓所有孩子能看到女性在科學領域里的貢獻,激發女孩們進軍科學領域的勇氣和興趣。小主人公露易絲將我們看到的這本書硬生生搞出了立體感,就像在看一部13集的有關女性科學家的紀錄片。這種活潑的敘述方式讓整本書更加靈動,也更加貼合孩子們的心理和視角。
孩子眼中的大人物:孩子眼中的女性科學家 內容簡介
大家好,我是露易絲! 自從我哥哥說出“女性不擅長科學”這句話,我就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證明他是錯的! 將歷史上女性科學家們的杰出工作展現出來,這不就是*好的辦法嗎? 在這本幽默、生動的傳記中,露易絲通過制作系列視頻節目的方式,為你細致展現了25位在科學史上留下印跡的女性。她們遍布各個重要領域,從化學到航天,一起推動了科學的發展,甚至改變了人類歷史! 書中包含豐富的軼聞趣事、漫畫插圖、歷史圖片,仿佛這些杰出的女性科學家們活靈活現地站在你眼前,娓娓道來她們的故事。快快跟上露易絲,一起走近科學史上的英雄們吧!
孩子眼中的大人物:孩子眼中的女性科學家 目錄
第1集 瑪麗,女科學家的象征
第2集 這位女研究員有發現
第3集 放射性是什么?
第4集 兩個諾貝爾獎,然后呢?
第5集 居里,科學在傳承
第6集 天文學明星
第7集 數學和計算機科學:早年的女極客
第8集 生物學、醫學:生命科學
第9集 女科學家和女冒險家
第10集 女吹哨人
第11集 史前歧視
第12集 憑什么?
第13集 露易絲行動起來了
了解更多的女性科學家
孩子眼中的大人物:孩子眼中的女性科學家 節選
第1集 瑪麗,女科學家的象征 好奇的小伙伴們,大家好呀!我們的節目就要正式開播了,**集節目的主角,還有比瑪麗·居里更好的人選嗎!我承認,做節目前,我稍稍梳理了一下自己對她的認識,結果發現,我的記憶庫還不夠閃耀。以下是我對她的了解:波蘭人,嫁給了皮埃爾·居里,放射性,諾貝爾獎。 幸運的是,我又找到了很多關于她的故事。老實跟你們說吧,如果把所有關于瑪麗·居里的書(包括連環畫)和電影光盤都堆在我的床上,我就沒有地方睡覺了。 這還沒算在網上找到的所有關于她的文章呢!如果我把它們統統打印出來,那大家就可以跟亞馬孫森林道永別了! 我們從頭說起吧:瑪麗·居里并非生來就叫瑪麗·居里。1867年11月7日,她呱呱墜地,那時她的名字叫瑪麗亞·薩洛美婭·斯克沃多夫斯卡。 對于一個出生在華沙(波蘭首都)的小嬰兒,這個名字更加合情合理。雖然現在我們跟她還算不上特別熟,但我還是打算稱呼她為瑪麗亞,大家都同意吧。因為,雖然“斯克沃多夫斯卡”可以在玩拼字游戲時助我一臂之力,一舉打敗奶奶,但是,我只是個在英語課上說“我叫露易絲”都要顫抖的法國小女孩啊,這個姓氏的發音實在是太難讀了。 所以就這么說定了,瑪麗亞。瑪麗亞的爸爸是物理老師,說到教育,這位爸爸的觀點是: “男女平等!” 這對瑪麗亞來說再好不過了!她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就已經是個貨真價實的小天才了:她學會了獨立閱讀,對一切都充滿好奇,是一個袖珍版的書呆子。然而,歲月卻不總是一切靜好:她的媽媽和一個姐姐死于結核病——這是一種會攻擊肺部的疾病,當時奪走了很多人的性命。而且,那時的波蘭還屬于俄國。噢,不,波蘭還是波蘭。只是當年, 它被俄國征服了。 對波蘭人來說,這真是一件要命的事。為什么呢?原因很簡單,就是每個人都得對自己的言論萬分小心:如果你打心底里支持俄國,那么你可以擁有好工作、高薪水;但是,如果你一點不打算拍俄國的馬屁,那對不起,你就靠著*低收入勉強生活吧!雖說金錢似乎不能買到幸福,但缺錢的日子里,瑪麗亞的生活可一點不輕松。而且,這還沒完! 你們知道嗎,在當時的波蘭,女孩是不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唉,是的,絕對不行,完全禁止。但是,這可嚇不到斯克沃多夫斯卡姐妹!她們去了“流動大學”:老師偷偷給被剝奪了上大學權利的年輕姑娘上課,直接在姑娘家上。這還挺酷的!可是,還不夠啊!瑪麗亞的姐姐布洛妮婭想當醫生呢! 流動大學的課程表中找不到外科(我沒法想象,一位老師帶著一具尸體,走在大街上,準備去上解剖課——啊,是啊,畫面是有點可怕,但是,的確如此:那些外科醫生,練習手術時用的都是真正的尸體呢)。 于是,瑪麗亞萌生了一個特別貼心的想法:她要留在波蘭工作,賺到的錢就用來資助姐姐去法國讀大學(在法國,女孩是可以讀大學的),然后,等姐姐當上了醫生,自己再開始讀大學。如果你們覺得這樣都不算善良,我真不知道該拿你們怎么辦了。瑪麗亞,高級別善心選手,將像“嘰哩咕”和“龍貓”一樣把你們打倒在地!兩姐妹開始付諸行動:年僅17歲的瑪麗亞投入了艱苦的勞作之中!她的工作可算不上有趣(做好心理準備,等你們知道了瑪麗亞的生活是什么樣的,你們就笑不出來了)。她去往波蘭*遙遠的地方,給那里的農村孩子當家庭教師。也就是說,她背井離鄉,飽受深深的思鄉之苦。同時,她還得到了一個剪不斷、理還亂的“獎勵”:她和農夫家的大兒子墜入了愛河。 P9-14
孩子眼中的大人物:孩子眼中的女性科學家 作者簡介
娜塔莎·昆汀,曾夢想成為淘金者、騎士或時光機設計師,但她最終選擇了為孩子們編寫故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