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圖解中學化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47723
- 條形碼:9787030747723 ; 978-7-03-07477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解中學化學 內容簡介
“我和化學沒有緣分”——也許有人會這樣想。不過,毫不夸張地說,在某些方面,化學離我們的生活*近、*不可缺少。化學的成果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更加舒適。如果我們關注食品、日用品或智能手機等身邊的物品,就能發現化學是如何支撐著我們每天的生活的。本書列舉了很多我們身邊的事例,介紹中學時期要學習的化學基礎。**部分著眼于廚房、家電產品和環境等,重點介紹“隱藏”在我們身邊的化學機制。第二部分對物質在化學上的基本單元之一(原子)的結構、化學性質的“導覽圖”——元素周期表進行詳細的解讀,并對物質的化學反應的機制進行講解。
圖解中學化學 目錄
序言
4 化學是身邊的科學
10 專訪櫻井弘博士
1 看的教科書”化學
18 緒論①~②
PART1 廚房中的化學
24 阿伏伽德羅常數
26 滲透壓
28 酸與堿
30 中和與鹽
32 有機化合物
34 官能團
36 同分異構體
38 苯環
40 油脂
PART2 家電產品中的化學
44 稀有金屬
46 鋰與電池
48 氧化與還原
50 玻璃
52 液晶
54 鹵素
56 汽化熱
60 超臨界流體
62 燃料電池
64 催化劑
66 塑料
68 生物降解塑料
70 焰色反應
72 同素異形體
PART3 資料篇
74 元素周期表
76 無機化合物的反應
78 有機化合物的反應
80 在學校里要學習的化學
2 想了解更多中學化學
PART1 原子的結構與元素周期表
86 物質的探索
88 現在的元素周期表
90 元素周期表與電子排布
92 過渡元素
94 原子量與同位素
96 原子的半徑
98 離子定律
100 形成離子的難易程度
PART2 了解元素的性質
104 堿金屬
106 碳與硅
108 稀有氣體與氫
110 金屬的性質與焰色反應
112 稀土元素(稀土類)
114 構成人體的元素
116 宇宙的元素豐度
PART3 物質是怎樣結合在一起的?
120 原子之間的結合
122 分子之間的結合①~②
126 物質的狀態變化①~②
130 氣體的狀態方程式
132 固體的結構
PART4 學習化學反應
136 什么是化學反應
138 什么是溶于水
140 酸、堿與中和
142 中和與鹽的性質
144 氧化與還原
146 火焰與燃燒
148 離子與電池
PART5 生成碳的有機化學
152 無機化學與有機化學
154 用元素周期表觀察碳的“優勢”
156 有機化合物的“骨架”
158 官能團的機制
160 同分異構體
162 自然界中的有機化合物
164 細胞的“零件”
166 人造有機物
168 石油化學
170 藥物學與有機化合物
172 有機化學的未來
圖解中學化學 節選
化學是身邊的科學 智能手機、紙張、鉛筆等物品都是化學的結晶! 也許有人會認為,化學是在某個遙遠的實驗室里進行研究的復雜學問。這是不太正確的。智能手機自不必說,紙張和鉛筆等,還有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我們自己,其實都是化學的結晶,化學是我們身邊的科學。讓我們回顧一下日常生活,重新尋找身邊那些不經意間容易被忽視的化 生活在21世紀,并且還處在學生時期的讀者朋友,以及打算重新學習化學的讀者朋友,讓我們一起來思考一下身邊的化學吧! 想必你每天都在使用智能手機。智能手機上*常見的顯示文字和圖像的屏幕是用液晶制成的。液晶是由碳、氫、氮、氧等構成的有機化合物連接而成的大分子。為了使畫面看上去更加美觀,液晶中還添加了多種物質,其中*常用的元素是銦。 乘坐電車時,我們通常會把智能手機設置為“靜音振動模式”,接到朋友的電話或郵件后,智能手機會振動以提醒查看,這是因為安裝在智能手機中的微型馬達會振動。馬達內部的釹磁鐵中,添加了釹和硼等元素,以便讓馬達能夠強烈振動。 雖然只是簡單地聊了幾句智能手機的話題,但提到了我們平時不太熟悉的銦和釹等元素。不過,請大家不要因此而感到驚訝。 如果我們打開智能手機的外殼,就會看到非常復雜的小零件和電路。在這些零件和電路中,除構成框架的塑料、鐵和鈦之外,還使用了鎢、鎳、鈀、鉭、鋯、鎵、鋰等元素。如果沒有這些元素,就不會有智能手機,也不會產生其卓越的功能。 不只是智能手機,就連近些年新出現的超薄電視、電腦、混合動力汽車等,全都需要這樣多種的元素。也就是說,精密器械和交通工具都離不開如此多的元素。 雖然這里使用了精密器械這個詞,但實際上,你自己才是一個活生生的“精密器械”。親愛的讀者,你認為自己體內含有多少種元素呢? 人體內含量較多的元素有氧、碳、氫、氣、鈣、磷等,其次是硫、鉀、鈉、氯、鎂等。但僅靠這些元素,人類是無法存活下去的。如果沒有鐵、鋅、錳、銅、砸、鉬、鉻、鈷、桂、碘、硼等微量元素的話,人類就不能生成生存所需的能量,甚至不能利用空氣中的氧來呼吸。 就像很多稀有元素對于發揮智能手機的功能不可或缺那樣,我們要想存活下去,也需要很多種的元素。 冰的水分子整齊排列形成了空洞我們要再次強調一下,不止你本人,就連每天都在使用的身邊的物質,全都是由元素構成的。我們身邊的物質及自然界中的物質大約由90種元素構成,每種元素都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構成智能手機和我們身體的元素(原子)并不都是各自獨立存在的,有很多是由幾種元素(原子)結合在一起,以分子的形式存在。水、酒精或氨基酸等全都是分子。 你能想象我們生活的地球到底有多少種分子嗎?迄今為止發現的存在于自然界的分子,以及人類在歷史中經過漫長時間創造的分子加在一起(到2020年為止),大約有2億多種,而且這個數字每天都在增長。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無數元素和分子的組合中,也就是說,身邊的物質和現象全都是化學研究的對象。 例如,早上起床后,我們會刷牙漱口,然后吃早餐。牙膏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磷酸氫鈣、氫氧化鋁等分子,而且添加了清新的香味劑,或防止蛀牙的氟化鈉,或某種殺菌劑。 用來漱口的水很常見。眾所周知,水是由無數個水分子(氏0)構成的,水分子則是由1個氧原子(0)和2個氫原子(H)構成的。水分子按照“H—0—H”的順序結合在一起。這個“H—0—H”并不是直線,而是以104.5度的角度結合在一起。 研究發現,水分子之間以水分子中的氫原子“搭橋”連成長鏈,或形成較大的團簇(分子團)。不過,科學家并不清楚水分子究竟能聚合成多大的分子團。由此可見,水分子也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物質。 我們應該知道冰和石油能浮在水面上,由于這兩種物質的密度都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它們才能浮在水面上,但冰和石油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物質。 水在常溫下可以流動,水分子可以自由移動,但當溫度降到零度以下后,水分子就會有規則地整齊排列,變成晶體(冰)。水和冰都由相同的水分子構成,但由于分子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