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精神科護理(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39148
- 條形碼:9787030739148 ; 978-7-03-07391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神科護理(第2版) 本書特色
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按照ICD-11,精神障礙診療規范(2020年版)修訂
精神科護理(第2版) 內容簡介
精神科護理是護理、助產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課程,也是精神醫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教材包含精神障礙的基本知識、治療過程的護理和各類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等內容,共14章,章節內含有“案例”“鏈接”“醫者仁心”“自測題”等模塊。本教材章節名依據《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第十一次修訂版的分類進行了調整,融入課程思政,結構新穎,重點突出,內容貼近學生、貼近社會、契合學生將來所從事工作崗位能力的需求。
精神科護理(第2版)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第1節 概述 1
第2節 精神科護理工作的范圍與任務 2
第3節 精神科護理人員的角色功能與素質要求 3
第2章 精神障礙的基本知識 6
第1節 精神障礙的病因 6
第2節 精神障礙的分類 7
第3節 精神障礙癥狀學 7
第3章 精神科護理技能 17
第1節 護患關系建立與溝通 17
第2節 精神疾病的觀察與護理記錄 19
第3節 精神科基礎護理 21
第4節 精神科患者的組織與管理 22
第4章 精神障礙患者危機狀態的防范與護理 25
第1節 自殺行為的防范與護理 25
第2節 暴力行為的防范與護理 27
第3節 出走行為的防范與護理 30
第4節 噎食的防范與護理 31
第5章 精神障礙的治療與護理 34
第1節 精神藥物治療與護理 34
第2節 改良電休克療法與護理 41
第3節 其他治療與護理 42
第6章 神經認知障礙及相關疾病患者的護理 46
第1節 概述 46
第2節 腦部疾病所致神經認知障礙患者的護理 47
第3節 軀體疾病所致神經認知障礙患者的護理 51
第7章 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 54
第1節 概述 54
第2節 酒精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 56
第3節 阿片樣物質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 59
第8章 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護理 64
第9章 心境障礙患者的護理 70
第1節 概述 70
第2節 抑郁障礙的護理 71
第3節 雙相障礙的護理 74
第10章 焦慮與恐懼相關障礙患者的護理 78
第11章 強迫及相關障礙患者的護理 84
第1節 強迫癥患者的護理 84
第2節 疑病障礙患者的護理 88
第12章 分離障礙與應激相關障礙患者的護理 92
第1節 分離障礙及護理 92
第2節 應激相關障礙及護理 95
第13章 進食與睡眠障礙患者的護理 101
第1節 進食障礙及護理 101
第2節 睡眠障礙及護理 104
第14章 神經發育障礙患者的護理 111
第1節 智力發育障礙及護理 111
第2節 孤獨癥譜系障礙及護理 114
第3節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及護理 117
第4節 抽動障礙及護理 120
主要參考文獻 124
自測題參考答案 125
精神科護理(第2版) 節選
第1節概述 一、概念 (一)精神病學 精神病學是臨床醫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發展規律、治療、預防及康復的一門臨床學科。 (二)精神障礙 精神障礙是指在各種生物、心理、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下,人的大腦發生病理生理變化使其功能損害,導致其認知、情感、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異常的總稱。 (三)精神科護理 精神科護理是以精神病學為指導,研究人類異常精神活動和行為的護理、保健及康復的一門學科。它是精神病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護理學的一個分支。精神科護理是建立在護理學基礎上的一門專科護理學,目的在于預防和治療精神方面的障礙,以維持和促進民眾精神健康。 二、精神科護理發展簡史 精神科護理是隨著精神醫學和護理學的進步而發展起來的,它的發展經歷了艱難而漫長的道路。自古以來人類社會就有照顧患者的功能存在,這種照顧便是“護理”的原始形態。1860年以前,西方國家將嚴重的精神障礙患者收容在門禁森嚴的機構里,由男性助理員看守。助理員從未受過醫護訓練,收容機構像監獄一樣管理患者。專業的護理開始于19世紀中葉,南丁格爾在英國倫敦開辦護理學校,而精神科護理作為一種職業是在19世紀后期才出現的。1873年,美國的琳娜 理查茲女士從護校畢業并從事精神障礙患者的照顧,后來她成功制訂出一整套精神科護理計劃,從而奠定了精神科護理的基礎模式。1882年,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馬克林醫院,創立了**所精神科護士學校,學制兩年,主要學習保護患者和管理病房的技巧。 20世紀30年代后,精神科護理的角色地位漸漸發生了一些改變。由于精神科治療方法的快速更新,如睡眠療法、胰島素療法、精神外科療法、電休克治療、精神藥物等相繼問世,治療效果明顯改善,住院患者人數不斷增加,需要大量有經驗的專科護理人員來承擔護理工作,因此精神科護理人員首次在精神科治療中獲得了有意義的角色地位。患者經新的治療方法改善癥狀后,變得更能夠接受心理治療,從而促進了心理治療對精神疾病的效果。這種傾向也對精神科護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精神科護士的工作從對患者的生活護理擴展到治療性護理,護士要每時每刻注意患者的心理變化,注重心理護理技能的學習和提高。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即從生物醫學模式到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現代精神科護理的概念已由單純護理患者的軀體問題擴展到關心與處理患者的軀體、心理、社會功能問題,從而豐富了精神科護理的內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的精神科護理事業開始逐步走上正軌,各級精神病院在各地先后建立,大量受過培訓的專業護士加入到精神科護理的隊伍中。1985年10月在山東濟南召開了**次全國精神科護理學術交流會。中華護理學會在1990年成立了全國精神科護理專業委員會,極大地促進和推動了我國精神科護理的發展。 鏈接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大眾精神健康需求的提高,我國的精神衛生工作受到了黨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視。2001年,衛生部、公安部、民政部、中國殘聯等部門聯合召開了第三次全國精神衛生工作會議。2002年下發了《中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02—2010年)》。2009年,國家啟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社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被納入其中。2012年10月26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此后,國家層面出臺了多項政策、規劃,進一步提升了精神衛生綜合管理服務、全民心理健康服務水平。 第2節精神科護理工作的范圍與任務 一、工作范圍 隨著醫學的發展,精神科護理工作已從過去只重視軀體疾病,拓展到生理、心理及社會的整體護理,從患者恢復健康延伸到健康人保持健康。精神科護理工作的范圍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基礎護理精神障礙患者由于疾病的影響,一般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缺損,護理人員要協助患者做好個人衛生、飲食護理、睡眠護理、用藥護理等工作。 2.安全護理精神障礙患者由于思維、行為異常,尤其在發病期,某些行為往往具有危險性,如自傷、自殺、攻擊及出走行為等。因此,安全護理是精神科護理的重要工作范疇。 3.心理護理精神障礙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常可出現各種異常活動和行為,護理人員要掌握豐富的心理護理知識和技巧,對患者要耐心、細心,有同情心、愛心和責任心,取得患者的信任,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4.康復護理指導和幫助精神障礙患者訓練和恢復其生活、學習、社交能力等,將精神障礙患者的精神殘疾程度降到*低,*大限度地恢復其社會功能。 5.健康教育將健康教育貫穿于患者從入院到出院及返回家庭、融入社區生活的各個環節,使健康教育與系統的治療、護理及康復活動有機結合,幫助患者和家屬了解有關疾病的認識和治療護理知識、疾病的預防知識和技能,使其能正確對待疾病,從而自覺地配合治療和護理,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因素。 6.社區護理向生活在社區的精神障礙患者提供康復、治療和整體護理服務,幫助患者減輕從醫院返回家庭后的困難,協助患者利用社區資源進行康復休養,鞏固治療效果,防止疾病復發,恢復社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終達到回歸社會的目的。 二、工作任務 1.研究和實施對精神障礙患者科學管理的方法和制度,為患者提供安全、舒適、溫馨的治療和生活環境,防止不良因素給患者造成身心痛苦。 2.研究觀察和接觸精神障礙患者的有效途徑,通過有效溝通,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以保證各項治療護理措施的有效實施。 3.研究和實施對精神障礙患者各種治療的護理,確保各項醫療任務順利完成,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 4.研究和實施護理觀察及記錄工作,以便協助診斷和開展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并為醫療、教學、科研、法律和勞動鑒定等積累重要資料。 5.研究在實施精神科護理過程中遇到的相關倫理和法律問題,尊重精神障礙患者的人格,維護患者的尊嚴和權益,保障患者的正常生活待遇。 6.研究如何提高精神科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護理人員應具備健全的人格、穩定的情緒及同理心,關愛、理解、支持、尊重患者;同時提高其專業水平和科研能力,更高質量地做好患者的護理。 7.積極開展精神衛生的宣教工作,推進社會精神衛生事業的發展。 鏈接 我國精神衛生政策是隨著對疾病的不斷認識、患者對社會的不斷影響逐漸發展的。在國家提出“健康中國”的今天,精神衛生、心理健康作為公眾健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已經納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精神衛生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社會工作,也是社會性很強的專業性工作,其社會性決定了要動員公眾認識精神疾病、了解心理健康,注重預防為主,同時要聯合更多相關部門協同合作;其專業性決定了精神疾病、心理行為問題的預防、治療、康復等要講究科學,遵循規律。目前,精神衛生工作尚有諸多未知領域需要我們去探索,有更多的患者和有心理健康需求的群體需要我們去服務,需要我們承擔更多社會責任。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其中之一就是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重視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在兩個100年奮斗目標實現的征程中,我們要確保公眾有更好的心理發展,有能力感受到物質豐富、信息發達的時代帶來的幸福感,讓公眾有更好的心態應對變化、接受挑戰,這是至關重要的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工作。精神衛生工作前景光明,任重道遠,光榮而艱巨。 第3節精神科護理人員的角色功能與素質要求 一、角色功能 1.照料者 精神科護士首先要滿足患者的基本需要,給予基礎護理,如照料患者的日常生活,執行常規的護理操作,為患者提供舒適的治療環境等。 2.治療者 精神科的多種治療需要醫護人員協作完成,如藥物治療、工娛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行為治療、康復治療等。在治療過程中,護士始終是觀察者、執行者和參與者。 3.咨詢者 隨著精神科護理的發展,精神科護士的工作發生了很大變化。工作對象從單純面向患者和家屬逐步延伸到健康人群;工作場所從單純的精神病院逐步向社會發展;工作內容從單純的治療、護理逐步向維護人的心理健康發展。因此,精神科護士肩負督導咨詢的責任,需解答關于疾病、治療、康復和健康等方面的問題。 4.管理者 精神科護士既是病房環境和設施的管理者,又是患者的組織管理者。一方面為患者提供舒適、整潔、安全的治療環境,另一方面要制訂和組織實施對患者的管理計劃,保證治療和護理工作的正常運轉。 5.教育者 精神科護士常向患者及家屬、社區不同群體宣傳有關精神障礙及健康促進的相關知識,以及恢復、促進健康的方法。宣傳教育的形式可以個體、小組或團體為單位,亦可通過媒體等途徑進行宣傳教育。 6.協同者 現代精神醫學是采取團隊工作方式進行的。團隊由精神科醫生、精神科護士、心理治療人員、社會工作者、工娛治療人員等組成。成員間密切合作,針對患者的問題和需求,共同擬定治療計劃和目標,共同進行評價,護士則在其中充當協同者的角色。 二、素質要求 針對精神科護理工作的特殊性,從事精神科護理的人員在具備護士基本素質的基礎上,還應在以下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1.敬業與奉獻精神精神障礙患者在病態情況下,無法控制自己的言行,常出現一些傷人傷己行為。精神科護理人員在面臨患者暴力行為的威脅和粗暴言語時,應在確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正確認識患者的病態言行及自己工作的重要意義。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厭其煩地、耐心地為患者服務。 2.尊重和關愛患者精神科護理人員不能對患者進行人格侮辱、諷刺或譏笑,更不能變相虐待患者,不得將患者的病情當作談資。應尊重其人格,與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時刻關愛并取得患者的信任與合作,促進其早日康復。 3.豐富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扎實的專業知識是完成護理工作的基礎。精神科護理人員只有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才能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和需求,并且為患者提供幫助。 4.良好的心理素質精神科護理人員要有健康的體魄,更要有健康、成熟的心理素質來適應精神科護理工作。護士所具有的良好心理素質包括積極穩定的情緒、敏銳的觀察力和果斷的意志力等。具有這種心理素質的護士,易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自測題 A1/A2型題 1.關于精神病學的學科地位,正確的是() A.精神病學是生物醫學的分支學科 B.精神病學是社會科學的分支學科 C.精神病學是臨床醫學的分支學科 D.精神病學是心理學的分支學科 E.精神科護理是隨著精神醫學和護理學的進步而發展起來的 2. 下列關于精神科護理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精神科護理是以護理學為指導 B. 研究人類異常精神活動和行為的護理 C. 精神科護理是護理學的一個分支 D. 目的在于預防和治療精神方面的障礙,以維持和促進民眾精神健康 E. 精神科護理是隨著精神醫學和護理學的進步而發展起來的 3.當前廣泛提倡的新的醫學模式是() A.生物醫學模式 B.心理社會模式 C.社會文化模式 D.整體平衡模式 E.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4.下列關于精神科護理人員的角色功能,說法錯誤的是() A. 照料者 B. 管理者 C. 咨詢者 D. 領導者 E. 教育者 5.精神科護理工作的范圍一般不包括() A.安全護理 B.疾病診斷 C.心理護理 D.健康教育 E.康復護理() A.照料者 B.管理者 C.咨詢者 D.領導者 E.教育者 (于麗麗) 第2章精神障礙的基本知識 精神障礙(mental disorder)又稱心理障礙,在各種生物、心理、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下,人的大腦發生病理生理變化使其功能損害,導致其認知、情感、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異常的總稱。 第1節精神障礙的病因 精神障礙的病因學是一個復雜而又十分重要的課題,也是目前精神醫學基礎理論中亟須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現代比較一致的觀點認為精神障礙與其他軀體疾病一樣,均是生物-心理-社會醫學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一、生物學因素 (一)遺傳因素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