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傳播學視域下的南戲走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08430
- 條形碼:9787522708430 ; 978-7-5227-084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傳播學視域下的南戲走向 內容簡介
《傳播學視域下的南戲走向》運用傳播學的觀點與方法,以古本南戲、明清時調選本、建國后整理的晚清以來民間傳播的地方戲劇本為依據,結合地方史志,從縱向、橫向和受眾三個維度追溯南戲衍變的歷史,從地方戲中考錄佚失南戲的劇目,析出南戲在清中葉后地方戲的歸宿,總結出南戲傳播的形態、特征、題材與主題等在清中葉后發生的變化。 《傳播學視域下的南戲走向》始終堅持將南戲發展史與南戲劇本文學史分開、將南戲劇目和南戲劇本分開的方法論,提出明清士風促成南戲屢變、生態環境促成南戲于清中葉后再變的觀點,并界定了南戲和聲腔指稱發生變化的時間閾值。
傳播學視域下的南戲走向 目錄
緒論
**章 南戲聲腔的流變與地方戲的生成
第二章 古南戲流傳劇目稽考
**節 宋元南戲流傳劇目稽考
第二節 明代南戲流傳劇目稽考
第三章 佚失南戲劇情關目稽考
第四章 流傳南戲的劇目特征
**節 民間本色
第二節 劇目雜糅
第三節 擇向流布
第五章 流傳南戲的主題變化
**節 流傳南戲主題源頭
第二節 流傳南戲的主題
第六章 流傳南戲的劇本體制
**節 劇名
第二節 演出體例
第三節 科諢模式
第四節 劇本類型與結構
第七章 流傳南戲的音樂體制
**節 流傳南戲曲牌考
第二節 各類曲體的淵源關系
第三節 流傳南戲的組曲形式
第八章 流傳南戲個案研究
**節 《琵琶記》流傳考述
第二節 《荊釵記》流傳考述
第三節 《白兔記》流傳考述
第四節 《蘇秦衣錦還鄉》流傳考述
參考書目
后記
**章 南戲聲腔的流變與地方戲的生成
第二章 古南戲流傳劇目稽考
**節 宋元南戲流傳劇目稽考
第二節 明代南戲流傳劇目稽考
第三章 佚失南戲劇情關目稽考
第四章 流傳南戲的劇目特征
**節 民間本色
第二節 劇目雜糅
第三節 擇向流布
第五章 流傳南戲的主題變化
**節 流傳南戲主題源頭
第二節 流傳南戲的主題
第六章 流傳南戲的劇本體制
**節 劇名
第二節 演出體例
第三節 科諢模式
第四節 劇本類型與結構
第七章 流傳南戲的音樂體制
**節 流傳南戲曲牌考
第二節 各類曲體的淵源關系
第三節 流傳南戲的組曲形式
第八章 流傳南戲個案研究
**節 《琵琶記》流傳考述
第二節 《荊釵記》流傳考述
第三節 《白兔記》流傳考述
第四節 《蘇秦衣錦還鄉》流傳考述
參考書目
后記
展開全部
傳播學視域下的南戲走向 作者簡介
包建強,男,南京大學博士。現為蘭州城市學院副教授,《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主編。出版專著一部,撰稿《中國當代戲劇總目提要》《明清散曲鑒賞辭典》。主持國家及省部級社科基金項目多項,在《西北師大學報》《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藝術百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三十多篇,獲“甘肅省第十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