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劍橋日本史 內容簡介
《劍橋日本史》是套很重要的綜合展現當前關于日本史知識和研究的書籍,是知名日本學者和西方歷史學家對日本進行深入研究的成果。這套書涵蓋從史前時期直到現在,日本在經濟、文化、外交上的重大事件和發展歷程,是學生和學者研究日本和遠東地區必不可少的參考書籍。卷5跟蹤了從晚德川時代到二十世紀初日本的基礎和政治、制度及社會發生變化的過程。本卷中日本史非常不錯專家還討論了在十九世紀晚期封建社會受西方世界的影響及其回應。
劍橋日本史 目錄
總編序
第5卷前言
導論
普林斯頓大學 馬里烏斯·B.詹森
一個終結,一個開始和一個轉型
轉型的舞臺
歷史學家與19世紀的日本
章 19世紀初的日本
馬里烏斯·B.詹森
將軍與攝政者
寬政改革
城鎮,旅行和城市文化
農村:增長,盈余,以及管理的難題
西方世界的形象
綜合考察
第二章 天保危機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和文明系 哈羅德·包利瑟
天保饑饉
民眾騷亂
外部威脅
批評家及其批評
藩政改革
幕府改革
水野忠邦
余波
啟示
第三章 德川晚期的文化與思想
芝加哥大學 H.D.哈洛特寧
游戲的文化
文化的游戲
嘉言懿行及其支配能力
崇拜的復興與作品
濟世救民的宗教
沿海防御和國家富強
多元文化實踐與政治集權的勝利
第四章 外國的威脅與口岸的開放
倫敦大學 W.G.比斯利
鎖國政策面臨的挑戰
1857―1858 年的商業條約
執行中的問題
*終解決
通商口岸體制下的貿易關系
第五章 明治維新
馬里烏斯·B.詹森
內憂外患
哈里斯條約及其后果
“尊攘”派
朝廷與幕府、大名的類型
條約口岸與外國影響
幕府的垂死掙扎
各地的改革
“王政復古”
歷史上和歷史編纂學中的明治維新
第六章 明治初期的反對派運動,1868―1885
愛荷華大學 史蒂芬·佛拉斯特
早期的農村抗議活動
明治地稅與村民抗議
“士族”叛亂
民權運動
結語
第七章 日本轉向西方
東京大學 平川佑弘 著 若 林正 譯
書的媒介:現代西方文明的初次認識
從理論到實踐:德川晚期和明治早期的出國旅行者
文科和理科的教師:明治時期雇用的外國人
西方思想和制度的日本化
資本主義精神:批西洋文學的譯書
回歸日本:明治年輕人中的自我意識
第八章 社會變遷
普林斯頓大學 吉爾伯特·羅茲曼
各種假想的再思考
社會分層
城市轉型
家庭決策
結論和比較
第九章 19世紀的經濟變化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西德尼·E.克勞科爾
19世紀初的經濟
天保改革
對外貿易的開放
明治維新:連續性與變化
經濟發展,1868―1885年
轉型及其本質
第十章 明治政治制度
W.G.比斯利
初步決策
“廢藩”
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
明治憲法
1890年以后的政治社會
第十一章 明治時期的保守主義
華盛頓大學 肯尼思·B.派爾
對日本啟蒙運動的挑戰
早期明治保守主義:道德需要
保守派與外國關系的問題
官僚保守主義的出現
通往工業社會的保守派
保守派的社會規劃
明治保守主義的遺產
第十二章 驅向強國地位的日本
芝加哥大學 入江昭
現代國家的外交政策
明治時期的政體與社會
國內事務與外交事務的交織(1868―1880)
國內政治與海外擴張(1880―1895)
帝國主義和軍國主義(1895―1912)
征引書目
詞匯索引
譯后記
第5卷前言
導論
普林斯頓大學 馬里烏斯·B.詹森
一個終結,一個開始和一個轉型
轉型的舞臺
歷史學家與19世紀的日本
章 19世紀初的日本
馬里烏斯·B.詹森
將軍與攝政者
寬政改革
城鎮,旅行和城市文化
農村:增長,盈余,以及管理的難題
西方世界的形象
綜合考察
第二章 天保危機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和文明系 哈羅德·包利瑟
天保饑饉
民眾騷亂
外部威脅
批評家及其批評
藩政改革
幕府改革
水野忠邦
余波
啟示
第三章 德川晚期的文化與思想
芝加哥大學 H.D.哈洛特寧
游戲的文化
文化的游戲
嘉言懿行及其支配能力
崇拜的復興與作品
濟世救民的宗教
沿海防御和國家富強
多元文化實踐與政治集權的勝利
第四章 外國的威脅與口岸的開放
倫敦大學 W.G.比斯利
鎖國政策面臨的挑戰
1857―1858 年的商業條約
執行中的問題
*終解決
通商口岸體制下的貿易關系
第五章 明治維新
馬里烏斯·B.詹森
內憂外患
哈里斯條約及其后果
“尊攘”派
朝廷與幕府、大名的類型
條約口岸與外國影響
幕府的垂死掙扎
各地的改革
“王政復古”
歷史上和歷史編纂學中的明治維新
第六章 明治初期的反對派運動,1868―1885
愛荷華大學 史蒂芬·佛拉斯特
早期的農村抗議活動
明治地稅與村民抗議
“士族”叛亂
民權運動
結語
第七章 日本轉向西方
東京大學 平川佑弘 著 若 林正 譯
書的媒介:現代西方文明的初次認識
從理論到實踐:德川晚期和明治早期的出國旅行者
文科和理科的教師:明治時期雇用的外國人
西方思想和制度的日本化
資本主義精神:批西洋文學的譯書
回歸日本:明治年輕人中的自我意識
第八章 社會變遷
普林斯頓大學 吉爾伯特·羅茲曼
各種假想的再思考
社會分層
城市轉型
家庭決策
結論和比較
第九章 19世紀的經濟變化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西德尼·E.克勞科爾
19世紀初的經濟
天保改革
對外貿易的開放
明治維新:連續性與變化
經濟發展,1868―1885年
轉型及其本質
第十章 明治政治制度
W.G.比斯利
初步決策
“廢藩”
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
明治憲法
1890年以后的政治社會
第十一章 明治時期的保守主義
華盛頓大學 肯尼思·B.派爾
對日本啟蒙運動的挑戰
早期明治保守主義:道德需要
保守派與外國關系的問題
官僚保守主義的出現
通往工業社會的保守派
保守派的社會規劃
明治保守主義的遺產
第十二章 驅向強國地位的日本
芝加哥大學 入江昭
現代國家的外交政策
明治時期的政體與社會
國內事務與外交事務的交織(1868―1880)
國內政治與海外擴張(1880―1895)
帝國主義和軍國主義(1895―1912)
征引書目
詞匯索引
譯后記
展開全部
劍橋日本史 作者簡介
馬里烏斯·B.詹森,曾擔任華盛頓大學教授,1959 年到普林斯頓擔任歷史和東方研究教授。他在1969年成為東亞研究新系的主席,擔任名譽日本歷史教授,于1992年退休。他一生著作有20多本,包括《日本和孫中山》(1954),《日本和中國》,《從戰爭到和平:1894年-1974年》(1975 年),《日本和世界:兩個世紀的變化》 (1981),等等。
王翔,日本國名古屋大學博士。現任浙江 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 “政府特殊津貼”。
書友推薦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山海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