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那時我在山間歌唱:梁曉聲散文精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67144
- 條形碼:9787559667144 ; 978-7-5596-671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那時我在山間歌唱:梁曉聲散文精選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1.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得主梁曉聲,七十四年人生故事集;一本書盡享梁曉聲人生智慧、生活態度 精選《我的父母》《父親的演員生涯》《我和橘皮的往事》《姻緣備忘錄》《緊繃的小街》《**支鋼筆》《讀書是*對得起付出的一件事》《積極的人生不妨做減法》等47篇梁曉聲經典散文作品,感受人間穿行,盡享人生智慧、生活態度。 2.那時我在山間歌唱:無論過著怎樣的生活,不要忘記開口唱歌 一切生活都是生活,任何一種生活都值得好好生活。每個人的心靈都是一處院落。在得失之間調整人生的方向,使靈魂有安頓之所,使心靈有休憩之地。愿你感悟人生,且歌且唱,有愛有光有遠方。無論過著怎樣的生活,不要忘記開口唱歌。 3.每個人都是生命的歌者,都能成為自己人生的英雄,都有屬于自己的生命之歌 作為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梁曉聲以七十四年的人生歷練和生活感悟,諄諄道出鼓舞無數人的人生智慧:直面人生,才能看清人生。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可以選擇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而所謂人生的價值,只不過是要認認真真、無怨無悔地去做適合自己的事情而已。每個人都是生命的歌者,都能成為自己人生的英雄,都有屬于自己的生命之歌。 4.數幅全彩插圖,完美詮釋梁曉聲堅強、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 特邀知名插畫藝術家@厚閑,聯合人氣漫畫家、央視網推薦藝術家@姑蘇阿焦,為本書傾情創作數幅全彩插畫,完美詮釋梁曉聲堅強、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 5.讀“東方名家散文選”,開啟閱讀盛宴,滋養日常瞬間 新東方圖書面向廣大讀者,持續推出中國當代名家的散文精選系列,帶領讀者回歸閱讀的本質:精神上和心靈上的愉悅與滋養。“人生在世,總要做一些絕對不會后悔的事情,而閱讀,就是你怎么做都不會后悔的事情,尤其是當你閱讀的是文筆和內容俱佳的散文。”——俞敏洪
那時我在山間歌唱:梁曉聲散文精選 內容簡介
梁曉聲執筆四十余年,本書精選其四十七篇散文,以“生命底色”“道阻且長”“坐觀劇場”“夾岸風光”“人生真相”五個部分,引領讀者跟隨梁曉聲穿行人間,如同聆聽一曲嘯吟徐行之歌,至真至誠,牽動人心。 特邀知名插畫師厚閑,聯合央視網推薦藝術家姑蘇阿焦,為本書傾情創作數幅全彩插圖,完美詮釋梁曉聲深摯淳樸的人生智慧和堅強豁達的生活態度。
那時我在山間歌唱:梁曉聲散文精選 目錄
PART 1 生命底色
我的父母 / 003
母親養蝸牛 / 007
母親播種過什么? / 016
父親的演員生涯 / 022
父親的遺物 / 032
給哥哥的信 / 039
給妹妹的信 / 045
我與兒子 / 051
關于“家”的絮語 / 056
PART 2 道阻且長
我的小學 / 061
我的中學 / 075
我和橘皮的往事 / 091
我的少年時代 / 095
致青年的我 / 099
初戀雜感 / 103
復旦與我 / 112
姻緣備忘錄 / 117
中年感懷 / 127
幾個春節一段人生 / 132
PART 3 坐觀劇場
玉順嫂的股 / 141
懷念趙大爺 / 151
鴛鴦劫 / 155
陽春面 / 161
緊繃的小街 / 166
王媽媽印象 / 180
宏的明天 / 192
冉的哀悼 / 200
老駝 / 207
PART 4 夾岸風光
**支鋼筆 / 217
關于歌 / 222
海子的詩 / 226
一只風箏的一生 / 231
琥珀是美麗的 / 239
我與唐詩宋詞 / 246
人和書的親情 / 250
讀書與人生 / 254
讀書會讓寂寞變成享受 / 258
讀書是*對得起付出的一件事 / 263
PART 5 人生真相
為什么我們對“平凡的人生”深懷恐懼? / 269
積極的人生不妨做減法 / 279
我如何面對困境 / 287
解剖我的心靈 / 293
讓我遲鈍 / 299
*合適的,便是好看的 / 304
論溫馨 / 310
沉默的墻 / 320
人生和它的意義 / 330
那時我在山間歌唱:梁曉聲散文精選 節選
《那時我在山間歌唱:梁曉聲散文精選》: 李文化親自來找我,說他這部影片的群眾演員中,少了一位長胡子老頭兒。 “放心,我吩咐對老人家要格外尊重,要像尊重老演員們一樣還不行嗎?”他這么保證。 無奈我只好違心同意。 從此,父親便開始了他的“演員生涯”——更準確地說,是“群眾演員”生涯——在他七十四歲的時候…… 父親演的盡是迎著鏡頭走過來或背著鏡頭走過去的“角色”。說那也算“角色”,是太夸大其詞了。不同的服裝,使我的老父親在鏡頭前成為老紳士、老乞丐,擺煙攤的或挑菜行賣的…… 不久,便常有人對我說:“哎呀曉聲,你父親真好。演戲認真極了!” 父親做什么事都認真極了。 但那也算“演戲”嗎? 我每每的一笑罷之。然而聽到別人夸獎自己的父親,內心里總是高興的。 一次,我從辦公室回家,經過北影一條街——就是那條舊北京假影街,見父親端端地坐在臺階上。而導演們在攝影機前指手畫腳地議論什么,不像再有群眾場面要拍的樣子。 時已中午,我走到父親跟前,說:“爸爸,你還坐在這兒干什么呀?回家吃飯!” 父親說:“不行。我不能離開。” 我問:“為什么?” 父親回答:“我們導演說了——別的群眾演員沒事兒了,可以打發走了。但這位老人不能走,我還用得著他!” 父親的語調中,很有一種自豪感似的。 父親坐得很特別。那是一種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員服,是一件褐色綢質長袍。他將長袍的后擺,掀起來搭在背上。而將長袍的前擺,卷起來放在膝上。他不倚墻,也不靠什么。就那樣子端端地坐著,也不知已經坐了多久。分明的,他唯恐使那長袍沾了灰土或弄褶皺了…… 父親不肯離開,我只好去問導演。導演卻已經把我的老父親忘在腦后了,一個勁兒地向我道歉……中國之電影電視劇,群眾演員的問題,對任何一位導演,都是很沮喪的事。往往地,需要十個群眾演員,預先得組織十五六個,真開拍了,剩下一半就算不錯。有些群眾演員,錢一到手,人也便腳底板抹油,溜了。群眾演員,在這一點上,倒可謂相當出色地演著我們現實中的些個“群眾”、些個中國人。 難得有父親這樣的群眾演員。我細思忖,都愿請我的老父親當群眾演員,當然并不完全因為他的胡子。那兩年內,父親睡在我的辦公室。有時我因寫作到深夜,常和父親一塊兒睡在辦公室。有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雨。我被雷聲驚醒,翻了個身,黑暗中,恍恍地,發現父親披著衣服坐在折疊床上吸煙。我好生奇怪,不安地詢問:“爸,你怎么了?為什么夜里不睡,在吸煙?爸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黑暗之中,但聞父親嘆了口氣。許久,才聽他說:“唉,我為我們導演發愁哇!他就怕這幾天下雨……” 父親不論在哪一個劇組當群眾演員,都一概地稱導演為“我們導演”。從這種稱謂中我聽得出來,他是把他自己一個迎著鏡頭走過來或背著鏡頭走過去的群眾演員,與一位導演之間聯得太緊密了。或者反過來說,他是把一位導演,與一個迎著鏡頭走過來或背著鏡頭走過去的群眾演員聯得太緊密了。 而我認為這是荒唐的。我認為這實實在在是很犯不上的。我嘟噥地說:“爸,你替他操這份心干嗎?下雨不下雨的,與你有什么關系?睡吧睡吧!”“有你這么說話的嗎?”父親教訓我道,“全廠兩千來人,等著這一部電影早拍完,才好發工資,發獎金!你不明白?你一點不關心?” 我佯裝沒聽到,不吭聲。 ……
那時我在山間歌唱:梁曉聲散文精選 作者簡介
梁曉聲:原名梁紹生,中國當代知名作家、學者、教授。1949年生于黑龍江哈爾濱,祖籍山東威海,現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自小受到母親在傳統文化上的啟蒙,梁曉聲熱愛讀書、講故事,并在人生數十年間筆耕不輟,由此著作頗豐,在小說、散文、雜論、紀實等領域全面開花。代表作:《今夜有暴風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返城年代》《年輪》《知青》等。2019年,憑長篇小說《人世間》,梁曉聲成為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得主。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