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做父母那點事兒:給中學生家長的10堂心理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987548
- 條形碼:9787543987548 ; 978-7-5439-875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做父母那點事兒:給中學生家長的10堂心理課 本書特色
青春期的孩子怎么了? 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嗎? 如何走進孩子的心靈,與孩子展開溝通和對話? 青春期孩子對父母的了解遠遠超過了父母對他們的了解。 作為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你需要這樣一本書—— 從腦科學的角度走近青春期的孩子; 從人格探索的角度重新反思和孩子的關系; 去聆聽他們在咨詢室里傷痛的表達; 去體驗他們獨特美好的生命需要...... 通過本書,和家長們一起開啟一場“開放心靈之旅”,學會去尊重、欣賞、認識孩子。
做父母那點事兒:給中學生家長的10堂心理課 內容簡介
近期中學生心理問題嚴重、自殺狀況頻發的困境再次把“如何根據中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進行家庭教育”的主題提上了議程,據此,本書結合臨床個案分析,針對中學生家長在和青春期孩子相處過程中遇到的困境為中學生家長提供了十個主題的心理課,其中包括青春期孩子的腦發育特點、中學生的基本需要、日常溝通中的非語言信息、影響力的秘密以及常見的厭學心理、拖延心理、逆反心理等,每一講心理課包括案例分析、心理知識、心情故事、心理小實驗、心理老師對你說、家長實操手冊等小版塊,幫助中學生家長輕松學習心理學知識、重新反思自己的教養方式,也在閱讀的過程中真正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在實操手冊部分嘗試做一些改變,做成長型家長,助力娃成長。此外,本書還計劃配合相應的視頻、音頻課程同時上線,借助新媒體對中學生家長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做父母那點事兒:給中學生家長的10堂心理課 目錄
**課 管孩子,也是在面對你自己的“內在小孩”——了解“內在小孩”理論
第二課 青春期孩子腦子里到底想的啥——來自腦科學的研究證據
第三課 除了“買買買”,請聽聽孩子的心理需求——了解需求層次理論
第四課 如何“聽”,孩子才會和你“說”——人際溝通的小秘密
第五課 如何不給你的孩子添亂——影響力的作用模型
第六課 厭學的孩子到底怎么了——來自經典條件反射的啟示
第七課 孩子拖拖拉拉不自覺怎么辦——拖延心理學的研究啟示
第八課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總是走神該怎么辦——大腦神經網絡的研究啟示
第九課 孩子玩手機停不下來怎么辦——手機成癮背后的心理分析
第十課 孩子抑郁了我們該怎么辦——警惕抑郁癥的風險
做父母那點事兒:給中學生家長的10堂心理課 作者簡介
張亞博士,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自2002年開始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累計接待青少年和成人個案近萬小時,為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機構與專業人員注冊系統注冊心理師(X-09-063)、注冊督導師(D-18-012),接受精神動力取向、催眠、認知行為等流派較為系統的長程培訓,主要以催眠技術為催化劑,采用整合取向針對青少年成長問題及成人焦慮、抑郁等情緒及沖突類問題提供心理咨詢服務。自2016年開始,在臨床咨詢工作的同時探索心理咨詢的療效因子及其作用機制。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