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民法社會化的中國圖景(1927-1949)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812113
- 條形碼:9787522812113 ; 978-7-5228-1211-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法社會化的中國圖景(1927-1949) 內容簡介
本書共六章,**章介紹了近代民法社會化的理論資源,涉及整體主義與國家社會本位、西方社會法學理論;第二章從基于中外交往現狀的選擇、對中國社會的遷就與回應兩方面介紹了民法社會化的現實動因;第三章介紹了民法社會化的理論詮釋,涉及西方社會法學在民國的傳播、民法學中的社會本位表達、社會法學理論的本土化變異;第四章從財產法和身分法兩個領域分析了民法社會化的立法表達;第五章為民法社會化的司法之維,涉及社會本位司法理念的內涵特征、社會本位司法理念的個案適用、社會本位司法理念的中國化問題;第六章為中國近代民法社會化的理論反思。
民法社會化的中國圖景(1927-1949) 目錄
緒論
**章近代民法社會化的理論資源
**節“本土資源”——整體主義與國家社會本位
第二節西風沐及——西方社會法學理論
第二章民法社會化的現實動因
**節基于中外交往現狀的選擇
第二節對中國社會的遷就與回應
第三章民法社會化的理論詮釋
**節西方社會法學在民國的傳播
第二節民法學中的社會本位表達
第三節社會法學理論的本土化變異
第四章民法社會化的立法表達
**節財產法領域——以永佃權為中心
第二節身分法領域——以家庭制度為中心
第五章民法社會化的司法之維
**節社會本位司法理念的內涵特征
第二節社會本位司法理念的個案適用——以一起訴請別居案為例
第三節社會本位司法理念的中國化問題
第六章中國近代民法社會化的理論反思
**節助力近代化的民法社會化
第二節民法社會化的異化與警示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民法社會化的中國圖景(1927-1949) 作者簡介
李文軍,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教務處副處長,國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南京大學法學博士,四川大學法學博士后研究人員(2012-2015),曾赴臺灣銘傳大學法律學院研修,任中國法律史學會理事,中國法律思想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四川省法理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主要從事法學理論和法律史方面的研究。出版專著3部,在各類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四十余篇。曾獲國家民委社會科學研究二等獎,中國法學會第八屆中國青年法學論壇征文優秀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教.部青年項目等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擔任央視社會與法頻道《法律講堂》主講嘉賓,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人大立法專家。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