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移動互聯網:原理、技術與應用 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586180
- 條形碼:9787111586180 ; 978-7-111-5861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移動互聯網:原理、技術與應用 第2版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高等院校計算機類專業研究生、高年級本科生“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 “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 讀者只需了解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知識即可閱讀本書,并且各章相對獨立,難度適當。 內容涵蓋廣泛,全面介紹了學術界新研究成果和工業界新技術發明及產品,從原理、技術到應用幾個角度向讀者展示了移動互聯網的新成果。 實用性強,分析了移動互聯網各關鍵技術的應用。
移動互聯網:原理、技術與應用 第2版 內容簡介
《移動互聯網:原理、技術與應用 第2版》是一本介紹移動互聯網基本原理和目前研究進展的教材。第1章介紹了移動互聯網的基礎知識;第2章分析了無線接入技術;第3、4章討論了移動互聯網的兩種重要組網方式:移動自組織網絡和無線傳感器網絡;第5章闡述了網絡層移動IP技術;第6章介紹了傳輸層的重要技術:無線TCP技術和QUIC協議;第7章介紹了移動云計算的關鍵技術;第8章探討了移動互聯網安全機制;第9、10章介紹了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綜合應用和實驗。上述內容基本上涵蓋了移動互聯網的主要內容。書中每章均附有習題,可以指導讀者進行深入的學習。《移動互聯網:原理、技術與應用 第2版》既可作為高等院校研究生、高年級本科生學習移動計算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和教育工作者參考使用。
移動互聯網:原理、技術與應用 第2版 目錄
第1章移動互聯網基礎
1.1引言
1.2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與演進
1.3移動互聯網的概念與特點
1.3.1移動互聯網的概念
1.3.2移動互聯網的特點
1.4協議與標準化組織
1.4.1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1.4.2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
IEEE
1.4.3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
1.4.4國際電信聯盟ITU
1.4.5中國的標準化組織
1.4.6其他標準化組織
1.5移動互聯網的設計要求
1.6本章小結
習題
參考文獻
第2章無線接入技術
2.1無線局域網與IEEE 802.11
標準
2.1.1IEEE 802.11標準的
演進
2.1.2IEEE 802.11協議簇
2.1.3IEEE 802.11協議框架
2.1.4IEEE 802.11物理層
技術
2.1.5IEEE 802.11 MAC層
技術
2.2IEEE 802.15標準及相關
技術
2.2.1IEEE 802.15標準的
演進
2.2.2IEEE 802.15協議簇
2.2.3IEEE 802.15.3關鍵
技術
2.2.4IEEE 802.15.4/ZigBee關鍵
技術
2.2.5其他近距離無線通信
技術
2.3IEEE 802的其他標準
2.3.1IEEE 802.16標準及相關
技術
2.3.2IEEE 802.20標準及相關
技術
2.3.3IEEE 802.22標準及相關
技術
2.4移動通信技術
2.4.13G技術
2.4.24G及5G技術發展
2.5本章小結
習題
參考文獻
第3章移動自組織網絡
3.1移動自組織網絡概述
3.1.1移動自組織網絡的基本
概念
3.1.2移動自組織網絡的特點
3.1.3移動自組織網絡的體系
結構
3.1.4移動自組織網絡的關鍵技術
研究
3.2移動自組織網絡的MAC
協議
3.2.1單信道MAC協議
3.2.2多信道MAC協議
3.2.3基于功率控制的MAC
協議
3.2.4基于定向天線的MAC
協議
3.3移動自組織網絡的路由
協議
3.3.1基本路由機制及其分類
3.3.2表驅動路由協議
3.3.3按需驅動路由協議
3.3.4混合路由協議
3.3.5基本路由選擇算法
3.3.6路由更新與預測技術
3.3.7面向能耗的路由選擇
算法
3.3.8基于位置的路由選擇
算法
3.4無線Mesh網絡
3.4.1無線Mesh網絡概述
3.4.2無線Mesh網絡的MAC
協議
3.4.3無線Mesh網絡路由
協議
3.5本章小結
習題
參考文獻
第4章無線傳感器網絡
4.1無線傳感器網絡概述
4.1.1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基本
概念
4.1.2無線傳感器網絡設計
4.2操作系統
4.3組網技術
4.3.1無線傳感器網絡
物理層
4.3.2無線傳感器網絡的MAC
協議
4.3.3無線傳感器網絡的路由
協議
4.4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節點
定位
4.4.1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定位
概述
4.4.2基于測距的定位機制
4.4.3無需測距的定位機制
4.4.4定位機制的對比分析
4.5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時間同步
算法
4.5.1無線傳感器網絡時間同步
概述
4.5.2接收者—接收者同步
算法
4.5.3發送者—接收者成對
同步
4.5.4發送者—接收者單向
同步算法
4.5.5接收同步算法
4.5.6同步算法的比較
4.6本章小結
習題
參考文獻
第5章移動IP技術
5.1移動IP概述
5.2移動IPv4
5.2.1移動IPv4概述
5.2.2代理發現
5.2.3移動節點注冊
5.2.4數據傳輸
5.2.5鏈路層地址解析
5.2.6路由優化
5.2.7安全問題
5.3移動IPv6
5.3.1移動IPv6概述
5.3.2移動節點注冊
5.3.3數據傳輸
5.3.4移動IPv6與移動IPv4的
比較
5.4移動IP的切換優化機制
5.4.1移動IP切換優化機制
概述
5.4.2移動IPv4低延遲切換優化
機制
5.4.3移動IP平滑切換技術
5.4.4移動IPv6快速切換優化
機制
5.5移動IP技術其他研究
熱點
5.5.1微移動協議
5.5.2代理移動IP技術
5.5.3網絡移動性NEMO
5.5.4移動IP組播技術
5.5.5網絡接入檢測
5.5.6移動IPv4動態家鄉代理
分配
5.5.7移動IPv4區域性注冊
5.6本章小結
習題
參考文獻
第6章移動互聯網傳輸機制
6.1傳統傳輸技術
6.1.1TCP的基本機制
6.1.2無線TCP面臨的挑戰
6.1.3單跳無線TCP傳輸
機制
6.1.4多跳無線TCP傳輸
機制
6.2新興傳輸層協議QUIC
6.2.1QUIC協議概述
6.2.2建立連接
6.2.3多路復用
6.2.4擁塞控制和丟包恢復
機制
6.2.5挑戰及未來方向
6.3其他傳輸機制
6.3.1基于速度的顯式流
控制
6.3.2移動自組織網絡傳輸
協議
6.3.3無線顯式擁塞控制
協議
6.4本章小結
習題
參考文獻
第7章移動云計算
7.1移動云計算概述
7.2移動云計算關鍵技術
7.2.1計算遷移技術
7.2.2基于移動云的位置
服務
7.2.3移動終端節能技術
7.3數據中心網絡
7.3.1數據中心概述
7.3.2數據中心網絡架構
7.3.3無線數據中心網絡
架構
7.3.4無線數據中心網絡性能
優化
7.4移動云計算發展趨勢與
展望
7.4.1移動云計算的功能
增強
7.4.2移動云計算的服務質量
保障
7.5本章小結
習題
參考文獻
第8章移動互聯網安全
8.1移動互聯網安全概述
8.1.1網絡安全基本概念
8.1.2網絡安全的目標、服務與
機制
8.1.3移動互聯網安全
8.2移動終端安全
8.2.1終端操作系統安全
機制
8.2.2移動終端安全威脅
8.2.3移動終端安全防護
8.3無線接入安全
8.3.1無線接入安全威脅
8.3.2無線接入安全發展
8.3.3IEEE 802.11i安全標準
8.3.4IEEE 802.11i安全接入
過程
8.4網絡傳輸安全
8.4.1TLS
8.4.2HTTPS
8.5移動云計算安全
8.5.1云計算數據安全
8.5.2云數據機密性保護
8.5.3云數據訪問控制
8.5.4云數據完整性保證
8.5.5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