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遼陽重要芳烴及化纖原料基地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規劃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427453
- 條形碼:9787516427453 ; 978-7-5164-274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遼陽重要芳烴及化纖原料基地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規劃研究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資源、化工專業的教師和學生本書是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方面的科學規劃。書稿邏輯結構清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具有較高的可讀性和實踐指導性。本書內容緊密結合國家當前有關環境保護的政策,全面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遵循“與自然和諧共存”“堅持資源優化效益提升”“生態效率”“高科技、高效益”和“3R”的原則,具有較強的啟發性和指導性,能為同類企業和項目提供一定的參考,適合化學化工專業的教師和學生閱讀,也適合化工行業的工作人員閱讀參考。
遼陽重要芳烴及化纖原料基地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規劃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從遼陽重要芳烴及化纖原料基地石油化工、精細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發展現狀入手,依托遼陽石化公司產品資源,規劃從市場需求入手,延伸芳烴產業鏈,設計提升產業豐厚度,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大化工新材料產業培育力度,依托具有領先技術優勢的企業、項目,變技術優勢為市場優勢,形成行業領先效應,帶動上下游聯動發展。同時,規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遵循“與自然和諧共存”“堅持資源優化效益提升”“生態效率”“高科技、高效益”和“3R”的原則,根據循環經濟理念和生態工業原理,結合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設,規劃產業、基地生態環保保護工作,以實現區域層次的資源高效利用,優選限度地減少污染物排放,力爭改善區域環境質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
遼陽重要芳烴及化纖原料基地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規劃研究 目錄
目錄 1 重要芳烴產業發展趨勢及環境影響
1.1 石化行業及芳烴產業發展趨勢
1.2 重要芳烴產品性質及工藝分析
1.3 區域重要芳烴產業發展
1.4 重要芳烴生產的環境影響
2 區域概況分析
2.1 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2.2 區域發展規劃及實施狀況
2.3 芳烴基地環境質量狀況和趨勢分析
2.4 芳烴基地生態環境保護狀況與趨勢
2.5 芳烴基地環境風險和控制情況
2.6 芳烴基地主要環境保護問題和原因分析
2.7 國內外先進工業園區發展特征
2.8 石化工業園發展特征分析
2.9 發展優劣勢和機遇分析
3 芳烴基地產業發展規劃回顧
3.1 規劃總綱
3.2 基地規劃范圍、時限與目標
3.3 產業發展規劃
3.4 循環經濟框架與效果分析
3.5 產業發展基地總體布局
4 環境容量分析與污染排放預測
4.1 資源承載力
4.2 生態環境承載力
4.3 環境容量
4.4 社會經濟發展及資源能源消耗預測
4.5 污染產生與排放預測
5 環境保護戰略和路線選擇
5.1 綠色發展理論分析
5.2 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5.3 規劃總體戰略及路線
6 基地環境保護規劃總則
6.1 規劃背景
6.2 規劃依據
6.3 規劃范圍與年限
6.4 戰略定位與規劃目標
6.5 產業及空間布局
6.6 規劃重點任務
7 環境保護規劃重點內容
7.1 促進產業優化升級,推進綠色發展
7.2 深化污染源綜合管控,推進污染減排
7.3 完善環境基礎設施,推進循環利用
7.4 實行全程風險管控,提升環境安全水平
7.5 推進生態環境建設,提升生態功能
7.6 創新環境管理制度,推進精細管理
8 規劃重點項目
8.1 綠色發展項目
8.2 污染減排項目
8.3 基礎設施項目
8.4 風險防范項目
8.5 生態建設項目
8.6 環境管理項目
9 規劃實施保障措施
9.1 明確責任分工
9.2 加大投入力度
9.3 加強管理合作
9.4 嚴格評估考核
9.5 加強宣傳教育
參考文獻
遼陽重要芳烴及化纖原料基地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規劃研究 節選
1.1.2 國內石化行業發展趨勢 1.1.2.1?? 國內石化行業發展現狀及特點 改革開放 40 多年來,我國石化行業發展煥發勃勃生機,發展韌性更加強勁,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全行業科技創新正在由“跟跑”向“并跑”、部分領域由“跟跑”向“并跑”與“領跑”方向轉變。產業規模躍居世界前列,建立了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齊全的工業體系。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攀升。許多技術裝備打破了國際壟斷,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2019 年以來,世界經濟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明顯上升,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嚴重危害令人擔憂,石化行業的壓力也明顯加大。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2020 年 3 月 3 日發布的《2019 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報告》,2019 年行業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經濟增長結構不斷優化,增長動力進一步增強,增長質量繼續提高,行業效益下滑趨緩。據統計,2019 年,石油和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營業收入12.27萬億元,同比增長 1.3%;利潤總額 6683.7 億元,同比下降 14.9%;進出口總額7222.1億美元,同比下降2.8%;原油天然氣總產量3.47 億噸(油當量),同比增長 4.7%;主要化學品總產量同比增長約4.6%。 從子行業來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效益保持增長。截至2019 年 12 月 底,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規模以上企業302 家,全年實現利潤總額 1628.6 億 元,同比增長6.1%,占石油和化工行業利潤總額的24.4%。油氣開采業虧損面達21.2%;虧損企業虧損額252.0 億元,同比下降39.1%。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14.76%,同比上升0.51個百分點。 煉油業效益下滑趨穩。截至 2019 年 12 月底,煉油業規模以上企業 1124 家,全年實現利潤總額 947.0 億元,同比下降 42.1%,降幅較前11個月收窄 7.1個百分點,占石油和化工行業利潤總額的 14.2%。煉油業虧損面達26.1%;虧損企業虧損額199.9 億元,同比上升71.0%。煉油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 2.35%,同比下降 1.90個百分點。 化學工業效益低位運行。截至 2019年12月底,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 23335 家,全年實現利潤總額3978.4 億元,同比下降13.9%,占石油和化工行業利潤總額的 59.5%。進入 21 世紀以來,化工行業共計有3次利潤下降,本次降幅*大。從各主要板塊看,專用化學品、涂(顏)料制造和橡膠制品等利潤保持增長,同比增速分別為1.4%、8.1% 和 9.7%;農藥制造利潤持平;基礎化學原料制造利潤同比降幅仍較大,為 30.5%;合成材料制造利潤同比下降 7.0%;肥料制造和化學礦采選利潤同比分別下降 38.0% 和 22.5%;煤化工產品制造利潤同比降幅*大,達136.5%。2019 年,化工行業營業收入成本5.83 萬億元,同比下降 0.1%。化工行業虧損面達 17.1%,同比擴大 0.9個百分點。化工行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 5.78%,同比下降 0.87個百分點。 目前,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征:產業出現結構性過剩;能源替代路線、行業參與主體增多,競爭更加多元化;成品油需求放緩,國內供應過剩,需求步入低速增長期。同時,我國已基本掌握了行業所需通用或基礎產品的生產技術,能夠滿足大宗產品市場所需。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已經步入成熟期,但因產能結構性過剩問題突出,行業亟須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疊加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多項政策支持和推動,行業未來依舊存在很大的成長空間。 1.1.2.2?? 國內石化行業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未來幾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挑戰與機遇并存。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安全生產。因為石化產品種類多、工藝復雜且生產過程中具有高溫高壓、易燃易爆的特點,石化企業和生產過程的安全還面臨著很嚴峻的挑戰。廣大石化企業要繼續按照《關于開展石油和化工行業安全環保提升專項行動的通知》等有關要求和部署,重視安全管理,不斷增強員工安全生產的理念,不斷強化安全培訓和安全文化培育,在本質安全上取得進展。二是環保從嚴。隨著“藍天保衛戰”和“防止污染攻堅戰”的持續發力,一批環保新政策和新標準公布實施,石化企業的運營成本不斷增加,加上一些地區或部門在監督執紀過程中不論企業是否達標,簡單地“一刀切”,還有的地區在貫徹政策和標準時層層加碼,也有的地區或部門片面地強調環境保護,不能辯證地把握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將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對立起來,這些都對石化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造成了影響。環保新政越來越嚴格、越來越規范,這必然對一些石化企業帶來挑戰。三是原料保障。我國是世界第二石化大國、**化工大國,而我國的資源稟賦卻是缺油少氣,原油和天然氣大量依賴進口。我國連續數年是全球*大原油進口國,對外依存度高達 70%,如此高的對外依存度是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嚴峻挑戰。 從外部環境看,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也面臨許多不確定性:首先,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自 2018 年以來,全球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特別是 2020 初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蔓延,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其次,中美貿易摩擦跌宕起伏。自 2018 年 3 月下旬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總統備忘錄以來,中美貿易摩擦全面升級,從表面上看是經貿問題,實際上是美國對我國的全方位打壓和遏制。中美經貿摩擦的走向不僅直接影響中美兩大經濟體,而且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為關鍵的不確定因素。2018 年和 2019 年中美貿易摩擦跌宕起伏,2020 年 1 月 15 日,中美貿易協議(**階段)的簽訂略微降低了兩國的貿易摩擦。從目前發展來看,對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的直接影響不大,但是間接影響和中遠期影響不容忽視。*后,國際原油價格波動。2018 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基本取上行走勢,可是四季度開始就一直在挑戰人們敏感的神經,11 月更是出現斷崖式下跌,布倫特均價全年均價 71 美元/桶。2019 年伊始,布倫特油價基本在 58 美元/桶上下波動,4 月上漲到 70美元/桶上下;2020 年 3 月,國際油價更是出現斷崖式下跌,跌破 30 美元/桶。影響國際原油價格的主要因素是供求關系,但國際政治因素、大國博弈、局部動蕩都會對原油價格產生影響。此外,美國單方面針對伊朗核問題協議的豁免期將過、卡塔爾宣布將退出 OPEC 組織、伊朗幾次聲稱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些都致使國際原油價格的不確定性有增無減。 在國際國內大背景下,也孕育著石油化工行業新的戰略機遇。 一是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局中危和機同生并存。如果說過去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來自比較有利的國際環境,那么,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的國內外形勢下,重要戰略機遇具有了新的內涵——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帶來的新機遇,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帶來的新機遇,深化改革開放帶來的新機遇,加快綠色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帶來的新機遇。這五個“新機遇”同樣是石油和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的新內涵和新要求。 二是宏觀政策將帶給石油和化工行業新的發展機遇。中央經濟工作會確立的政策取向是,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著力激發微觀主體的活力,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尤其是將“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列為七項重點任務之首,將更大規模地減稅降費、降低企業負擔。相信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偏寬松的貨幣政策都會以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為重點,以定向積極和定向寬松為目標,特別是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以后,很多政策效果會逐步顯現,民營經濟的活力和發展潛力將集中釋放,這些必將為石油和化工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行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潛力巨大。石油和化工行業“低端產能過剩,高端供給不足”的結構性矛盾尚未根本扭轉,高端聚烯烴、專用樹脂、特種工程塑料、高端膜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功能材料、醫用化工材料、高端電子化學品等專用化學品,以及一些石化過程用的催化劑、特種助劑(添加劑)等特種化學品,國內市場長期處于供給不足的狀態,有的甚至嚴重依賴進口,這些都是石油和化工行業轉型升級和結構性優化的現實市場需求,也是石油和化工行業未來高質量發展的機遇所在。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等一流跨國公司持續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就更加說明中國石化市場對全球石化市場的重要性和未來發展機遇。 四是初步判斷新冠肺炎疫情對行業的影響有利有弊。2020 年 1 月以來, 新冠疫情突襲而至。當前,國內新冠疫情已經得到控制,社會生產生活秩序正在恢復。但疫情在全球范圍內仍處于擴散狀態,后續外貿的恢復及增長將受到嚴重影響,同時中美關系并未在疫情防控期間得到改善,未來我國面臨的國際政治經濟風險有所上升。后續預計中國政府將采取更加積極的消費政策和財政政策,積極擴大國內消費和投資需求。疫情對石油和化工行業的影響在產業鏈的各個端口有所不同。在運輸環節是影響大宗化工品供應的重要因素,短期內較為依賴汽運的大宗化工品出現累庫的可能性增加。石油和化工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行業,其下游涵蓋了醫藥、食飲、餐飲、商貿、農林牧漁、紡織服裝、地產、汽車、旅游、家電等,從終端消費來看,部分勞動密集型、可選消費型行業短期受疫情影響較大,從而間接影響化工中下游行業。本輪疫情對于資金實力不強的中小企業在現金流上造成的壓力很大,可能倒逼一些企業退出并加速行業洗牌。從中長期來看,疫情會影響全球產業布局,跨國公司更加注重市場本地化供應,加大在市場消費地的投資強度。一段時期內,海外市場可能萎縮,從而影響以出口為目標的國內企業。
遼陽重要芳烴及化纖原料基地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規劃研究 作者簡介
苗永剛,男,生于1978年,博士,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生態補償及生態修復咨詢等相關研究工作。出版著作《沈陽市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研究》《沈陽市生態補償技術與制度體系研究》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