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一擔山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39997
- 條形碼:9787513939997 ; 978-7-5139-399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擔山河 本書特色
★朱小平兄與我相識晚但認識深,蓋因氣息相近、意氣相投。他老氣橫秋中有耿介,博古辨今中有才華,為文足堪品,為人尤可信,是有魏晉風度的當代文人。他的這本新書,照理說會有洛陽紙貴的效果,我和朋友們都期待著。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家、詩人,高洪波 ★小平的學養,是可以甩同輩不少作家一條街甚至幾條街的,這從他的散文、隨筆中便可看出。無論談古論今、狀人寫物,亦或賞山樂水,小平下筆都有廣博的知識打底、著色,這使他的文字風生水起,不同凡響。 ——《小說選刊》前主編、作家,杜衛東 ★小平有扎實的治學功底,本該去做學問,可他偏愛散文、隨筆的寫作,這未免可惜。不過,小平的散文、隨筆確實耐讀好看,這皆因他有史家的眼光,又具文人的才情,二者結合,使人們感受到他文章的雅致和厚重。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散文家,吳志實 ★朱小平先生是散淡之人,也是讀書之人,更是文章大家。他的散文,看似隨意著筆、云淡風輕,其實內涵豐盈、意味深長。當今得散文之神魂者,朱文可鑒。 ——作家出版社隨總編輯、評論家,張陵
一擔山河 內容簡介
《一擔山河/文學百年朱小平的篇散文作品》共收錄了作者朱小平的70篇散文作品皆為佳作。全書按照內容共分六輯,分別是一擔山河、風義無雙、域外遐思、西窗雜俎、弁言野語、草珠一串。朱小平的散文作品,行文飄逸別致、疏密相間,既雄渾瑰麗,又清朗向上。他將藝術美學融入于文字,帶給讀者一種藝術上的熏陶和精神享受。
一擔山河 目錄
萬紙僑批萬重山
蒙山雨
夜舟華陽湖
不熄的窯火
君子意如何
惠州西湖情思
蘇東坡祠
魂兮歸來
三峽·屈原·五色絲
千古萬古搖清風
龍虎閣與吳大瀲
沙湖之異
悠然見南山
小喬畢竟與周侯
窗瞰鷗波可釣魚
日升昌詠嘆調
風義無雙
徐悲鴻與《八十七神仙卷》
滿城爭說蕭龍友
憶侯仁之先生的一封信
點滴憶斯人
坎坷年華總蕭然——懷念馬常先生
“后來居上見英雄”
平生風義兼師友
梅墨生書法散談
夕拾依然*有情
珪璋雅曲說張娜
……
域外退思
西窗雜俎
弁言野語
草珠一串
后記
一擔山河 節選
《一擔山河/文學百年朱小平的篇散文作品》:徐悲鴻得到《八十七神仙卷》后,視同生命,唯恐失去而須臾不離。1938年他去香港,要將重新裝裱并加題跋的畫卷交中華書局珂羅版精印,他怕不慎丟失,將畫卷存于香港銀行保險柜中;但他仍不放心,思來想去,仍然取出隨身保管。1940年,他應印度詩哲泰戈爾之邀訪問印度講學,因去新加坡辦展為抗日募捐,他唯恐畫丟失,將畫存于泰戈爾之手。按徐悲鴻以往的做法,他連銀行保險柜都不相信,怎肯將畫托之于私人保管?也許是他被泰戈爾的人格所感動,但恰恰是這種陰錯陽差,使此畫卷未失于新加坡。徐悲鴻新加坡畫展的40幅油畫精品,因行程倉促,未及時帶走而全部毀失。抗日戰爭期間,徐悲鴻在國內外奔走呼號抗日,幾次往返于印度、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地,國內也多次遷徙,如他去印度時取道廣州,正逢廣州陷落,致使他在江西漂泊一個多月才轉道香港。無論他怎樣顛沛流離,幾年來除了短暫將畫卷存于泰戈爾之手外,他都是攜帶于身,未曾有絲毫破損。但在徐悲鴻在昆明籌辦畫展之際,這幅得來不易的珍寶終于不翼而飛了。他當時住在昆明的云南大學,日軍飛機常來空襲,徐悲鴻為躲空襲到防空洞,等空襲警報解除,他發現自己的住所已被撬開,《八十七神仙卷》連同自己的30多幅作品均被竊走。徐悲鴻如同五雷轟頂,魂魄皆失。雖經報告警方,但終未有線索而無法破案。他寢食不安,大病一場,血壓升高,并由此種下高血壓的頑癥,而且*終以此癥導致猝死。他神思昏沉,認為此畫卷再不會復得,因此寫下一首七絕自責懺悔:“想象方壺碧海沉,帝心凄切痛何深。相如能任連城璧,愧此須眉負此身。”此竊案后來一直未曾破獲,當然也絕非一般竊盜所為,因當時徐悲鴻聲名大噪,一般人都知道他畫的價值。所以肯定是為畫而來,但值得慶幸的是竊賊并不知《八十七神仙卷》的價值,估計可能是順手一起竊走,否則就不會有后來此畫卷的失而復得了。1944年,徐悲鴻遷到重慶。他的一位女學生在成都某人家中,竟然發現了《八十七神仙卷》。因為這位學生在徐悲鴻教課時臨摹過畫卷,也知道此畫卷后來丟失,因而特此寫信告之。徐悲鴻獲此信息喜極而狂,原本想立即到成都索畫,但他又怕嚇壞畫的持有者,因為徐悲鴻是大名人,如果畫的持有者萬一就是竊賊,很可能會懼怕被捕而將證據毀掉。徐悲鴻盡管焦灼,但還是深思熟慮決定私了,而且不親自出面。他委托了一位在新加坡辦畫展時結識的朋友,請他幫忙將此畫花錢買回。這位朋友先后從徐悲鴻手中取走了20多萬元現金和十多幅徐悲鴻的作品,終將畫卷完整取回。畫卷上原有徐悲鴻裝裱的題跋及“悲鴻生命”印章,均已被割去,但所幸畫卷未有絲毫損傷。國寶得而復失,失而復得,*終化險為夷;且不說丟畫時愁腸百結,失魂落魄,就是委托朋友取畫時等待之心情,也非尋常筆墨所能形容。他手捧畫卷,感慨萬千,不禁又賦詩一絕:“得見神仙一面難,況與伴侶盡情看。人生總是葑菲味,換到金丹凡骨安。”不過,這之中還有一個小插曲。那位朋友其實并未將20多萬元和十多幅精品去贖畫,而是統統據為已有,知情人很是憤慨,勸徐悲鴻去找其理論。但徐悲鴻卻拒絕了,他認為國寶收回已足矣,其他錢、畫都是過眼云煙。徐悲鴻是聰明的,他沒有興師動眾而是暗箱操作,避免畫毀之險。那么這張畫究竟被誰竊走?成都畫持有者究竟是何許人?徐悲鴻的那位朋友是通過何種辦法一文不花將畫取回?畫的題跋及印章為何被裁掉?如果為了保真存留徐悲鴻的題跋不是更能賣大價錢嗎?可惜這一切至今仍不為人所知。發現此畫的女學生應該說為國寶回歸立下大功。她叫盧蔭寰,是中央大學藝術系的學生。但是,她也不認識畫的持有者,她是隨丈夫的朋友去此人寓所的。如果她未見到此畫卷,失此機緣,可能此卷就不會重見天日了。……
一擔山河 作者簡介
朱小平,北京市政協十二屆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特邀委員,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歷史文化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北京作家協會、中華詩詞學會會員。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出版作品有:人物傳記《張大千》《我所知道的顧城》,文史筆記《像蜀錦一樣絢爛》《京城百藝》《歷史臉譜:晚清民國風云人物》《清朝,被遺忘的那些事》,散文、隨筆集《無雙畢竟是家山:傳說之外的老北京》《文化名人大寫意》《聽雨樓隨筆》《燕臺舊墨》《多少樓臺煙雨中》,詩詞集《朱小平詩詞集》《朱小平韻語》《朱小平逸興》《朱小平馀事》《絮風館詩抄》等。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