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北京奮斗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005552
- 條形碼:9787530005552 ; 978-7-5300-055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北京奮斗者 本書特色
本書對北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涌現的先進人物、先進集體以及他們的典型事跡進行了整理匯編,通過這種形式反映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尤其是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在北京的落地實踐,展現北京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特別是助力脫貧攻堅過程中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特色模式、工作成效。講好北京故事,彰顯北京之為,書寫北京擔當,以榜樣的力量鼓舞和動員全社會形成強大合力,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更大貢獻。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北京奮斗者 內容簡介
全面小康,對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來說,是綠水青山的生態家園,是舊貌換新顏的家宅變化,更是一個個普通人夢想成真、笑顏綻放的奮斗故事。為紀錄我國在建設小康過程中取得的輝煌成就,總結取得的經驗,展現在奮進過程中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在人民出版社的統一指導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出版社共同參與,組織編寫“紀錄小康工程”叢書。其中的分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北京奮斗者》書面向普通讀者,收錄北京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涌現的先進人物、典型事跡。根據“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面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首都道德模范”“北京榜樣”“北京市勞動模范”等先進人物事跡進行編寫。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北京奮斗者 目錄
**篇 對黨忠誠信念堅定
藍天野:一生奉獻給人民文藝事業
童朝暉:護佑生命是我們終身的職責
韓青:讓黨建成為“紅色引擎”
田雄:“九條規矩”定了就要兌現
毛二可:不忘初心“種”雷達
葉如陵:做一輩子的志愿者
李東曉:中國高鐵“一號司機”
趙久然:“玉米團長”
魏文斌:光明使者
孟昆玉:“*帥交警”追求完美
祝建國:用生命書寫警察本色
巨曉林:信仰之光照亮奮斗之路
賈立群:B超神探
彭永臻:為把污水變清波
宋學文:走到哪都要帶著黨員的責任感和自我擔當
方秋子:打造首都高速公路高品質服務亮麗名片
王克榮:艾滋病患者的知心大姐
段小龍:護好首都生命之水
蔡瑞:因為熱愛所以全力以赴
夏虹:我要帶更多的殘疾人“走出來”融入社會
第二篇 一心為民奮發有為
楊平:居民的小事都是大事
張春山:把心思用在為群眾辦實事上
劉黎:用法治守護人民美好生活
仉振亮:為村民耕出幸福大道的“老黃牛”
彭興利:“草帽書記”
于凱:用精湛的駕駛技術真心服務賓客
高寶來:警察就像一棵樹
梁會蘭:老人們的專職“社區女兒”
張潤秋:一張展示鐵路人風采的“名片”
常洪霞:“大1路”*美駕駛員
王琳娜:候車室里*美的微笑
張義標:為首都奉獻的*美快遞員
吳喜軍:首都公路守護者
呂錦葉:加油站的“金字招牌”
任素永:扎根交管事業書寫無悔人生
張惠領:守護群眾平安的“神探亨特張”
王志勇:以“信”立身、以“訪”濟民的溫暖法官
胡辛:精研涉外警務的外事民警
李有毅:領航城南教育的實干家
周憲梁:“心中要永遠裝著病人”
第三篇 勤勉務實開拓創新
王忠誠:閃耀在神經外科領域的一顆星
吳良鏞:讓首都“更新”的建筑大師
曾曉芃:防制病媒生物的幕后英雄
李昂:當好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戰略應急指揮官”
張秉貴:用“一團火”精神溫暖每一位顧客
濮存昕:我的身份是舞臺工作者
高鳳林:焊接火箭“心臟”的“大國工匠”
楊孟飛:愿得此身長報國直上九霄攬日月
牟昌華:專注于氣體質量流量精準測控技術研究
孫澤洲:向更遠的深空進發
王月鵬:穿梭于高壓電塔間的“蜘蛛俠”
齊長紅:碩果累累的草莓農技員
郜春海:締造軌道交通的中國“大腦”
劉可欽:師心可欽
趙郁:做知識型“金牌”藍領
叢慧敏:國企“牛人”護航乳品安全
代康偉:世界級電驅動能源供給的“攻堅標兵”
王佳偉:打造污水處理的智慧工廠
李太生:癡迷的努力科學的勝利
賈磊:讓科技改變生活
第四篇 甘于奉獻不怕犧牲
李桓英:為了一個沒有麻風病的世界
李久林:“雙奧總工”為國爭光
劉宏:美麗綻放的鋼鐵焊花
韓笑:致力于傳播首都園林優秀文化
李學玲:用自己的臟和累換來城市環境的優美整潔
陶建偉:方寸電梯間盡顯匠者本色
廖明:刷新全國地鐵安全行車*長紀錄的人
吳華俠:舌尖藝術的傳承者
朱忠義:建筑“塑骨”人
羅崗:用信念成就建筑夢想
劉軍:“北漂”逆襲城市圓夢
張驚制:打造服務型黨組織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
郭玉全:水泥工圓了綠色環保夢
秦俊彪:幫要幫到根上扶要扶到點上
鄧鵬翔:助力和田脫貧攻堅開良方
張嵩:扶貧協作架橋梁
馬向濤:走出量身定制的醫療扶貧路
安鐘巖:不是在扶貧的現場就是在扶貧的路上
管浩明:就業幫扶扶真貧
許靜:用柔弱肩膀扛起脫貧攻堅大旗
第五篇 守望相助鼎力協作
孫金成:把北京項目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帶到拉薩去
康柏利:四次六載援疆愛灑和田校園
馬晨:紅墻意識下的援青情結
劉長安:讓小土豆成為農民致富“金豆子”
任軼:盡我所能守護藏族群眾健康
吳進寶:把北京的溫暖帶到邊溫小村落
回新:赤峰是我的另一個故鄉
劉金波:讓懷安黃金小米變成脫貧“鐵桿莊稼”
張杰:打造支援合作“亦莊樣板”
張鈞:為墨玉縣北京中學留下“帶不走”的教師
賀迎潮:在貧困鄉村播撒希望的種子
蔣京春:支教是一輩子的事業
雷劍:健康幫扶不缺席
李廣富:讓平谷大桃在新疆洛浦開花結果
李磊:讓京蒙扶貧協作開出“致富花”
池鳳英:當好扶貧協作“三大員”
北京首農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搭建消費扶貧平臺創造消費扶貧新模式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在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中貢獻友誼力量
首都師范大學京疆學院:用心用情志智雙扶
美團:幫助貧困家庭騎手自立自強改變人生
后記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北京奮斗者 節選
藍天野:一生奉獻給人民文藝事業 藍天野(1927年5月—2022年6月),男,中共黨員,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離休干部,著名表演藝術家、導演。曾獲七一勛章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以及中國話劇金獅獎、中國戲劇獎·終身成就獎、全國德藝雙馨獎·終身成就獎等獎項。 2021年初春的夜晚,透著濃濃涼意,首都劇場內座無虛席。舞臺上正在上演話劇《吳王金戈越王劍》,觀眾們沉浸在這部詩意化與民族美感交融的歷史劇中。 幕布后,一位精神矍鑠的銀發老者正凝視著觀眾席,關注著他們對演出的反應,他就是這部劇的導演藍天野。滿腔熱忱只為黨 1944年,不到18歲的藍天野在國立北平藝專油畫系潛心學習繪畫。同年,他在同學的邀請下參加了沙龍劇團,開始演出話劇。這時,藍天野在解放區文工團晉察冀挺進劇社的三姐石梅被黨組織派回北平,開展黨的地下工作。 在石梅的影響下,藍天野1945年6月正式參加革命工作。*初主要是做宣傳,“上級黨組織交給三姐一部短波收音機,每天晚上到了固定時間,我們要收聽解放區的廣播,記錄下來,然后由我刻到蠟版上,進行油印,再由她拿出去散發。”藍天野回憶道。 后來,藍天野成為北平地下黨的一名交通員,經常背著裝滿物資和文件的小布包,騎著自行車到西山腳下的聯絡點與解放區的人見面。“我送去的是解放區需要的各種物資、生活用品,還有書,有些還是大部頭的,每次能帶多少就帶多少。我還制作過一些演戲用的化裝油彩,送給解放區文工團用。”談及這些工作,藍天野說,“當時真沒想過危險。我就覺得其他的事情做不了,做這些就是為黨盡自己的一點力量。” 藍天野對黨交給的工作滿腔熱忱。1945年9月,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一顆紅心向戲劇 94歲高齡仍活躍在話劇舞臺上的藍天野,用一生耕耘為中國話劇事業的蓬勃發展作出了貢獻。2020年,他登臺出演話劇《家》中的馮樂山,精湛的演技獲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藍天野說:“感謝黨對我的培養,是黨讓我走上了戲劇道路。” 藍天野入黨后,在沙龍劇團參演《日出》《沉淵》等話劇,成為劇團的骨干。按照黨組織的安排,藍天野在沙龍劇團一邊從事革命工作,秘密發展黨員,一邊參加戲劇演出,配合學生運動。 1946年初,北平地下黨在文藝戰線的工作已經打開了局面。為進一步加強對戲劇戰線的領導,黨組織決定籌備成立北平市戲劇團體聯合會(以下簡稱“北平劇聯”),將北平所有的職業劇團、半職業劇團及學生劇團都組織起來,并成立北平劇聯黨支部,藍天野成為黨支部的一員。 在北平劇聯籌備期間,大家決定用一場話劇公演來擴大影響力,選擇的劇目是劇作家李健吾的代表作《青春》。在這部喜劇中,藍天野飾演一個綽號叫作“紅鼻子”的老更夫。導演石嵐要求藍天野將這個角色演繹成一個真實生動、富有生活氣息的老農民。然而,從小在北平城長大的藍天野當時只有19歲,從沒有體驗過農村生活。為了演好角色,他跑到城外郊區村子里,與農民交朋友。“我去的次數多了,跟村民就熟了,臨走時他們還會去地里割上一把新鮮的韭菜給我帶著。”通過深入體驗生活,藍天野塑造了一個活生生的更夫形象。此后,他開始潛心探索表演藝術,強烈的創作欲望被激發出來。 隨著形勢的變化,北平劇聯和祖國劇團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注意。為保存實力,上級黨組織指示兩個團體的骨干成員暫時分散隱蔽。藍天野被派到演劇二隊,從此走上了專業話劇表演之路。 回首這段經歷,藍天野感慨地說:“當時真沒有想到我會一輩子從事戲劇事業。但我堅定跟黨走,黨怎么決定,我就怎么做。黨讓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1983年,藍天野**次導演歷史劇《吳王金戈越王劍》,便以新穎的風格和藝術個性贏得贊譽。2014年復排時,又有了創新與突破。2021年3月4日,該劇再登首都劇場舞臺,藍天野重回導演席。在每次排練和演出中,藍天野對話劇民族化的探索與實踐從未停止。 P2-4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