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植物學野外實習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37793
- 條形碼:9787030737793 ; 978-7-03-07377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植物學野外實習手冊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作者多年的植物學系列課程教學與研究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涉及的植物種類以嶺南地區為主,包括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福建等地。本書介紹了野外實習基地的選擇、組織紀律、分組與實習工具準備、野外安全與生存技能等準備工作,以及野外實習的方法,其中包括了植物群落調查方法、植物鑒定的方法與技巧、野生植物資源的分類與簡易測定方法,并對600多種維管植物的識別要點、分布與功能進行了介紹,重點介紹其藥用功能及使用方法,附有圖片1000余張。
植物學野外實習手冊 目錄
序
前言
**章野外實習準備1
**節實習基地的選擇2
第二節組織紀律和要求3
第三節分組與實習工具準備4
第四節野外安全與生存技能5
第二章野外實習的方法9
**節標本采集與制作方法10
第二節標本制作11
第三節植物群落調查方法16
第三章植物鑒定19
**節常用種子植物形態學術語20
第二節鑒定依據與技巧23
第三節植物檢索表的類型和使用25
第四節華南地區部分常見被子植物科的識別要點26
第四章野生植物資源的分類與簡易測定33
第五章華南常見維管植物圖鑒37
蕨類植物
蛇足石杉38
藤石松38
鋪地蜈蚣39
深綠卷柏39
翠云草39
筆管草40
華南紫萁40
芒萁40
中華里白41
曲軸海金沙41
金毛狗41
大葉黑桫欏42
團葉鱗始蕨42
烏蕨42
栗蕨43
半邊旗43
蜈蚣草43
鹵蕨44
鞭葉鐵線蕨44
扇葉鐵線蕨44
華南毛蕨45
單葉新月蕨45
巢蕨45
烏毛蕨46
蘇鐵蕨46
胎生狗脊46
腎蕨47
燕尾蕨47
崖姜48
短柄禾葉蕨48
伏石蕨48
斷線蕨49
江南星蕨49
貼生石韋50
石韋50
滿江紅50
裸子植物
蘇鐵51
異葉南洋杉51
廣東五針松52
馬尾松52
杉木53
落羽杉53
池杉54
福建柏54
雞毛松54
長葉竹柏55
羅漢松55
羅浮買麻藤55
被子植物
荷花玉蘭56
白蘭56
黃蘭56
含笑57
野含笑57
二喬玉蘭57
異形南五味子58
喙果皂帽花58
皂帽花58
假鷹爪59
大花紫玉盤59
紫玉盤59
無根藤60
陰香60
樟60
大萼木姜子61
山蒼子61
潺槁木姜子61
假柿木姜子62
威靈仙62
禺毛茛62
紅睡蓮63
齒葉白睡蓮63
王蓮63
木防己64
粉葉輪環藤64
蒼白秤鉤風64
糞基篤65
煙斗馬兜鈴65
海南馬兜鈴65
海南線果兜鈴66
豬籠草66
草胡椒66
假蒟67
蕺菜67
草珊瑚67
臭矢菜68
彎曲碎米薺68
蔊菜68
堇菜69
三色堇69
黃花倒水蓮69
圓錐花遠志70
齒果草70
落地生根70
洋吊鐘71
雞眼梅花草71
錦地羅71
荷蓮豆72
海馬齒72
松葉牡丹72
土人參73
毛蓼73
頭花蓼73
火炭母74
杠板歸74
美洲商陸74
蕾芬75
土荊芥75
土牛膝75
空心蓮子草76
刺莧76
皺果莧76
青葙77
落葵77
酢漿草77
紅花酢漿草78
華鳳仙78
海南鳳仙花78
非洲鳳仙花79
香膏萼距花79
細葉萼距花79
圓葉節節菜80
無瓣海桑80
水龍80
草龍81
毛草龍81
黃花小二仙草81
大聚藻82
土沉香82
毛瑞香82
了哥王83
細軸蕘花83
寶巾83
1)紅寶巾84
2)橙寶巾84
3)花葉白花簕杜鵑84
錫葉藤84
紅花天料木85
天料木85
檉柳85
雞蛋果86
龍珠果86
細柱西番蓮86
紅瓜87
金瓜87
絞股藍87
馬?兒88
盾葉秋海棠88
四季秋海棠88
量天尺89
杜鵑紅山茶89
米碎花89
大頭茶90
大果核果茶90
木荷90
毛花獼猴桃91
黃毛獼猴桃91
水東哥91
坡壘92
青梅92
肖蒲桃92
崗松93
紅千層93
尾葉桉93
白千層94
桃金娘94
海南蒲桃94
洋蒲桃95
地菍95
野牡丹95
毛菍96
巴西野牡丹96
使君子96
木欖97
秋茄97
黃牛木97
田基黃98
多花山竹子98
布渣葉98
水石榕99
毛果杜英99
猴歡喜99
刺果藤100
山芝麻100
雁婆麻100
火索麻101
翻白葉樹101
窄葉半楓荷101
兩廣梭羅102
假蘋婆102
木棉102
美麗異木棉103
黃葵103
木芙蓉103
朱槿104
1)佳麗中玫槿104
2)金球朱槿104
3)粉紅朱槿104
白背黃花稔105
榛葉黃花稔105
地桃花105
粘木106
紅背山麻桿106
銀柴106
秋楓107
黑面神107
土蜜樹107
毛果巴豆108
飛揚草108
海漆108
白飯樹109
毛果算盤子109
血桐109
白背葉110
白楸110
余甘子110
爛頭缽111
蓖麻111
山烏桕111
千年桐112
牛耳楓112
常山112
鐘花櫻花113
重瓣緋寒櫻113
廣州櫻113
蛇莓114
石斑木114
金櫻子114
高粱泡115
白花懸鉤子115
銹毛莓115
淺裂銹毛莓116
深裂銹毛莓116
大葉相思116
臺灣相思117
馬占相思117
猴耳環117
亮葉猴耳環118
薄葉猴耳環118
榼藤118
南洋楹119
銀合歡119
簕仔樹119
巴西含羞草120
含羞草120
龍須藤120
首冠藤121
羊蹄甲121
宮粉羊蹄甲121
紅花羊蹄甲122
白花洋紫荊122
春云實122
臘腸樹123
鳳凰木123
中國無憂樹123
決明124
廣州相思子124
毛相思子124
蔓草蟲豆125
小刀豆125
豬屎豆125
鉤狀豬屎豆126
藤黃檀126
香港黃檀126
降香黃檀127
魚藤127
大葉山螞蝗127
假地豆128
刺桐128
大葉千斤拔128
香花崖豆藤129
海南崖豆藤129
昆明雞血藤129
牛大力130
禾雀花130
海南紅豆130
毛排錢草131
紫檀131
葛131
葛麻姆132
三裂葉葛藤132
田菁132
圭亞那筆花豆133
白灰毛豆133
灰毛豆133
貓尾草134
美花貍尾豆134
蕈樹134
楓香樹135
紅檵木135
紅花荷135
黧蒴錐136
紅錐136
印度錐137
煙斗柯137
紫玉盤柯137
木麻黃138
樸樹138
光葉山黃麻138
山黃麻139
構樹139
高山榕139
大果榕140
天仙果140
黃毛榕140
臺灣榕141
粗葉榕141
對葉榕141
薜荔142
舶梨榕142
變葉榕142
牛筋藤143
苧麻143
糯米團143
蔓赤車144
小葉冷水花144
葎草144
梅葉冬青145
鐵冬青145
中華衛矛145
鞘花寄生146
小葉梨果寄生146
廣寄生146
楓香槲寄生147
瘤果槲寄生147
寄生藤147
檀香148
多花勾兒茶148
毛葉雀梅藤148
廣東蛇葡萄149
角花烏蘞莓149
異葉爬山虎149
山油柑150
香櫞150
佛手柑150
楝葉吳茱萸151
三椏苦151
九里香151
簕花椒152
兩面針152
鴉膽子152
牛筋果153
橄欖153
毛麻楝153
苦楝154
倒地鈴154
龍眼154
復羽葉欒樹155
無患子155
伯樂樹155
嶺南槭156
鹽膚木156
野漆樹156
小葉紅葉藤157
黃杞157
黃毛楤木157
變葉樹參158
白簕158
鵝掌柴158
積雪草159
刺芹159
天胡荽159
吊鐘花160
錦繡杜鵑160
映山紅160
羅浮柿161
毛柿161
蛋黃果161
走馬胎162
矮紫金牛162
山血丹162
虎舌紅163
蓮座紫金牛163
羅傘樹163
酸藤子164
白花酸藤子164
鯽魚膽164
喙果安息香165
中華安息香165
越南山礬165
白背楓166
灰莉166
斷腸草166
牛眼馬錢167
扭肚藤167
青藤仔167
茉莉花168
山指甲168
軟枝黃蟬168
黃蟬169
長春花169
海杧果169
山橙170
夾竹桃170
紅雞蛋花170
羊角拗171
黃花夾竹桃171
絡石171
匙羹藤172
球蘭172
石蘿藦172
娃兒藤173
水團花173
白果香楠173
豬肚木174
山石榴174
梔子174
傘房花耳草175
白花蛇舌草175
牛白藤175
粗毛耳草176
斜基粗葉木176
雞眼藤176
玉葉金花177
團花177
毛雞矢藤177
九節178
蔓九節178
闊葉豐花草178
豐花草179
接骨草179
南方莢迷179
珊瑚樹180
常綠莢蒾180
藿香薊180
青蒿181
白花鬼針草181
飛機草181
野菊182
野茼蒿182
魚眼菊182
鱧腸183
地膽草183
白花地膽草183
菊芹184
薇甘菊184
闊苞菊184
翼莖闊苞菊185
假臭草185
鼠曲草185
豨薟186
裸柱菊186
金鈕扣186
金腰箭187
蒲公英187
腫柄菊187
毒根斑鳩菊188
咸蝦花188
蟛蜞菊188
黃鵪菜189
羅星草189
五嶺龍膽189
星宿菜190
大車前草190
桃葉金錢豹190
半邊蓮191
線萼山梗菜191
銅錘玉帶草191
卵葉半邊蓮192
草海桐192
小花琉璃草192
大尾搖193
矮牽牛193
苦蘵193
小酸漿194
牛茄子194
海南茄194
水茄195
南
植物學野外實習手冊 節選
**章野外實習準備 **節實習基地的選擇 實習基地的選擇是進行野外實習的前提,選擇理想的實習基地對于保證實習質量、完成實習任務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實習的目的和要求選擇不同的實習基地。選擇實習基地要遵守以下規則。 1. 自然資源豐富 植物的分布不但跟水、熱條件密切相關,與具體的地形地貌也同樣相關。在選擇實習基地時,要考慮基地地形地貌的復雜性,地形地貌越復雜的地區,分布的植物種類往往越豐富。 除植物物種的豐富性外,也要考慮物種所分布的植物群落類型的豐富性,不同的群落類型的種類組成也有較大差別。 2. 交通便利 實習基地的選擇要考慮交通的便利程度及安全程度,野外實習往往以班級為單位,所乘坐的交通工具以大巴或火車為主,所以要充分評估沿途的乘車時長與道路的安全性,尤其乘坐大巴等工具時,要本著安全**的原則,同時盡量避免舍近求遠。 3. 基礎設施完善 野外實習基地的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基本的行走道路、宿舍或賓館、飲食場所等,并考慮其是否完善及基地的容納程度。同時,要考慮費用的高低情況,盡量避開旅游業比較發達的景區等,這些地方費用較高。選擇花費少的基地,不但節約開支,也給學生多一些實習的時間。如果需要學生承擔部分費用時,要考慮貧困學生的承受力,并應有相應的解決措施。 第二節組織紀律和要求 野外實習人數眾多,學生也往往非常興奮,為保證安全和實習順利開展,自始至終都要嚴格組織紀律。出發前需要召開動員會,需要全體參加實習的學生簽署安全責任保證書。以下為基本紀律和要求。 (1)入鄉隨俗,尊重當地習慣。 (2)嚴格遵守紀律,不得擅自離隊。如擅自離隊,將取消其實習資格,不得重修,并按有關規定處理! (3)愛護公共設施。入住賓館之前必須檢查設施是否齊全和完好,如發生設施丟失或損壞,須自己負責賠償;嚴禁私自開房住宿,一經發現,嚴肅處理! (4)注意公共衛生。標本壓制過程中易遺留土和枝葉,標本壓完后,須把公共衛生做好。 (5)加強團隊合作。團結友愛,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6)嚴禁在水庫、河流游泳。 (7)實習過程中,嚴格聽從老師指揮,嚴禁隨意離開行走線路、隨意采摘,以防毒蛇、蜈蚣等咬傷。 (8)嚴防火災,在林區不抽煙,不隨意用火。 (9)除需要采集的標本外,禁止隨意砍、挖、采摘植物,禁止丟棄枝葉在道路上。 (10)每天實習出發前,班長和指導老師嚴查人數!特殊情況不能上山的同學,需向老師請假。 (11)嚴禁在賓館、酒店大廳等公共場所打牌、打麻將、大聲喧嘩、吵鬧! (12)實習場地多位于山野及偏僻鄉村,夜間多蟲蛇及諸多危險因素,故夜間勿擅離住宿場所! (13)愛護實習工具,如丟失或損壞須按規定價格賠償。 第三節分組與實習工具準備 1. 分組 把學生分組,既可以鍛煉團隊合作能力,又利于有效的人員和工具管理。通常每組5人左右較合適,在野外采集過程中,各有分工:采集、標簽與采集記錄撰寫、拍照、掛采集標簽、攜帶等。 2. 實習工具 野外實習采集的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枝剪:有手剪和高枝剪兩種,手剪用于剪斷木本或有刺植物,高枝剪用于采集大喬木枝條。 (2)小鐵鎬:用于挖具有塊根、深根、鱗莖、球莖、根莖或石縫中的標本。 (3)標本夾:傳統、實用的標本夾是用實木釘成的方格板,一副兩塊,長約45cm,寬約 30cm(圖 1-1)。在較早年代,也有用小夾板、膠合板或鐵絲網制成的標本夾,用薄鐵皮或塑料制成的采集筒(箱),以及皮革制成的輕便標本夾類。 (4)草紙:選用吸水性能好的粗草紙,多在造紙廠定做。報紙不能代替草紙吸水。 (5)工具盒:裝鉛筆、解剖刀片、放大鏡、解剖針、小刀、鑷子、擦鏡紙及其他零星物品。 (6)采集記錄箋:用以記載植物各部分的應記事項(圖1-2),也可另備欄目更詳盡的標本采集記錄冊。 (7)標本號牌(號箋):可用板紙制成,一端打孔穿線,掛在每個標本上,正面寫采集編號,背面寫采集日期和產地。有廠家生產出售,可在互聯網上直接購買。 圖1-1 木制標本夾 (8)采集袋:普通的編織袋,用于野外盛裝采集的標本。 (9)保健箱:野外工作必須準備一些應急藥品,如感冒藥、腸胃藥(腹可安等)、5%NaHCO3溶液、蛇藥、風油精、驅蚊水、高錳酸鉀等。 (10)測量類工具: GPS、羅盤、望遠鏡、海拔表,在手機中提前下載離線的奧維等地圖軟件,可以定位、軌跡、打點、導航等。 (11)密封袋:也叫自封袋、密實袋、龍骨袋等,可以準備不同尺寸的密封袋,用于盛裝種子、果實、標本等,淋雨時,還可封存隨身攜帶的物品。 除前述枝剪、標本夾等,室內處理用品尚需準備好臺紙(白硬卡紙)、打孔機、裁紙刀、木刻刀(平口)、膠水、消毒藥品等。 第四節野外安全與生存技能 野外環境復雜多樣,學生多缺乏野外工作經驗,保證實習人員的安全和健康是首要工作,始終要求安全**。因此,野外實習要有周密的組織和措施,要有很強的預警意識。 在野外實習開展前,要組織學生學習必要的安全知識,加強安全意識,配備野外藥箱,建立各種意外事故發生的應急措施。 野外實習中可能遇到的危險因素有很多,如野生動物傷害、植物毒害、山洪、塌方、食物中毒、中暑、受傷、迷路等。下面簡要介紹預防和處理的要點。 一、預防野生動物傷害 1. 防毒蛇 毒蛇傷害可能是野外實習*大的危害之一。尤其在華南地區,地處熱帶、亞熱帶,毒蛇種類和數量尤其多,常見的毒蛇種類有眼鏡蛇、眼鏡王蛇(俗稱過山風)、烙鐵頭、金環蛇、銀環蛇、竹葉青、五步蛇(即尖吻蝮蛇)等,這些蛇類保護色強、毒性大,在野外要格外警惕。野外防蛇沒有很好的措施,*重要的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防蛇主要靠眼睛觀察,能及時發現蛇,避開或遠離。以前的野外科考人員,有時在小腿位置裹上硬質材料做的綁腿以防蛇咬傷,現在則少見專業的防護材料。 通常說的“打草驚蛇”有些誤導,能夠驚跑的蛇,多為無毒蛇。多數毒蛇不跑,甚至打到它都懶得跑,但如果人的身體觸碰到毒蛇,其必咬之。 萬一被咬傷,要冷靜、沉著,并采取急救措施。首先在傷口上部近心臟端進行結扎,并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傷口,*好用淡鹽水沖洗,如果沒有水,可以用尿液代替。若備有蛇藥,可以服用蛇藥(或用蛇藥搽洗傷口),并盡快到附近的醫療單位注射血清。需要注意的是,被蛇咬傷去醫院的途中,要盡量減少運動量,以減慢蛇毒擴散,同時要撥打急救電話。 被毒蛇咬傷后,要盡量打死毒蛇或拍照,并一起帶至醫院,交由相關醫生查看毒蛇種類,以便注射相應的血清。若不能判斷蛇是否為毒蛇,要按照毒蛇咬傷后的措施處理。 另外,華南地區大型蟒蛇出沒比較頻繁,也要嚴加防范。 2. 防毒蟲 野外有毒昆蟲種類繁多,如果不慎被咬,若處理不及時,也會帶來很大的痛苦,甚至喪命,如毒蜂,有些過敏人群被蜂蜇后出現嚴重反應。所以,野外實習要倍加留意蜂巢或有蜂活動的場所。若被蜂叮傷,應立即拔出蜂刺,用氨水(3%)、肥皂水或5%NaHCO3溶液洗敷傷口,可緩解癥狀。蜈蚣、蜘蛛及無名蟲傷,可用季德勝蛇藥治療。野外不要喝未煮沸的水,在溪流等地洗漱要謹慎,防止山螞蝗、水蛭等昆蟲進入身體。若進入東南亞熱帶叢林考察,蚊子會傳播瘧疾等多種疾病,要穿長袖衣和長褲等;此外還有眾多大型危險動物,如野象、孟加拉虎、金錢豹、馬來熊、鱷魚、巨蜥等。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