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智能化食品風險追溯關鍵技術與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2054549
- 條形碼:9787312054549 ; 978-7-312-05454-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智能化食品風險追溯關鍵技術與應用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現有食品追溯技術中普遍存在的數據顆粒度大、載體多樣化、接口不統一等問題、提出了多種解決手段:通過深度學習、分簇數據融合、信息安全及食品危害因子識別確證等技術,研發食品安全多載體細粒度數據轉換中間件;對食品生產、流通、消費過程多源數據異構轉化及分簇融合,提出物聯網分布式環境下分層追溯模型及追溯信息多重防偽與數據加密算法;研究食品危害因子識別確證技術,構建基于有效特征信息抽提的農殘、生物毒素和致病菌追溯系統,建立“五個統一”食品安全雙向追溯平臺,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智能化應用示范。
智能化食品風險追溯關鍵技術與應用 目錄
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前期研究基礎
1.2.1 深圳市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
1.2.2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1.2.3 成都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
1.2.4 江南大學
1.3 研究范圍和目標
1.4 研究思路和總體方案
1.5 本書結構
第2章 國內外研究現狀
2.1 食品追溯常見方法
2.1.1 條形碼
2.1.2 RFID標簽
2.1.3 DNA指紋
2.1.4 虹膜識別
2.1.5 區塊鏈
2.1.6 其他超微分析
2.2 國外食品追溯體系
2.2.1 美國
2.2.2 歐盟
2.2.3 澳大利亞
2.2.4 日本
2.3 中國食品追溯體系
2.3.1 政府主導型
2.3.2 企業自建型
2.3.3 第三方認證型
第3章 食品安全多載體細粒度數據轉換研究
3.1 概述
3.2 轉化模型
3.3 轉換載體技術選型
3.3.1 EAN-13零售商品條碼編碼結構
3.3.2 商品二維碼編碼結構
3.3.3 SGTIN-96EPC電子標簽編碼結構
3.4 條碼與電子標簽轉換規則
3.4.1 SGTIN-96EPC電子標簽轉換為EAN-13零售商品條碼
3.4.2 EAN-13零售商品條碼轉換為SGTIN-96EPC電子標簽
3.5 條碼與二維碼轉換規則
3.5.1 編碼數據結構商品二維碼轉換為EAN-13零售商品條碼
3.5.2 EAN-13零售商品條碼轉換為編碼數據結構商品二維碼
3.6 二維碼與電子標簽轉換規則
3.6.1 SGTIN-96EPC電子標簽轉換為編碼數據結構商品二維碼
3.6.2 編碼數據結構商品二維碼轉換為SGTIN-96EPC電子標簽
第4章 進出口物流單元快速追溯方法研究
4.1 概述
4.2 相關工作分析
4.3 進出口物流單元快速追溯模型
4.4 物流單元流轉路徑估測
4.4.1 構建物流鏈網
4.4.2 生成精簡物流鏈網
4.4.3 構建快速精簡物流鏈網
4.4.4 快速節點估測
4.4.5 物流單元流轉路徑估測
4.5 仿真分析
4.5.1 生成快速精簡物流鏈網
4.5.2 節點間的時間分布特征估計
4.5.3 確定物流單元流轉快速節點
4.5.4 物流單元流轉路徑估測
第5章 包裝食品印刷二維碼溯源體系及安全性分析
5.1 概述
5.2 基本原理
5.2.1 公私鑰加解密
5.2.2 身份認證及安全信道建立
5.3 食品信息溯源體系
5.3.1 信息發布及二維碼綁定
5.3.2 信息更新與查詢
5.3.3 信息核對
5.4 溯源體系安全性分析、
5.4.1 采用數字加密和身份認證,增加仿冒行為的難度
5.4.2 網絡環境中的非法復制二維碼和難以遁形的仿冒食品
第6章 食品微生物污染物追溯模塊
6.1 概述
6.2 相關工作背景分析
6.2.1 系統平臺及網絡構架
6.2.2 數據庫字典構建
6.2.3 系統使用場景
6.3 微生物污染物追溯模型
6.3.1 追溯特征介紹
6.3.2 常用模型及系統選擇模型介紹
6.4 微生物污染物追溯系統建設
6.4.1 產品-微生物污染特征數據庫構建
6.4.2 系統構建組成
6.4.3 系統場景應用及操作演示
第7章 環糊精的生產及客體物質的包埋緩釋研究
7.1 概述
7.2 相關工作分析
7.2.1 普魯蘭酶定向改造減弱環糊精抑制作用
7.2.2 雙酶提高β-CD轉化率
7.2.3 香蘭素-β-環糊精包合物包合比的測定
7.2.4 姜黃素-β-環糊精包合物包合比的測定
7.2.5 香蘭素-β-環糊精包合物的鑒定
7.2.6 姜黃素-9-環糊精包合物的鑒定
7.2.7 香蘭素-β-環糊精包合物中香蘭素完全釋放時間的研究
7.2.8 姜黃素-β-環糊精包合物中姜黃素完全釋放時間的研究
7.2.9 環糊精包埋及緩釋機制
7.2.10 重組y-CGTase定性分析
7.2.11 淀粉種類對y-CD制備的影響
7.2.12 乙醇濃度對y-CD制備的影響
7.2.13 淀粉濃度對y-CD制備的影響
7.2.14 加酶量對y-CD制備的影響
7.2.15 Ca2+對y-CD制備的影響
7.2.16 PpCD對不同環糊精的選擇性水解能力
7.2.17 PpCD在不同復配CD體系中的水解規律
7.2.18 溫度對PpCD水解過程的影響
7.2.19 PpCD對y-CGTase產物中y-CD的純化效果
第8章 農藥殘留風險評估系統構建
8.1 概述
8.2 農產品溯源方法研究
8.2.1 食品追溯定義
8.2.2 溯源粒度分析
8.2.3 一種基于數據關聯模型的產品深度溯源方法
8.2.4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溯源編碼規則
8.2.5 溯源算法
8.2.6 物流與信息流
8.3 農藥殘留環境污染數學建模
8.3.1 數學模型
8.3.2 數據來源
8.3.3 系統開發目的
8.4 農藥殘留環境污染風險評估系統用戶界面
8.4.1 主要特點
8.4.2 軟件平臺界面
8.4.3 網頁主界面
8.4.4 系統服務器端安裝部署
第9章 雙向分層追溯平臺軟件需求
9.1 概述
9.2 業務流程
9.3 追溯方案
9.4 功能模塊
9.4.1 平臺功能架構
展開全部
智能化食品風險追溯關鍵技術與應用 作者簡介
包先雨,深圳市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專業技術四級),主要從事食品安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研究與應用。主持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海關總署科技計劃及深圳市技術攻關等科研課題10余項,制定國家及行業標準30余項,獲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獎二等獎2項,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深圳市科技進步獎3項等。
書友推薦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