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怎樣讓文物活起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75999
- 條形碼:9787511575999 ; 978-7-5115-759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怎樣讓文物活起來 本書特色
1.本書全面深入闡述讓文物活起來對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意義,結合具體事例,理實結合,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踐意義; 2.本書精選名家大家關于讓文物活起來的理論闡釋,呈現關于文物保護的真知灼見,增強廣大黨員干部的文物保護意識,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怎樣讓文物活起來 內容簡介
本書具體內容包括:對文物保護利用體制機制的探討,用科技等高科技手段保護文物,講好新時代革命文物故事等等。除理論探討外,本書還附延伸閱讀,以具體事例來論述怎樣怎樣讓文物活起來,怎樣更好保護利用文物傳承中華文明。
怎樣讓文物活起來 目錄
怎樣讓文物活起來 節選
《怎樣讓文物活起來》:故宮博物院還充分整合現有的教育資源,于2016年底成立故宮教育中心,開展針對不同年齡觀眾的教育和研修活動。尤其常年面向中小學生及家庭觀眾提供各類具有故宮特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專題教育項目,在公眾教育服務中,既保有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也更加關注文化與人文情懷,更加全面、立體地發揮了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隨著科技的發展,如今的博物館吸引了越來越多核心觀眾以外的群體,通過新的藏品闡釋手段找到新的觀眾。例如,博物館將藏品數字化,為展覽增添多媒體元素,讓公眾在社交媒體上分享體驗。故宮博物院正順應了“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將數字技術作為文化發展的重要引擎,借助互聯網和新技術平臺,把故宮廣博的文化資源分享給社會公眾。2017年國際博物館日活動中,故宮博物院發布第九款應用“故宮社區”,首次提出社區化概念,這是新媒體互動性產品的又一次有益嘗試。經過努力,故宮博物院已建成“數字故宮社區”。其中“數字故宮”在線項目,包括全景故宮、故宮出品系列APP,以及數字展廳里分享的古建筑修繕、藏品保護、科學研究、文化傳播等各個方面*新進展和*新成果。而數字博物館更是將智慧旅游與文物展示相結合,為廣大觀眾呈現出一個更豐富、多元、精彩的“數字故宮”。2016年,在第四屆文化遺產保護與數字化國際論壇上,“故宮出品系列APP+V故宮”榮獲首屆數字遺產*佳實踐案例大賽*高獎——*佳實踐獎。實踐證明,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只要認真研究網絡受眾的心理特征和興趣特點,找到靈活多樣的傳播方式,就可以把“陽春白雪”的內容變得“喜聞樂見”。此外,為了吸引新的觀眾并增強彼此的聯系,博物館必須開創文物藏品闡釋與展示的新方式。文化創意產品所具有的實用性和體驗性,其介入生活的特征,是其他教育傳播手段難以達到的。針對重點展覽研發相應的隨展文化創意產品,使每一項陳列展覽“立體化”,讓社會影響*大化、觀眾體驗*優化。故宮博物院提出“把故宮文化帶回家”,就是希望通過文化創意產品進一步延伸博物館文化的影響力,故宮文化創意努力將傳統文化基因與當代生活潮流融合,與現代人共同分享傳統文化的靈感、情感與韻味。2015年9月,展示故宮文化創意產品的故宮文化體驗館整體開放,包括絲綢、服飾、瓷器、影像、木器、陶器、生活館,以及故宮“紫禁書院”,作為故宮博物院*后一個展廳,讓文化創意產品以及新型的文化空間,能夠成為古老的宮殿、文物藏品和當代生活的一個過渡和鏈接,發揮故宮文化創意的教育傳播和體驗功能。故宮博物院擁有深厚的學術研究基礎和強大的科學研究力量,也注重將學術成果“反哺”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要求每一件文化創意產品都重視“無一物無來歷”,其“來歷”就是基于故宮博物院通過10年時間完成的文物藏品清理。這樣的學術研究成果,保證了故宮文化創意所承載和傳播文化的正確性和前瞻性,真正地體現出故宮文化,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醇厚韻味。例如,故宮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無論是《故宮日歷》《紫禁城100》等暢銷型圖書,還是“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等圖書工程,都是在文物藏品清理工作的基礎上得以誕生的,讓故宮文化帶著厚度、溫度躍然紙上。……
怎樣讓文物活起來 作者簡介
任初軒,取人民日報出版社宣傳之諧音,是人民日報出版社編輯團隊的集體署名,編輯出版的圖書得到讀者廣泛好評。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