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quán)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quán)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chuàng)意玩具書(精裝4冊)
此心光明:王陽明傳(平裝)/楊東標作品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06374132
- 條形碼:9787506374132 ; 978-7-5063-7413-2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此心光明:王陽明傳(平裝)/楊東標作品 內(nèi)容簡介
一個被歷史塵封數(shù)百年的人物,為什么至今依然有著感人的魅力? 《此心光明 王陽明傳》生動地刻畫了一生如何“致良知”、怎樣在命途多舛的苦難折磨中日益完善自我人格的王陽明形象,讀來肅然起敬。
此心光明:王陽明傳(平裝)/楊東標作品 目錄
前言
**章 少年圣人夢
第二章 放馬居庸關
第三章 遺世入山之念
第四章 初入仕途
第五章 謬矣三十年
第六章 玄夜漫漫
第七章 大道在人心
第八章 志存經(jīng)國未全灰
第九章 江北江南情
第十章 百里妖氛一戰(zhàn)清(上)
第十一章 百里妖氛一戰(zhàn)清(下)
第十二章 甲馬秋驚鼓角風
第十三章 余波洶洶
第十四章 六載不召
第十五章 兩廣之行
第十六章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附錄一 王陽明生平年表
附錄二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此心光明:王陽明傳(平裝)/楊東標作品 節(jié)選
《此心光明 王陽明傳》: 唐伯虎逃出虎口,繼續(xù)他的風流倜儻去了。 再說王陽明。 此時,王陽明的聲譽早已鵲起,經(jīng)過贛南平匪,名聲更是大震。 如果能讓王陽明投到寧王麾下,何愁大業(yè)不成? 如果讓王陽明仍然待在贛南,離南昌近在咫尺,其麻煩與威脅,不言而喻。倘若舉兵起事,誰也不用怕,只怕王陽明。 這是劉養(yǎng)正與李士實的分析。也是兩位謀士*杰出的貢獻,*睿智的眼光。 朱宸濠聽進了,深深贊同。他似乎覺得王陽明唾手可得,除了他身為寧王之外,還有一層關系,他的妃子婁素珍,是婁諒的女兒,當年王陽明曾向婁諒求師問學,這點情分也非尋常。 他派劉養(yǎng)正去訪王陽明。 兩位讀書人原本相識,又是寧王派來的,豈能不以禮相待?王對劉的禮數(shù)十分周全。可惜,他們是兩股道上跑的車,倫理觀念、人生追求天壤各異。因此,王陽明對劉養(yǎng)正的談話分外謹慎。 “寧王尊師重道,有湯、武之資。他對先生非常賞識,非常敬仰,很想聽聽先生的講課,以求正學。”劉養(yǎng)正不愧善言,一番開場白,便把來意巧妙地說明了。 王陽明笑了:“王爺能舍去王爵,屈尊于我?” 劉養(yǎng)正:“陽明兄,王爺真的十分看重你。幾次與我說起,要舉薦你來任江西巡撫。” 王陽明:“不敢不敢,我哪敢作非分之想?” 劉養(yǎng)正話鋒一轉(zhuǎn):“寧王賢啊。對比當今皇上,耽于巡游,少理國事,如此下去,怎么辦啊?” 王陽明一愣,一個十分敏感的話題沒想到來得這么快。 劉養(yǎng)正接著說:“難道世上沒有湯武(商湯、周武王)嗎?” 這就是說,應該有人起來造反了。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王陽明不能沒有態(tài)度了。 他平靜地:“湯武再世也得有伊呂。”伊呂即伊尹、姜子牙。 劉養(yǎng)正:“有湯武就會有伊呂!” 王陽明依然不動聲色:“有伊呂還怕沒有伯夷叔齊嗎?” 這是一段有關商代政治人物的典故,弦外之音十分鮮明。王陽明怎能可以沒有態(tài)度?一場含而不露的唇槍舌劍,彼此都摸清了對方的心理。 但是,客面還是要的。寧王畢竟還沒舉事,還是寧王,豈可怠慢?一個臺階總是要給的。 王陽明說:“這樣吧,我一時忙于公務,不能分身,為寧王祝壽,總是要來的。寧王要聽講學,我讓我的一個學生先去,他的學問很好,可以代表我。” 這個學生,就是冀元亨。他成了王陽明心頭永遠的隱痛。 冀元亨(1482-1524),字惟乾,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他對王陽明忠心不二,堪稱學子中的楷模之一。他受命于師,隨劉養(yǎng)正來到南昌寧王府,真的與寧王大談起儒學來,格物致知,修齊治平,引經(jīng)據(jù)典,搖頭晃腦。其中不乏曉以利害的暗喻,弄得朱宸濠啼笑皆非。 冀元亨說的,無異于勸強盜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誰要你說這些迂腐透頂?shù)臇|西?朱宸濠不禁有些惱怒。如此癡呆,我要你做什么用?立即作出決定,讓冀元亨回去。當然,他也給冀元亨一些禮金,以示獎勵。 冀元亨分文不愿受,又轉(zhuǎn)贈寧王手下的一些人了。然后,他乘舟返贛。 朱宸濠忽然覺得,這樣放走他豈非暴露了我的大事?立即派人追捕,已經(jīng)來不及了。 冀元亨回到王陽明身邊,把所見所聞一一作了報告。歸結(jié)到一點:寧王反心已昭然若揭了。 王陽明說:“你的禍來了。快走,到我的家鄉(xiāng)紹興去,去做我的兒子正憲的老師吧,教他讀書,避一避風頭。” 冀元亨走了。此后,風波迭起,災禍橫生,留下一串令人惋痛的話題…… 王陽明心里是一清二楚了,朱宸濠叛反在即! 此時,他不禁為孫燧擔憂了。孫燧將如何面對? 孫燧(1460-1519)字德成,號一川,余姚人。中進士后,歷任刑部主事、郎中,后又任河南右布政使。正德十年(1515),升為右副都御史,巡撫江西。 南昌是個敏感之地,當官的都不愿去。為什么?寧王反心日熾,早有傳聞。身居巡撫,自然擺脫不了與寧王的交往。你是攀附還是遠避?哪一條路都是荊棘。孫燧之前任,已經(jīng)有兩人被殺,兩人罷歸。讓孫燧去,無疑是把他推向火坑。 孫燧到了南昌,果然發(fā)現(xiàn)了寧王的種種疑跡。寧王府掛了“御賜護衛(wèi)營”的匾額,緊打兵器,操練習武,刀光劍影,幾乎沒有了忌諱。秉著一身正氣,他一連上了七道疏,向朝廷報告寧王的形跡,然而,每道疏都被吏部陸完之流壓下,猶如石沉大海,連一丁點水花都沒有。 ……
此心光明:王陽明傳(平裝)/楊東標作品 作者簡介
楊東標,男,1944年生于浙江寧海。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曾任中國作協(xié)第六屆全委會委員、浙江省作協(xié)副主席、寧波市作協(xié)主席、寧波市文聯(lián)黨組書記。主要作品有:長篇傳記文學《柔石二十章》,散文集《走向海洋》,戲劇作品《楊東標劇作選》《王陽明》等。曾獲過全國各類獎項。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jīng)典常談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