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藝術參與鄉村建設的中國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08928
- 條形碼:9787522708928 ; 978-7-5227-089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藝術參與鄉村建設的中國實踐 內容簡介
面對日益興起的藝術參與鄉村建設的中國實踐,學術觀察與理論闡釋的需求日益緊迫而重要! 端囆g參與鄉村建設的中國實踐》以參與式觀察、社會實驗法與創作志書寫相結合的研究方式,探尋在西方視為前衛藝術的象征行動,如何在中國鄉村轉化為推動社會發展的真實力量。 《藝術參與鄉村建設的中國實踐》始終在兩條脈絡的交匯處發展。一條脈絡是不平衡發展視角下的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活化的結構性力量,藝術何以介入空間失衡、生態失衡與家園失落的社會危機,為人類美好生活貢獻力量;另一條脈絡是從歷史前衛主義延展而來的當代藝術突圍。藝術如何借由參與空間(社會)、參與生態、參與家園建設,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限,重構新的藝術話語與體制生態。 鄉村,承載歷史與未來。藝術,參與社會發展,抵達美好生活。
藝術參與鄉村建設的中國實踐 目錄
**節 問題提出
第二節 概念界定
第三節 研究進路
第四節 文獻述評
第五節 研究方法
第六節 創新之處
**章 鄉村與藝術:交匯的視野
**節 不平衡發展:歷史與理論
一 歷史進程
二 理論演進
三 重點論域
第二節 鄉村建設:歷程與脈絡
一 回望百年歷程
二 鄉村建設脈絡
第三節 藝術參與:演化與論爭
一 發展與演化
二 指稱與內涵
三 分歧與論爭
第四節 藝術鄉建:案例與實踐
一 歷史先聲
二 他山之石
三 中國實踐
小結
第二章 空間失衡與藝術參與
**節 城鄉空間失衡
一 鄉村發展滯后
二 藝術生產落差
第二節 鄉村空間的藝術生產
一 溢出與抵制
二 現場與合作
第三節 藝術空間的鄉村生產
一 融合城鄉的界面
二 鄉村遺產的再生
三 制造樂趣的空間
四 城鄉閉環的模式
第四節 雙名制的智慧
一 多重空間審視
二 藝術案例參照
三 雙名制的蘊含
小結
……
第三章 生態失衡與藝術參與
第四章 家園失落與藝術參與
第五章 話語與機制:重建的可能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藝術參與鄉村建設的中國實踐 作者簡介
王天祥,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美術學院藝術教育學院院長、藝術與鄉村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學理論類教指委委員,中國文化產業協會鄉村創意委員會副會長、重慶市西部文化遺產與創意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重慶市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協同創新團隊“藝術遺產與區域發展”負責人。“村社藝術·柳蔭計劃”發起人、“百年百校百村——中國鄉村美育行動計劃”發起人! ≈鞒謬疑缈苹鹚囆g學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招標子項目等十余項。主持與主研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重慶市重大教改項目、重點教改項目等近十項。國家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獲得者。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