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guān)注中圖網(wǎng)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上海·印象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30683897
- 條形碼:9787530683897 ; 978-7-5306-838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上海·印象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四輯:**輯“家里家外”,通過描寫家庭衣食住行的變化,折射社會的變遷;第二輯“書里書外”,以書本為載體,反映讀書人的喜怒哀樂;第三輯“店里店外”,記述作者在工作單位的種種有趣故事;第四輯“戲里戲外”,講述作者看電影和參加影評組的經(jīng)歷。作為生于茲長于茲的上海人,作者對上海的印象,都在衣食住行和點點滴滴的生活細(xì)節(jié)里。
上海·印象 目錄
序 / 聽自己講那過去的事情
003 路
006 洗澡,上海人曾經(jīng)的無奈和窘境
009 漫漫長夜,鹽水瓶當(dāng)湯婆子御寒
012 一張紅木方桌賣了 10 元錢
015 風(fēng)光一時的九英寸電視機
017 搪瓷碗的故事
020 忘不了的芭蕉扇
023 話筒改裝成落地?zé)?br />025 那年代,DIY 喇叭箱是扎臺型
027 打家具是大工程
030 “丫叉頭”牌手動電視機
032 見證一個時代的“飯盒子”錄音機
034 刻骨銘心話糧票
036 大灶飯香
038 欄桿拍遍
040 “引線”
043 雨還是那場雨,鞋卻不是那雙鞋了
046 扎鞋底
048 行頭*足的中山裝
050 當(dāng)年,捉襟見肘的一張鋼絲床
052 “來會”之謎
064 糖精片月餅
066 1968 年春節(jié)的餐桌
069 甜甜蜜蜜說喜糖
071 《過年歌》
073 聽廣播的日子
076 五彩繽紛的年歷片
079 刮片里有乾坤
081 “DIY”照片
083 “接模子”和游戲棒
086 公用電話故事多
088 私人電話,二十六年話短長
091 兩毛換一萬,“大哥大”顯神威
093 濕答答的給水站 , 揮之不去的水月留痕
095 上海天空,那一抹彩虹,那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
098 逛逛花鳥市場
100 外白渡橋遺夢
102 我和國際飯店的故事
105 我是上海的**代股民
107 有獎發(fā)票的喜怒哀樂
110 上海公交往事
113 冰水兌果汁,那一口充滿幸福感的冷飲水
115 百般滋味說豆?jié){
117 元宵節(jié),吃一回紅紅火火的“兔子肉”
119 從療養(yǎng)到旅游,從國內(nèi)到境外——我所經(jīng)歷的旅游故事
122 我的飛行處女航
124 手表的故事
126 上海男人的工具箱
129 母親是個傳奇
131 母親包的粽子*好吃
134 溫情三分鐘
136 阿膠里濃濃的愛
139 國慶十周年,那場不平凡的焰火慶典
141 我是第 612492 條好漢!
143 重拾的回憶
147 煙紙店,漸漸消逝的申城風(fēng)景(一)
149 煙紙店,漸漸消逝的申城風(fēng)景(二)
151 煙紙店,漸漸消逝的申城風(fēng)景(三)
153 當(dāng)年發(fā)工資
155 賣瓜的名堂經(jīng)
157 當(dāng)年,賣瓜是件煩心事
159 “零拷”歲月
161 甏頭酒
163 啤酒往事
165 酸甜苦辣說年貨
168 那可愛的“大白兔”
172 走下神壇的蛋糕
175 難忘月餅屑
178 誰還記得“高級餅”?
181 當(dāng)年,我在食品廠做月餅
184 算盤里打出一片天地
186 “國民**零食”—瓜子
189 日夜商店故事多
192 當(dāng)年技術(shù)大比武
195 說不盡的生意經(jīng)
198 記憶中的老虎灶
201 忘不了的腳踏車
203 用黃魚車和“老三樣”歡送的退休
205 當(dāng)年,“天女散花”,也有種種無奈
208 “師傅”和“師父”
210 學(xué)徒
215 書架變遷記
218 別人家曬衣服,我家曬書
220 半個世紀(jì)前的學(xué)生手冊
222 抄報紙
224 在舊書店買書
227 練習(xí)本見證青蔥歲月
230 淘書記趣
233 人生的**本教科書
236 9.5 元買《辭海》
238 高考往事
241 三十七年前讀電大
244 讀書往事
249 和電影有關(guān)的往事
251 看電影曾經(jīng)是工會會員的福利
254 我和滬東電影院的不解之緣
256 露天電影
258 電影說明書,見證歷史的活檔案
260 大牌云集 —我看拍電影散記之一
262 在片場 —我看拍電影散記之二
003 路
006 洗澡,上海人曾經(jīng)的無奈和窘境
009 漫漫長夜,鹽水瓶當(dāng)湯婆子御寒
012 一張紅木方桌賣了 10 元錢
015 風(fēng)光一時的九英寸電視機
017 搪瓷碗的故事
020 忘不了的芭蕉扇
023 話筒改裝成落地?zé)?br />025 那年代,DIY 喇叭箱是扎臺型
027 打家具是大工程
030 “丫叉頭”牌手動電視機
032 見證一個時代的“飯盒子”錄音機
034 刻骨銘心話糧票
036 大灶飯香
038 欄桿拍遍
040 “引線”
043 雨還是那場雨,鞋卻不是那雙鞋了
046 扎鞋底
048 行頭*足的中山裝
050 當(dāng)年,捉襟見肘的一張鋼絲床
052 “來會”之謎
064 糖精片月餅
066 1968 年春節(jié)的餐桌
069 甜甜蜜蜜說喜糖
071 《過年歌》
073 聽廣播的日子
076 五彩繽紛的年歷片
079 刮片里有乾坤
081 “DIY”照片
083 “接模子”和游戲棒
086 公用電話故事多
088 私人電話,二十六年話短長
091 兩毛換一萬,“大哥大”顯神威
093 濕答答的給水站 , 揮之不去的水月留痕
095 上海天空,那一抹彩虹,那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
098 逛逛花鳥市場
100 外白渡橋遺夢
102 我和國際飯店的故事
105 我是上海的**代股民
107 有獎發(fā)票的喜怒哀樂
110 上海公交往事
113 冰水兌果汁,那一口充滿幸福感的冷飲水
115 百般滋味說豆?jié){
117 元宵節(jié),吃一回紅紅火火的“兔子肉”
119 從療養(yǎng)到旅游,從國內(nèi)到境外——我所經(jīng)歷的旅游故事
122 我的飛行處女航
124 手表的故事
126 上海男人的工具箱
129 母親是個傳奇
131 母親包的粽子*好吃
134 溫情三分鐘
136 阿膠里濃濃的愛
139 國慶十周年,那場不平凡的焰火慶典
141 我是第 612492 條好漢!
143 重拾的回憶
147 煙紙店,漸漸消逝的申城風(fēng)景(一)
149 煙紙店,漸漸消逝的申城風(fēng)景(二)
151 煙紙店,漸漸消逝的申城風(fēng)景(三)
153 當(dāng)年發(fā)工資
155 賣瓜的名堂經(jīng)
157 當(dāng)年,賣瓜是件煩心事
159 “零拷”歲月
161 甏頭酒
163 啤酒往事
165 酸甜苦辣說年貨
168 那可愛的“大白兔”
172 走下神壇的蛋糕
175 難忘月餅屑
178 誰還記得“高級餅”?
181 當(dāng)年,我在食品廠做月餅
184 算盤里打出一片天地
186 “國民**零食”—瓜子
189 日夜商店故事多
192 當(dāng)年技術(shù)大比武
195 說不盡的生意經(jīng)
198 記憶中的老虎灶
201 忘不了的腳踏車
203 用黃魚車和“老三樣”歡送的退休
205 當(dāng)年,“天女散花”,也有種種無奈
208 “師傅”和“師父”
210 學(xué)徒
215 書架變遷記
218 別人家曬衣服,我家曬書
220 半個世紀(jì)前的學(xué)生手冊
222 抄報紙
224 在舊書店買書
227 練習(xí)本見證青蔥歲月
230 淘書記趣
233 人生的**本教科書
236 9.5 元買《辭海》
238 高考往事
241 三十七年前讀電大
244 讀書往事
249 和電影有關(guān)的往事
251 看電影曾經(jīng)是工會會員的福利
254 我和滬東電影院的不解之緣
256 露天電影
258 電影說明書,見證歷史的活檔案
260 大牌云集 —我看拍電影散記之一
262 在片場 —我看拍電影散記之二
展開全部
上海·印象 作者簡介
鄭自華,上海人,中共黨員,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20世紀(jì)90年代后期開始文學(xué)創(chuàng)作,已發(fā)表七十余萬字作品。著有散文隨筆集《一路相伴》《自說自話》《我的“'三少'爺”生活》,主編散文集《七彩人生》等。
書友推薦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xué)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經(jīng)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