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2020年版:中藥飲片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434057
- 條形碼:9787521434057 ; 978-7-5214-340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2020年版:中藥飲片卷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中國藥典》)配套叢書之一。其收載品種以滿足臨床各科用藥為目的覆蓋《中國藥典》2020年版一部。本書介紹了《中國藥典》2020年版制定的中藥飲片近800種。每味飲片設有基本概念、作用特點、適用范圍、藥物分類、配伍規律、使用注意、藥理毒理等內容。是一部密切結合臨床實踐,反映當代用藥水平的優秀書目,是廣大中西醫臨床工作者的案頭**工具書,也是從事中醫藥教學、科研、藥品生產工作者的重要參考書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2020年版:中藥飲片卷 目錄
總論
**章 中藥的發展歷史
一、原始社會藥物的起源(遠古~公元前21世紀)
二、夏商周時代(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221年)
三、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四、兩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65~581年)
五、隋唐時期(公元581~907年)
六、宋金元時期(公元960~1368年)
七、明代(公元1368~1644年)
八、清代(公元1644~1911年)
九、民國時期(公元1912~1949年)
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49年10月以后)
第二章 辨證論治是遣藥組方的核心
一、中醫辨證與遣藥組方
二、辨病論治與遣藥組方
第三章 中醫治則是遣藥組方的向導
一、中醫治則的基本內容
二、中醫治則與遣藥組方
第四章 中醫治法是遣藥組方的依據
一、中醫常用的治療方法
二、中醫治法與遣藥組方
第五章 君臣佐使是遣藥組方的規矩
一、君臣佐使制方規矩
二、君臣佐使變化規律與遣藥組方
第六章 名方是遣藥組方的典范
第七章 精通藥性是遣藥組方的基礎
一、精通藥性必須掌握藥物來源
二、精通藥性必須掌握藥物 制
三、精通藥性必須掌握藥性理論
四、精通藥性必須掌握配伍規律
五、精通藥性必須掌握用藥禁忌
六、精通藥性必須掌握藥物的用量用法
七、精通藥性必須掌握好鑒別用藥
第八章 中藥化學成分是遣藥組方的物質
基礎
第九章 中藥藥理毒理是遣藥組方的科學
依據
一、中藥藥理學研究是遣藥組方的科學支撐
二、中藥毒理研究是遣藥組方的安全保障
各論
章 解表藥
一、發散風寒藥
麻黃
桂枝
紫蘇葉
附:紫蘇梗
生姜
附:姜皮
香薷
荊芥
附:荊芥炭、荊芥穗、、荊芥穗炭
防風
羌活
白芷
細辛
藁本
蒼耳子
附:炒蒼耳子
辛夷
鵝不食草
西河柳
零陵香
二、發散風熱藥
薄荷
牛蒡子
蟬蛻
桑葉
菊花
蔓荊子
附:炒蔓荊子
柴胡
附:醋柴胡
升麻
葛根
附:粉葛、葛花
淡豆豉
附:大豆黃卷
浮萍
木賊
谷精草
蕤仁
第二章 清熱藥
一、清熱瀉
石膏
南寒水石
北寒水石
知母
蘆根
天花粉
淡竹葉
鴨跖草
梔子
夏枯草
決明子
密蒙花
青葙子
西瓜霜
二、清熱燥濕藥
黃芩
黃連
一、溫化寒痰藥
半夏
制天南星
附:生天南星
制白附子
附:白附子
芥子
豬牙皂
附:皂角刺、大皂角
旋覆花
附:金沸草
白前
黃荊子
貓爪草
二、清化熱痰藥
川貝母
附:平貝母、伊貝母
浙貝母
附:湖北貝母
瓜蔞
附:瓜蔞皮、瓜蔞子
竹茹
天竺黃
膽南星
前胡
附:紫花前胡
桔梗
胖大海
海藻
昆布
黃藥子
蛤殼
浮海石
瓦楞子
青礞石
附:金礞石
三、止咳平喘藥
苦杏仁
附:甜杏仁
紫蘇子
百部
紫菀
款冬花
馬兜鈴
枇杷葉
桑白皮
葶藶子
白果
矮地茶
洋金花
華山參
鐘乳石
羅漢果
滿山紅
野馬追
胡頹子葉
豬膽粉
瓜子金
暴馬子皮
第十四章 安神藥
一、重鎮安神藥
朱砂
磁石
二、養心安神藥
酸棗仁
柏子仁
靈芝
附:云芝
纈草
首烏藤
合歡皮
附:合歡花
遠志
第十五章 平肝息風藥
一、平抑肝陽藥
石決明
珍珠母
牡蠣
紫貝齒
赭石
蒺藜
羅布麻葉
生鐵落
二、息風止痙藥
羚羊角
牛黃
附:培植牛黃、體外培育牛黃、人工牛黃
珍珠
鉤藤
天麻
地龍
全蝎
蜈蚣
僵蠶
附:蠶蛾
壁虎
第十六章 開竅藥
麝香
冰片(合成龍腦)
附:天然冰片(右旋龍腦)、艾片(左旋龍腦)
蘇合香
石菖蒲
安息香
第十七章 補虛藥
一、補氣藥
人參
附:人參葉、紅參
西洋參
黨參
太子參
黃芪
附:紅芪
白術
山藥
白扁豆
附:扁豆衣、扁豆花
甘草
大棗
刺五加
絞股藍
紅景天
沙棘
蜂蜜
附:蜂膠
二、補陽藥
鹿茸
附:鹿角、鹿角膠、鹿角霜
淫羊藿
附:巫山淫羊藿
巴戟天
仙茅
杜仲
附:杜仲葉
續斷
肉蓯蓉
鎖陽
補骨脂
益智
菟絲子
沙苑子
蛤蚧
核桃仁
冬蟲夏草
胡蘆巴
韭菜子
陽起石
紫石英
附:白石英
海馬
海龍
哈蟆油
紫梢花
三、補血藥
當歸
熟地黃
白芍
阿膠
何首烏
龍眼肉
四、補陰藥
北沙參
南沙參
百合
麥冬
附:山麥冬
天冬
石斛
附:鐵皮石斛
玉竹
黃精
明黨參
枸杞子
墨旱蓮
女貞子
桑椹
黑芝麻
黑豆
龜甲
附:龜甲膠
鱉甲
珠子參
楮實子
第十八章 收澀藥
一、固表止汗藥
麻黃根
浮小麥
糯稻根
二、斂肺澀腸藥
五味子
附:南五味子
烏梅
五倍子
殼
訶子
附:西青果
石榴皮
肉豆蔻
赤石脂
禹余糧
巖白菜
三、固精止帶縮尿藥
山茱萸
覆盆子
桑螵蛸
金櫻子
附:金櫻根
海螵蛸
蓮子
附:蓮須、蓮房、蓮子心、荷葉、荷梗
芡實
刺猬皮
椿皮
第十九章 涌吐藥
常山
甜瓜蒂
附:甜瓜子
膽礬
第二十章 攻毒殺蟲止癢藥
雄黃
硫黃
白礬
蛇床子
蟾酥
附:蟾皮
木鱉子
土荊皮
蜂房
皂礬
展開全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2020年版:中藥飲片卷 作者簡介
國家藥典委員會 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 (原名稱為衛生部藥典委員會)成立于1950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的規定,負責組織編纂《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Ch.P)及制定、修訂國家藥品標準,是法定的國家藥品標準工作專業管理機構。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