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系統解剖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91121
- 條形碼:9787568091121 ; 978-7-5680-911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系統解剖學 本書特色
本教材突出三個特色:①教材的內容:精簡教學內容,特別是刪減與教學大綱無關的內容,在保持教材知識系統性的基礎上,體現出簡潔風格;在保持教材知識專業性的同時,體現其通俗性和可讀性;②知識的呈現方式:知識的呈現不再以文字和圖兩部分組成,而需要增加臨床意義、知識點和病例分析3個專欄,重點解決解剖知識在臨床上的靈活應用;③探究式學習:在學習完每個章節,以病例的形式提出問題,并要求學生依據解剖學知識解決問題,以突出解剖結構的臨床應用。此外,本教材所涉及的所有解剖圖片均為作者自己組織專業團隊手繪完成的作品,有大量精品的彩圖。
系統解剖學 內容簡介
本教材為五年制內地和港澳臺僑臨床醫學、口腔、護理和中醫學專業的本科生編寫的大灣區醫學規劃教材。根據按照人體的系統闡述人體各個器官形態和結構特點,在內容上進行了重新編排,主要框架包括:(1)基本的解剖學知識:重點闡述每個系統解剖結構的形態特點,但是精簡了繁瑣和教學大綱不要求掌握的內容;(2)每個章節設置了數個臨床問題,讓學生了解解剖結構的臨床應用;(3)每個章節設置經典的案例,讓學生通過案例的分析,站在臨床醫生的角度和思維方法,掌握結構的解剖知識。教材增加密切結合臨床應用的知識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知識框采用言簡意賅、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使學生不僅學習、掌握科學知識和專業技能,而且關注發現科學知識的過程和知識形成背后的學問,從中感悟和學習知識形成及創造中的科學思維、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意識。本教材既可以作為學有余力的各層次醫學生的參考與知識的拓展,還可作為臨床醫師的教學參考。
系統解剖學 目錄
一、系統解剖學的定義和地位
二、人體解剖學的分科
三、人體的分部與器官系統
四、解剖學姿勢、方位術語與人體的軸與面
五、人體器官的變異與畸形
六、學習人體解剖學的方法
七、臨床應用要點
八、本章知識點
運動系統
第二章 骨學
**節 總論
一、骨的分類
二、骨的表面形態
三、骨的構造
四、骨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
五、骨的可塑性
第二節 中軸骨
一、軀干骨
二、顱骨
第三節 附肢骨
一、上肢骨
二、下肢骨
第四節 臨床應用要點
一、骨性標志與定位
二、鼻旁竇與鼻竇炎
三、骨與骨折
第五節 本章知識點
第三章 關節學
**節 總論
一、直接連結
二、間接連結
第二節 中軸骨的連結
一、軀干骨的連結
二、顱骨的連結
第三節 附肢骨連結
一、上肢骨的連結
二、下肢骨的連結
第四節 臨床應用要點
一、關節脫位
二、椎間盤突出癥
三、人工關節置換術
第五節 本章知識點
第四章 肌學
**節 總論
一、肌的形態和構造
二、肌的起止、配置和作用
三、肌的命名
四、肌的輔助裝置
第二節 頭肌
一、面肌
二、咀嚼肌
第三節 頸肌
一、頸淺肌與頸外側肌
二、頸前肌
三、頸深肌
第四節 軀干肌
一、背肌
二、胸肌
三、膈肌
四、腹肌
第五節 上肢肌
一、上肢帶肌
二、臂肌
三、前臂肌
四、手肌
第六節 下肢肌
一、髖肌
二、大腿肌
三、小腿肌
四、足肌
第八節 臨床應用要點
一、肌肉注射
二、肌筋膜炎
三、骨筋膜室綜合癥
四、腱鞘與(狹窄性)腱鞘炎
五、疝
第九節 本章知識點
內臟學
第五章 總論
一、內臟的一般結構
二、胸部標志線和腹部分區
三、臨床應用要點
四、本章知識點
第六章 消化系統
**節 口腔
一、口唇
二、頰
三、腭
四、牙
五、舌
六、唾液腺
第二節 咽
一、咽的位置和形態
二、咽的分部
第三節 食管
一、食管的位置和分部
二、食管的狹窄部
第四節 胃
一、胃的形態和分部
二、胃的位置和毗鄰
三、胃壁的結構
第五節 小腸
一、十二指腸
二、空腸與回腸
第六節 大腸
一、盲腸
二、闌尾
三、結腸
四、直腸
五、肛管
第七節 肝
一、肝的形態
二、肝的位置和毗鄰
三、肝的分葉與分段
四、肝外膽道系統
第八節 胰
一、胰的位置與毗鄰
二、胰的分部
第九節 臨床應用要點
一、食管的狹窄與內鏡檢查
二、十二指腸潰瘍和胃潰瘍
三、肝分葉、分段與肝切除
四、肝外膽道與膽道結石
第十節 本章知識點
第七章 呼吸系統
**節 鼻
一、外鼻
二、鼻腔
三、鼻旁竇
第二節 喉
一、喉軟骨
二、喉的連結
三、喉肌
四、喉腔
第三節 氣管與支氣管
一、氣管
二、支氣管
第四節 肺
一、肺的形態
二、胎兒肺與成人肺的區別
三、支氣管樹
四、支氣管肺段
五、支氣管及肺段的血液供應
第五節 胸膜
一、壁胸膜
二、臟胸膜
三、胸膜腔
四、胸膜與肺的體表投影
第六節 縱隔
第七節 臨床應用要點
一、呼吸道感染
二、鼻衄(鼻出血)
三、喉水腫
四、氣管異物
五、肺段和肺段切除
第八節 本章知識點
第八章 泌尿系統
**節 腎
一、腎的形態
二、腎的位置與毗鄰
三、腎的結構
四、腎的被膜
五、腎的血管、腎段和神經
六、腎的畸形與異常
第二節 輸尿管
一、輸尿管腹部
二、輸尿管盆部
三、輸尿管壁內段
四、輸尿管狹窄
第三節 膀胱
一、 膀胱的形態
二、 膀胱的內面結構
三、 膀胱的位置與毗鄰
第四節 尿道
第五節 臨床應用要點
一、腎下垂
二、腎段切除
三、腎結石
四、膀胱穿刺術
第六節 本章知識點
第九章 男性生殖系統
**節 內生殖器
一、睪丸
二、輸精管道
三、 附屬腺
第二節 外生殖器
一、陰囊
二、陰莖
第三節 男性尿道
第四節 臨床應用要點
一、隱睪
二、前列腺肥大(增生)
三、包莖
四、尿道和導尿術
第五節 本章要點
第十章 女性生殖系統
**節 女性內生殖器
一、卵巢
二、輸卵管
三、子宮
四、陰道
五、前庭大腺
第二節 女性外生殖器
一、陰阜
二、大陰唇
三、小陰唇
四、陰道前庭
五、陰蒂
六、前庭球
第三節 臨床應用要點
一、異位妊娠(宮外孕)
二、子宮的疾病
三、子宮脫垂
第四節 本章知識點
第十一章 乳房、會陰和腹膜
**節 乳房
一、形態
二、位置
三、結構
第二節 會陰
一、會陰的肌
二、會陰的筋膜
第三節 腹膜
一、腹膜和腹膜腔
二、腹膜與腹盆腔臟器的關系
三、腹膜形成的結構
四、腹膜腔的分區與間隙
第四節 臨床應用要點
一、乳腺膿腫(乳房膿腫)
二、膜解剖與腔鏡手術
三、腹腔積液移動的路徑
四、盆腔積液
第五節 本章知識點
脈管學
第十二章 心血管系統
**節 總 論
一、心血管系統的組成
二、血液循環
三、血管的吻合及其功能意義
第二節 心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
二、心腔的形態結構
三、心的構造
四、心傳導系統
五、心的血管
六、 心的神經
七、心包
八、心的體表投影
第三節 動脈
一、肺循環的動脈
二、體循環的動脈
第四節 靜脈
一、肺循環的靜脈
二、體循環的靜脈
第五節 臨床應用要點
一、冠心病
二、心臟瓣膜病
三、動脈瘤
四、靜脈曲張
第六節 本章知識點
第十三章 淋巴系統
**節 總論
一、淋巴系統的組成和結構特點
二、淋巴回流的因素
三、淋巴側支循環
第二節 淋巴結的位置和淋巴引流范圍
一、頭頸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結
二、上肢淋巴管和淋巴結
三、胸部淋巴管和淋巴結
四、下肢淋巴管和淋巴結
五、盆部淋巴管和淋巴結
六、腹部淋巴管和淋巴結
第四節 臨床應用要點
一、淋巴結炎
二、腫瘤的淋巴道轉移
三、下肢淋巴水腫
第五節 本章知識點
感覺器
第十四章 視器
**節 眼球
一、眼球壁
二、眼球的內容物
第二節 眼副器
一、眼瞼
二、結膜
三、淚器
四、眼球外肌
五、眶脂體與眶筋膜
第三節 眼的血管和神經
一、眼的動脈
二、眼的靜脈
三、眼的神經
第四節 臨床應用要點
一、青光眼
二、白內障
三、視網膜脫離(脫落)
第五節 本章知識點
第十五章 前庭蝸器
**節 外耳
一、耳郭
二、外耳道
三、鼓膜
第二節 中耳
一、鼓室
二、咽鼓管
三、乳突竇和乳突小房
第三節 內耳
一、骨迷路
二、膜迷路
三、內耳道
四、內耳的血管和神經
第四節 臨床應用要點
一、耵聹栓塞
二、中耳炎
三、神經性耳聾
第五節 本章知識點
神經系統
第十六章 總論
一、神經系統的組成
二、神經系統的組織學
三、神經系統的常用術語
四、神經系統的活動方式
五、臨床應用要點
六、本章知識點
第十七章 中樞神經系統
**節 脊髓
一、位置和形態
二、脊髓的內部結構
三、脊髓的功能和脊髓反射
第二節 腦
一、腦干
二、小腦
三、間腦
四、端腦
第三節 臨床應用要點
一、中樞神經疾病的主要癥狀
二、脊髓損傷的癥狀
三、腦干病變的癥狀
三、基底節出血(內囊出血)
四、小腦病變的癥狀
第四節 本章知識點
第十八章 周圍神經系統
**節 脊神經
一、脊神經概述
二、頸叢
三、臂叢
四、胸神經前支
五、腰叢
六、骶叢
第二節 腦神經
一、嗅神經
二、視神經
三、動眼神經
四、滑車神經
五、三叉神經
六、展神經
七、面神經
八、前庭蝸神經
九、舌咽神經
十、迷走神經
十一、副神經
十二、舌下神經
第三節 內臟神經系統
一、內臟運動神經
二、內臟感覺神經
第四節 臨床應用要點
一、周圍神經損傷
二、三叉神經痛和周圍性面癱
三、植物神經系統疾病
第五節 本章知識點
第十九章 神經系統傳導通路
**節 感覺傳導通路
一、本體感覺傳導通路
二、痛、溫覺和粗略觸覺傳導通路
三、視覺傳導通路和瞳孔對光反射通路
四、聽覺傳導通路
五、平衡覺傳導通路
六、內臟感覺傳導通路
第二節 運動傳導通路
一、錐體系
二、錐體外系
第三節 臨床應用要點
一、感覺障礙
二、運動障礙
三、視野缺損
第四節 本章知識點
第二十章 脊髓和腦的被膜、血管及腦脊液循環
**節 脊髓和腦的被膜
一、脊髓的被膜
二、腦的被膜
第二節 腦和脊髓的血管
一、腦的血管
二、脊髓的血管
第三節 腦脊液及其循環
第四節 腦屏障
第五節 臨床應用要點
一、腦血管疾病
二、腦積水
第六節 本章知識點
第二十一章 內分泌系統
**節 內分泌腺
一、垂體
二、甲狀腺
三、甲狀旁腺
四、腎上腺
五、松果體
六、胸腺
七、生殖腺
八、胰島
第二節 臨床應用要點
一、垂體功能減退癥
二、甲狀腺功能亢進
第三節 本章知識點
系統解剖學 作者簡介
郭國慶,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人體解剖學系和認知與發育障礙神經科學創新實驗室主任。教學:從事人體解剖學教學工作33年,面向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口腔醫學院、中醫學院、護理學院、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藥學院、國際學院、藝術學院、體育學院10個學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和《人體解剖與生理學》等課程,研究生《神經解剖學》、《神經生物學技術》和《局部解剖學》等課程,同時積極參與國家和廣東省人體解剖學精品課程的建設,主編教材2部,參編8部,主持教學改革課題21項,發表教學論文20篇,獲得第十屆暨南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局部解剖學獲廣東省本科一流課程。科研:組建了認知與發育障礙神經科學創新實驗室,包括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膜片鉗和在體電生理、光遺傳和化學遺傳、行為學等功能區室。研究興趣集中于神經精神疾病的突觸可塑性和神經環路。希望借助分子生物學、細胞化學、蛋白質、電生理、光遺傳、形態學和行為學等技術,解析壓力應激引起的抑郁、學習記憶等情緒和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的原因,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廣東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1項,其他各類項目9項。在Neurobiology Disease, Molecular Neurobiology, Frontier in Molecular Neuroscience, J Molecular Neuroscience等神經科學期刊發表SCI論文35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