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冬夜回信 : 上、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1173256
- 條形碼:9787221173256 ; 978-7-221-17325-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冬夜回信 : 上、下 本書特色
從暗戀到雙向奔赴的酸甜小愛情 畢業冊上,她藏著喜歡,祝他前程似錦; 七年后重逢,他落魄出現,求助于街邊小診所…… 十年時光,她依舊在他的目光中自慚形穢。 當你得見河清海晏,站在陽光底下的時候 也許你會知道,我比愛自己更愛你
冬夜回信 : 上、下 內容簡介
十七歲那年,我向名為青春的洞窟中拋下一顆石子。我雙手合十,祈禱說,“請傾聽我”。 然而石子下沉,下落,卻始終沒有回音。 所有人都說,洞窟太深,聲音傳不到這頭。 只有我不相信。 于是一顆接一顆。 我在等待著,把年歲打磨又打磨。 直到某個平凡普通的一天,忽然清楚地,聽見了“咚”的一聲從洞窟下傳來。 然后是“咚、咚、咚”。 無數個咚,無數次比心跳還要更響亮的聲音。 我才知道。 *好的。 他在*后等我
冬夜回信 : 上、下 目錄
目錄:
第 1 章 同學錄
第2章 再見初戀
第3章 真相
第4章 過線
第5章 永不過期的約定
第6章 青春回音
第7章 送你回家
第8章 歸隊
第9章 愛你的方式
番外:人生海海,塵埃落定
第10章 驚變
第11章 自私的慈悲
第12章 想見你
第13章 明月何時照我還
第14章 我們結婚
第15章 葉西嶺
第16章 冬夜回信
番外1:千秋雪(上)
番外2:千秋雪(下)
番外3:平行世界:如果冬夜不回信
番外4:歲月遲暮,共你終老
冬夜回信 : 上、下 節選
第 1 章 同學錄 [1] 遲雪一直都不太喜歡自己的名字。 究其原因,或許在于許多親戚朋友都曾說過她人如其名——是個說話做事都總遲人一步、性子比雪堅冷的孩子。 早在本該少女懷春的浪漫年紀,她就曾因說話溫吞被人叫作蝸牛。 后來又因母親病逝休學一年,導致本就發蒙稍晚于同齡人的她,念高三時已經十九。 在新的班級里,友誼尚未培養起來,已經面臨畢業難題。 *后導致的結果即是整個高三,除了山高的試卷和做不完的習題,她幾乎沒有交到什么新朋友。 那段沉默而忙碌的青春,許多年后算起賬來,和中國的其他萬千學子一樣,依舊是一段辛苦而不愿回想的經歷。 她已許久不曾也不愿提起。 直至某個難得的休假日,突發奇想陪父親整理舊櫥柜,從角落里翻出來兩三張泛黃的舊照片。邊角都發了霉,父親仍不舍得丟、拿在手里稀奇地直嘆氣——她這才湊過去看,發現照片上原來是讀書時的自己: 穿著舊校服的她,那時頭發還很多,足夠扎起兩只烏黑發亮的三股辮,垂在兩頰邊。近視眼還沒做手術,所以仍戴著厚重的瓶蓋眼鏡,眼神十分平靜地看向鏡頭,嘴唇緊抿著。 防備而又有些無措的樣子。 模樣已是久違。 “是我那時候補校徽拍的照片。” 她卻只看了一眼,便無甚興致地別過臉去,繼續在飛灰中收拾著櫥柜里堆滿的老物件,低聲道:“又不好看。我還以為早丟了,怎么還收著。” 父親聞言笑笑,只道都是紀念品。 ——不想,越往下找,這所謂的紀念品竟越找越多了。 老頭兒前腳剛把照片收進餅干盒,寶貝得不行。 后腳,遲雪又在一堆課外書和老掉牙的輔導材料里,找出一本同學錄來: 別說,這同學錄倒也看得出有點“年紀”,封殼都褪色。只是翻開看,一頁頁過去,卻概都是空白的。從沒人填過。 “怎么不叫你同學填幾個?” 父親湊過頭來。 見狀,又忍不住頗遺憾地感慨:“小時候的同學情誼多不容易。進了社會,難再有那么單純的時候了。” 遲雪點點頭。 不說話,卻只把同學錄往父親手里一塞,示意他丟進旁邊垃圾簍。 “這就扔了啊?” 然而父親接到手里,左看右看了半天,“這紙摸起來質量還蠻好啊,又大半都沒寫動。不如拿來給我當記賬本得了。” “又沒有行距,不方便的。” “沒事、沒事,給我吧?” “……” 遲雪終究是拗不過他。 無聲地抗議了幾分鐘,*后,也只得點點頭,悶聲悶氣說行,你要就拿去吧。 “反正也沒什么用了。”她說。 長到二十六歲半,小半輩子都在和手術刀、解剖室為伴的遲醫生,的確已成功把自己活成了個喜怒不形于色、回憶也難叨擾的穩重人。 日子常是這樣過,也沒什么稀奇,她恍惚便忘了自己傷疤被揭開過,又或是早不當那傷疤還流血了。 唯有偶爾看到微信里某個免打擾群的信息——告知一眾同學某某結婚、某某生小孩,她的心卻仍會莫名其妙動一下。 點開看。 視線卻是從下往上看的,要做許久的心理建設,才能試探性地看一眼諸多喜事的主角。 “……” 不是他。 還是不是他。 確認再三,卡住喉嚨那口不上不下的氣終于松下去。 然而,等她抬起頭——帶著不自知的、莫名所以的笑容看向對面,那位初次見面的相親對象卻已不知道盯了她多久,滿臉寫著疑惑。 她尷尬之余,唯有向對方回以一個不咸不淡的笑。 “剛才說到哪了?” 一直等到回家路上,公交車上,她才有空點開群成員:那個人的頭像果然一直沒變,還是那只臟兮兮卻張牙舞爪的白貓——高中時,這只貓常混跡在教學樓討食,高一到高三討了個遍,大家都“誒誒”或“咪咪”的叫。這圖看起來正是白貓*初流浪到學校時的樣子。 那一年,它從夏天一直待到了冬天。 直到有位匿名者悄悄把教學樓進了貓的事捅到保衛處。 聽說解凜為找貓而翹了課,幾乎把整個學校翻了個底朝天。 然而,找到*后卻才發現:那貓原已被學校保安毒死,且按照其中某位保安的“家鄉習俗”,剝了皮吊在樹上。 他當場和那幾個保安廝打在一起。 事情傳出來,亦無意外地被年級領導記了處分,勒令在家停學一周。 只不過等到他處分解除回到學校時,倒又好像絲毫沒受影響——總之依舊是那副冷冰冰不近人情的樣子。 唯有頭像,是再沒改過了。 遲雪想到這,又靠著車窗,盯著那頭像發呆: 他沒有朋友圈。沒有近況。 她似乎也沒有理由加他敘舊。 兩人之間唯一的聯系,算下來,亦只有許多年來,她偶爾旁觀他在同學群里出現,又消失。如果沒記錯,*近一次的發言甚至還是在去年三月。 一個和她一樣幾乎從沒在群里說過話的男同學,問了一句有沒有人在本市,方便幫他回學校開個團員證明、讀博入/黨要用。但存在感太低,過了好幾個小時也沒有人回。直到晚上八點多,解凜卻突然出現,回了一個“好”。 那時遲雪剛陪同導師忙完*后一臺手術,換下白大褂出來。 打開手機,正好看到他又補充了一句:“加我發下地址”。 男同學瞬間秒回,感激地回了好幾個表情包,又說家里人都已經搬家去鄰市、還好老同學給力云云,發了一大堆。解凜卻再沒回復了。 轉眼到了秋天,一年多來,也再沒有別的消息。 有時遲雪會想起他、翻出群來看看;但更多時候,其實也會忍不住想,或許,如果,如果自己在群里發一個類似求助的話,解凜也會表態嗎?會出現嗎?但想歸想,卻*終沒有付諸實踐。 畢竟,她和他之間,這樣的距離似乎剛剛好。 不至于美夢破滅,更不至于打擾。 這一天,上班加相親折騰下來,等遲雪回到自家的小診所,墻上時針已指向晚上九點。 雖說比起她平時值班的日子,時間其實不算太晚,但沿街走來,大多鋪面卻都已關了門,只診所的燈還亮堂著、格外顯眼——其實也好理解。 過去新城區沒開發時,這地方還算有點人氣。如今人氣都奔著新城區去,這里成了半個“貧民區”,魚龍混雜的,倒叫人不敢半夜開門。 再說回遲雪家那小診所。 其實房子也已然有了年頭,看著破破舊舊。 加上遲父,攏共就兩個醫生能坐班,一共也才兩個床位。走進門,便看到一整排藥柜。簾子隔開,旁邊便是同樣一把年紀的紅木診桌。一樓用來給人看病,二樓便留著自己住了。 遲雪回到家,父親照舊一個人在值夜班,這會兒正坐在進門處刷著手機等她。 生意不好,手機聲音索性也開了外放,嘈雜的背景音、聽著像是什么科普視頻。 她人才剛走進門,父親卻又馬上關了,抬頭看她,隨即和顏悅色地問道:“回來了?小伙子怎么樣?還滿意嗎?” 遲雪搖搖頭,簡單說了下今天見面的經過,又說可能不會見第二次。 父親聽完,臉瞬間便耷拉下來,但依舊強忍著。看她心情像是不好,臉上也沒個笑容的,又趕忙擺擺手,招呼她上樓去休息。 遲雪遂很快收拾好,沖了個熱水澡。換好睡衣,在二樓客廳四處找吹風機時,卻發現自己那本同學錄正大喇喇敞開在茶幾上,不由皺了下眉。遲疑半天,*終還是走過去,隨手翻了兩頁: 想來父親應該是真把它當作廢物利用的賬本,密密麻麻,在上頭寫滿了每日的支出和進賬。才一兩個月,已寫了有小半本。 她一頁頁往后翻,翻到*后,發現母親當年生病欠下的巨款如今只剩下零頭,終于才有了一點笑容。正要把這“賬本”放回原位,突然,卻皺了眉。 指腹蹭了蹭下一頁,又蹭前幾頁。 *后索性翻到后面去確認。 ……可還是不對。 這一頁為什么格外厚一些? 她把同學錄捧在手里、上看下看琢磨了半天,猜測也許這是放在櫥柜受潮而導致的紙頁黏連,于是努力摩挲著、試圖將兩張紙分開——可大概是經年維持著這黏合的狀態,僅靠手指已經無法奏效。 想著本也不影響寫字,她正打算放棄,父親卻正好上樓。 看到她抱著自己的新賬本滿臉為難,過來問了下情況。聽完始末,直接將那紙沿著裝訂線整齊撕下。 “這樣不就好了嗎?”他說。又把手里漏出縫隙的兩張紙小心翼翼撕開。 “不過說真的,也就你們女孩子家手巧,”老遲忍不住感慨道,“手上是沒繭子,所以這都能摸出來——不然我寫了好多天了,愣是沒注意哪頁厚。” 而遲雪接過來紙,當下看到其中一張正面背面全是空白,便隨手放到茶幾上。 又看另一張—— 她的表情仍如往日波瀾不驚,甚至連眼睫也不曾驚動顫抖,唯手指摩挲著向上,落定在姓名那行。嘴唇翕動了下,沒說話。 父親卻太了解她,久久沉默之下,意識到氣氛不對,忙湊過頭來問她怎么了,怎么表情這么難看。她卻只是搖搖頭。 不知要如何告訴他。 在這張多年不曾見天日的同學錄上。 姓名為解凜的這一頁,紙面很空,什么星座興趣之類都沒有寫,甚至沒有寫背面的贈言。 他唯獨填了聯系電話那一行。 而簡短的留言,小小的另起一行,也就寫在那串數字旁: 他寫:“有事call我”。 又寫。 “不要失約”。 那一刻,記憶仿佛又回到遙遠的盛夏。 彼時的老城尚未拆遷成風,每到周末便人山人海。 學校一個月才放一天假,她收拾好書包從學校跑出來,爬山虎已綠了滿墻。肩膀沉重,心卻輕快,甘愿跟著“大部隊”,排著長長的隊伍買豆粉糍粑。 買到了,便端著裝糍粑的塑料盒,邊吃邊走回家。 回家的路很長。 那時節,桂花還沒開,玉蘭花卻已從學校圍墻竄出枝頭來,掉了一朵在她肩上。 “哎——” 她被這聲音嚇了一跳,下意識抬頭看。 樹上,抱著貓的少年也低頭看她:然而那模樣比起他平時,卻實在不算游刃有余。甚至有些意料之外的困窘。那樣好看的臉,眉心卻皺成川字,滿頭是汗。 貓掙扎、撓他的脖子。 他避讓,頭發被汗浸濕,臉色僵硬地緊繃著。 “讓開一下,”但他還是說,“貓偷溜上來了,結果不敢下去,我得抱著它。” 說罷,等她讓開,那少年遂眼也不眨,撐著樹干一躍而下。 **下落在學校圍墻上,之后右手撐著墻垛借力,又穩穩落地。如電光火石間,便從云端入了人間。 她呆站著,端著糍粑。只知傻眼看他,卻想不起來要說什么。 而少年亦沒有多余的話,拎著貓與她擦身而過。 不說話,僅帶走了玉蘭撲鼻而至的馨香。 ——也許他永遠不會再回憶起這意外的三分鐘吧。 后來遲雪想。 但,直至許多年后,當她想起他,依然會想起潮濕的夏日,浸潤了玉蘭香的校服白襯衫。而他垂下眼睛,目光從她的臉上挪到別的地方。 她忽然轉過身去看他。 “哎——” 或許有那么一瞬間,是想叫住他的。 她心里醞釀了那樣久的沒話找話,想說你的脖子被抓傷了,一定要消毒,要涂碘伏。又想說需不需要幫忙?我可以幫你。 但他卻沒有聽見。 又或是聽見了依然沒有回頭,走進人海中。 夢里花落。 只有她沒變,依然站在那個永遠回不去的夏天里,玉蘭樹下。目送他穿過人群,沒有回頭地往前走。
冬夜回信 : 上、下 作者簡介
林格啾。 晉江簽約作者,偶爾發刀,口頭禪:“我每本都是甜文的啦放心看。” 代表作:《一盞春光》《冬夜回信》等 微博@一只林格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