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雅舍隨筆(精裝紀念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121004
- 條形碼:9787214121004 ; 978-7-214-12100-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雅舍隨筆(精裝紀念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文學大師梁實秋先生所著“雅舍系列”之一。《雅舍隨筆》收錄了梁實秋多年的讀書札記、書信和詩歌作品,這些文字直抒胸臆、不事雕琢,真實地呈現出作者的個人生活、思想觀念和人格精神。梁實秋在書中尋覓知音,在信中抒寫深情,在詩中感悟人生,讀者能在字里行間感受到他學識的廣博和對朋友的親厚。他對世間萬物的欣賞和珍愛,他那份真切赤誠的情感,更是深深打動了許多讀者。
雅舍隨筆(精裝紀念版) 目錄
讀書札記
亞瑟王的故事 | 002 |
布道書 | 005 |
莎士比亞與性 | 007 |
莎翁夫人 | 011 |
莎士比亞與時代錯誤 | 012 |
斯威夫特自挽詩 | 016 |
約翰遜的字典 | 019 |
桑福德與墨頓 | 026 |
《造謠學校》 | 029 |
瑪麗·蘭姆 | 032 |
塵 勞 | 035 |
拜 倫 | 037 |
沙 發 | 042 |
奧杜邦 | 045 |
林肯告別春田 | 047 |
沉默的龐德 | 048 |
《大街》 | 049 |
納 什 | 052 |
布勞德斯基的悲劇 | 053 |
陶淵明“室無萊婦” | 056 |
讀杜記疑 | 057 |
劍 外 | 065 |
《曾孟樸的文學旅程》 | 067 |
《登幽州臺歌》 | 070 |
《詞林摘艷》 | 072 |
唐云麾將軍碑 | 076 |
金縷衣 | 077 |
《傳法偈》 | 079 |
懸 記 | 081 |
竹林七賢 | 081 |
管仲之器小哉 | 084 |
《飲中八仙歌》 | 086 |
萬取千焉,千取百焉 | 088 |
生而曰諱 | 090 |
復詞偏義 | 091 |
海晏河清圖 | 093 |
孝 | 096 |
第二輯
尺牘寸心
寫給劉英士先生的信 | 100 |
寫給孫伏園先生的信 | 102 |
寫給舒新城先生的信 | 103 |
寫給劉白如先生的信 | 105 |
寫給張佛千先生的信 | 108 |
寫給林海音女士的信 | 111 |
寫給余光中先生的信 | 115|
寫給陳祖文先生的信 | 116|
寫給吳奚真先生的信 | 120 |
寫給陳秀英女士的信 | 122 |
寫給聶華苓女士的信 | 128 |
寫給蔡文甫先生的信 | 132 |
寫給夏菁先生的信 | 134 |
寫給梁錫華先生的信 | 136 |
寫給沈葦窗先生的信 | 138 |
寫給小民女士的信 | 139 |
寫給繆天華先生的信 | 140 |
寫給羅青先生的信 | 141 |
寫給陶龍淵先生的信 | 143 |
寫給黃天白先生的信 | 144 |
寫給林芝女士的信 | 144|
寫給江新華先生的信 | 147 |
寫給方仁念女士的信 | 148 |
關于徐志摩的一封信 | 149 |
舊箋拾零 | 151 |
第三輯
詩心盎然
荷花池畔 | 160 |
沒留神 | 161 |
一瞬間的思潮 | 161 |
冷 淡 | 162 |
蟬 | 163 |
疑 慮 | 164 |
重聚之瓣(摘錄數段) | 165 |
春天的圖畫(十首之二) | 169 |
二十年前 | 170 |
對 墻 | 170 |
送一多游美 | 171 |
舊 居 | 174 |
秋 月 | 175 |
夢 后 | 177 |
荷花池畔 | 178 |
答一多 | 181 |
幸 而 | 182 |
早 寒 | 183 |
寄懷一多 | 184 |
小 河 | 185 |
懷— | 187 |
答贈絲帕的女郎 | 188 |
贈— | 190 |
一九二二年除夜 | 191 |
尾生之死 | 193 |
海 嘯 | 199 |
海 鳥 | 200 |
夢 | 203 |
題璧爾德斯萊的圖畫 | 204 |
荊軻歌 | 206 |
REPLY FROM A “CHINEE” | 213 |
雅舍隨筆(精裝紀念版) 節選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序文有句:“玉貌錦衣,況余白首。”人多認為費解。《苕溪漁隱叢話》引秦觀語:“杜子美詩冠古今,而無韻者殆不可讀。”仇注引申涵光曰:“詩序太剝落,‘玉貌錦衣’下如何接‘況余白首’?”指為文字剝落,殆為賢者諱耶?近人傅東華先生注杜詩,“言公孫玉貌錦衣尚歸寂寞,何況己年之易老乎?”(見商務人人文庫本杜甫詩頁二三七)似嫌牽強,且與下文,氣亦不順。疑“況”字當作“甚”解,言公孫當年風采當已不復存在,其衰朽之態恐有甚于余之白首者。杜甫初觀公孫舞,在開元三載(一作五載),尚在童稚,此詩作于大歷二年,從開元五載算起,相距五十一年矣。公孫焉得不比杜公更老?下云“今茲弟子,亦匪盛顏”,正與上 文語氣連貫。
雅舍隨筆(精裝紀念版) 作者簡介
梁實秋(1903-1987)著名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出版的紀錄。梁先生的散文或描摹柴米油鹽,或探討琴棋書畫,于清雅詼諧的文字中透出無盡的悠然和智慧。 、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