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文藝研究小叢書·第二輯:前海學派新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72966
- 條形碼:9787503972966 ; 978-7-5039-729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藝研究小叢書·第二輯:前海學派新論 本書特色
作為前海學派的理論成果,這幾篇文章學術性強,思路嚴謹,表達清晰,對推動學術發展具有一定意義。
文藝研究小叢書·第二輯:前海學派新論 內容簡介
這一冊《前海學派新論》所選文章分別是《“樂本體”是一個偽命題——兼與董健、施旭升商榷》(作者:賈志剛)、《“劇詩”說是東西方戲劇文化的結晶——兼與施旭升及其他“劇詩”說質疑者商榷》(作者:毛小雨)、《“前海學派”的戲曲史研究在新世紀以來的意義——從董健“臉譜主義”的誤斷說起》(作者:王馗)。三篇文章的作者都是戲曲研究所的研究員,自然也應被視為“前海學派”中人。而從標題不難看出,三篇文章無一例外,屬于辯駁、商榷之文,且有著集中的“對手”——對包括“前海學派”核心人物張庚“劇詩”說在內的若干觀點的質疑。 以三篇文章重提上述“公案”,并提示讀者檢索閱讀與此三篇有密切針對性的另外三篇,既為記載一段論爭,也為戲曲研究展示一個繼續研討的場域。同時,對“前海學派”的學術貢獻給予集中闡發,以期引發更多的學術成果于“可商”之中陸續出現。
文藝研究小叢書·第二輯:前海學派新論 目錄
001 “樂本體”是一個偽命題 ——兼與董健、施旭升商榷 / 賈志剛
028 “劇詩”說是東西方戲劇文化的結晶 ——兼與施旭升及其他“劇詩”說質疑者商榷 / 毛小雨
051 “前海學派”的戲曲史研究在新世紀以來的意義 ——從董健“臉譜主義”的誤斷說起 /王 馗
073 “謳”與中國戲曲聲腔之演進 /王 馗
文藝研究小叢書·第二輯:前海學派新論 作者簡介
賈志剛(1954—2017),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戲曲導表演理論、近代戲曲、戲曲社會學。著有《邁向現代的古老戲劇》《戲曲體驗論》,合著有《昆曲表演藝術論》《中國當代戲曲史》《黃河文化叢書》《中國戲曲表演史論》《新時期文藝主潮論》等,主編《中國近代戲曲史》《當代戲曲導演論文集》。 毛小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專著有《虛幻與現實之間:元雜劇“神佛道化”戲論稿》《印度雕塑》《印度壁畫》《印度藝術》《梵語戲劇概論》《紅線女畫傳》,論文集《前海劇說》《東張西望——中國戲曲及域外戲劇論集》,編著有《胡連翠導演藝術》《中國戲曲臉譜藝術》《紅線女年譜》《東南亞戲劇概觀》等。 王馗,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是戲曲史論、戲曲劇種表演史等。著有《佛教香花——歷史變遷中的宗教藝術與地方社會》、《偶戲》、《鬼節超度與勸善目連》、《孤山的文人影像——三百年“小青熱”輯事論稿》、《梅州客家佛教香花音樂研究》(第二作者)、《解行集:戲曲、民俗論文選》、《粵劇》等,主編《民族瑰寶:中國少數民族戲曲優秀劇目百種》等,國家哲學社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國戲曲劇種藝術體系的現狀與研究”首席專家。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