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河水東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684474
- 條形碼:9787530684474 ; 978-7-5306-844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河水東流 內容簡介
寫作《河水東流》的目的是向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那一代人致敬。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一直聽聞著改革開放的號角:幼年時雖然貧窮,卻未曾挨餓;少年時雖然拮據,卻也衣食無憂;上大學時雖然迎來自費,卻也趕上了擴招;工作時雖然艱難,但尚未如此內卷。我們這一代較多地繼承了父輩們的吃苦耐勞精神,卻又未過多地沾染信息泛濫的污濁。我們這一代人,書讀得純粹,身體鍛煉得結實,閱讀與運動是大部分人的愛好。
河水東流 目錄
童年的樂趣
擺放在門口的棺材
饅頭
菜湯
油糕
豆芽
炊煙的根
貨郎擔子
接神
門外
缺糖時代
少水時代
微光時代
暑假在麥浪涌動的季節
水桶
圖書室
牙膏與臉盆
殘存在破磚斷瓦中的記憶
永遠的綠意
御寒
鬧市里的乳燕翻飛
貓洞
我的心丟失在了那所小學
長江篇
撥動琴弦的那幾年
沖涼
女流
趙河裸奔
考研
母校華農的綠道
塔河篇
寫給大女兒亢亢
閉關
超馬齡
人生的“三味四真”
用專業精神點亮世間
大學只是人生的開始
南疆的風沙不會吹亂我的長發
心有千千結
作家迷夢
河水東流篇
讀書是一種刻意的交流
跑步是一種別樣的獨處
寫作是一種深入的思考
早起
口琴
筆記本
光頭情結
籃球
河水東流 節選
《河水東流》: 收拾柴火、搬運磚石,抑或糧倉取糧時,總是無意侵入馬蜂的領地。憤怒的馬蜂并不在意我們的原始動機,冷不丁地就會著陸,在我們身體某個裸露的部位刺上一針。突然的刺痛常使我們無比驚慌,下意識地捂著痛處倉皇逃離。馬蜂們自以為得勢,不依不饒,群起而逐。在驚慌失措、雙手亂舞的逃竄中,我們總是伴有尖叫。被追擊得多了,我們慢慢地總結出了經驗,在蜂群緊隨的情況下,只要伏臥在地,雙手抱頭,一動不動,蜂群多半只是盤繞在頭頂片刻,即行離去。不知是因愚蠢而失去了追蹤目標,還是對一個伏地投降的膽小鬼失去了興趣,總之是高奏凱歌返航而去。返航的蜂群總會讓人懸在心口的大石頭落地,盡管還心有余悸。 有時馬蜂也住在糞堆的某個縫隙中。我們那里家家養羊,戶戶有驢、騾、馬、牛中至少一種大家畜。民諺有云:攢糞是攢糧,造林是造福。因此,家家院外,都會有個糞堆。那時我們基本上沒有香臭的概念,會經常爬上糞堆嘹望。平原無山,除了房頂樹權,只有堆積的糞山是嘹望的制高點。總有些頑皮的伙伴像小豬佩奇在泥坑里跳來跳去一樣,在糞堆頂上上下振動。受驚、受到挑釁的蜂群會蜂擁而出,撲向這些“擾民”的不速之客。見勢不妙,小伙伴們蜂擁下“山”,四下逃竄。有經驗的或蹲或伏,靜如處子,躲過蜂群的轟炸;沒經驗的,動如脫兔,在蜂群的追逐下練習著短跑。 有一種馬蜂不是通體透黃,而是黃黑相間,體形也似乎大于普通的馬蜂,我們稱之為地黃蜂。地黃蜂穴居地下,我們從來不敢主動招惹,只可能在不經意間被動驚擾。我們雖然無心,但地黃蜂卻絲毫不講情面,尾部的利刺隨時準備出鞘,刺穿“侵擾者”的皮膚。一旦被蜇,皮膚迅速墳起,并伴有鉆心的疼痛。腫脹多似饅頭,不但形巨,而且頂端紅潤,如同過年蒸的紅心饅頭。被普通馬蜂蜇后,腫脹也如饅頭,只不過是旺仔小饅頭,與地黃蜂蜇出的小饅頭相比相形見絀,卑微到極點。 馬蜂筑巢,很會鉆空子,任何墻縫都可能成為它們的家園,任何屋檐下的露椽都可能成為它們的營寨。秋季的中午,在灼熱的空氣中到處飛舞著馬蜂,在刺眼的陽光下泛著金黃,如同眼睛冒出的朵朵金星。偶有馬蜂進入家中,嗡嗡低鳴,在透亮的窗戶玻璃上打滑。這時,我們會毫不猶豫地用蒼蠅拍將其打暈,周身用燈芯刷上柴油,用火柴點燃,玩一場火燒藤甲兵的游戲。首先燒焦的是雙翅與觸須,接著腿腳盡沒。我們誤擾,起個大包;馬蜂誤入,化為灰燼。人與蜂之間的恩恩怨怨一直綿延夏秋兩季。 一個夏季的夜晚,月朗星稀,小伙伴們都坐在屋檐下乘涼,彼此天南海北地胡扯。借著月光,一位小伙伴突然看見了屋檐椽頭上倒掛的蜂巢,情緒高漲,跑出去找了一根長竿倏地將蜂窩捅了下來,眾人皆作鳥獸散,唯有我巋然不動。過了一會兒,感覺到背上有尖刺刺透的清脆,接著便是一陣疼痛。我趕緊解開襯衣扣尋找,但前胸似乎又發生了同樣的情況。于是,舍后背而顧前胸,但又突感側翼被刺。急切中,脫掉襯衣,不住地在自己身上拍打,同時口中叫苦連連。小伙伴們非但沒有相幫之意,反有狂笑之舉。我一邊抽打,一邊跑開,在光亮處檢視,紅腫之處五六。當年,身體似乎很好,雖被蜂刺,但如同蚊叮,跳躍呼喊后,便如同沒事。看來,故作鎮靜與瀟灑是要付出代價的。 二三十年過去了,夏秋之際,馬蜂照樣在午間團團飛舞,缺少的是一群與馬蜂斗爭的身影。現在想搞定蜂巢似乎更為容易,只需在馬蜂全部棲息之后,用蒼蠅藥的噴桶狂按幾次,馬蜂便簌簌而落。但做這些事兒的都是大人,而這些大人正是當年與馬蜂對戰的孩童。 在與馬蜂多年的對戰中,我漸漸地練成了徒手擊斃馬蜂的本領。當馬蜂或著陸墻壁,或貼墻慢飛時,我張開手掌,迅速拍落,在掌與墻的擠壓下,馬蜂往往應聲而落,到死都沒有機會伸出它屁股后面的尖刺。這種拍落馬蜂的絕技常常在課間表演,引來無數側目與贊嘆,從而滿足了我小小的虛榮心。 我們這一代人的童年與青少年完全是野性的,田間地頭、破墻爛院都是我們的游樂場。一切動物,不論是敵是友,都是我們的玩伴。天空中飛舞的黃蜂雖然讓我們狂奔,讓我們伏地龜縮,讓我們皮膚隆起,讓我們感受鉆心刺痛,但在我們看來,毒刺只不過是另一種快樂的種子。 ……
河水東流 作者簡介
賀建忠(1977-),塔里木大學教授,國家執業獸醫師,新疆阿克蘇地區作協會員,曾出版獸醫散文集《靈魂的歌聲》和介紹獸醫文化的著作《獸醫之道》。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