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重慶黨史人物(第四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715491
- 條形碼:9787569715491 ; 978-7-5697-154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重慶黨史人物(第四輯) 本書特色
本書為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按照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關于加強中共黨史及黨史人物研究宣傳有關工作部署,組織重慶黨史系統和社科界專家學者編寫的重慶黨史人物研究專輯。本書的出版對牢記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重慶黨史人物(第四輯)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按照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關于加強中共黨史及黨史人物研究宣傳有關工作部署,組織重慶黨史系統和社科界專家學者編寫的重慶黨史人物研究專輯。本書編選遵循“各個時期在重慶地區黨史上有較大影響的職業革命家、中央領導人在重慶的活動片斷,也兼收少數與黨親密合作并作出重大貢獻的黨外仁人志士”的收錄標準,有15位黨史人物傳入選該書,他們分別是鄧小平、朱德、宋慶齡、楊尚昆、湯慕禹、楊克明、陳錫聯、劉仁、王璞、何其芳、饒國模、陳然、袁昆、羅廣斌、鄧平壽。
重慶黨史人物(第四輯) 目錄
朱德在重慶的革命人生軌跡
忘我于“和平、奮斗、救中國”——宋慶齡在重慶
云水襟懷,松柏氣節——楊尚昆傳略
一顆早隕的將星——記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軍長、紅二軍團參謀長湯慕禹烈士
紅軍高級將領楊克明
開國上將陳錫聯
生命屬于黨和人民——劉仁傳略
川東地下黨領導人王璞
南浦芝蘭何其芳——何其芳傳略
紅色巾幗饒國模
傳播真理的堅強喉舌——陳然傳略
投身革命終不悔,滿腔熱血鑄詩篇——羅廣斌傳略
老紅軍袁岜
基層干部的杰出典型——鄧平壽傳略
重慶黨史人物(第四輯) 節選
一 鄧小平,1904年8月22日出生。原名鄧先圣,后改名鄧希賢,四川省廣安州望溪鄉姚坪里(今廣安市廣安區協興鎮牌坊村)人。父親鄧紹昌,清末就學于成都法政學校,后回家務農。生母淡氏,不幸早逝。繼母夏氏,是嘉陵江船工的女兒。鄧小平是家中長子,有3個弟弟、1個姐姐和2個妹妹。他5歲進私塾發蒙,6歲轉入新式小學。高小畢業后,考人廣安中學。鄧小平的女兒鄧榕在《我的父親鄧小平:戰爭年代》一書中說:“少年時期的父親,自幼便資質聰明,在家里是個受父母疼愛的好孩子,在學校里是個勤奮用功的好學生。”作為父母疼愛的好孩子,這一時期,父親對鄧小平影響*大,可以說是他走上求學道路的領路人。 1919年秋,鄧小平考人重慶留法預備學校。這時的重慶,受五四運動的影響,新文化運動風起云涌。重慶的一些熱心此事的社會名流賢達都出席了開學典禮,在典禮上,校長汪云松向學生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講了何以要辦留法預備學校,并送大家去法國。這是因為法國是歐洲文明的中心,世界學術發明多出于法國,我們以后到法國留學,不但要注重學術,也要注重社會觀感,以便今后回來為本國的實業發展做出貢獻。他告誡同學們說,在這短短的一年時間里,要學習和掌握的東西很多,希望同學們刻苦努力地學習,特別是要過好語言關,還要盡可能多地掌握一技之長。正式開課以后,汪云松還多次在學生中了解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非常關心學生成長,同時也盡*大的努力去解決學生們存在的困難,他平易近人的真誠舉動,贏得了鄧小平和同學們的好評。在校期間,鄧小平關心時事,積極參加當時川東師范、重慶聯中、重慶留法預備學校學生抵制日貨,反對重慶警察廳廳長鄭賢書挪用公款購買日貨的學生運動。據他當時的同學江克明回憶:鄧小平是“稍晚才進入這所預備學校的。他那時就顯得非常精神,總是精力十分充沛,他的話不多,學習總是非常刻苦認真”。1920年8月,16歲的鄧小平告別重慶,遠渡重洋,赴法勤工儉學,走上了探索人生、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道路。 1949年11月1日,人民解放軍發動西南戰役。劉鄧大軍在四野、一野等兄弟部隊的協同配合下,采用軍事打擊和政治瓦解雙重手段,對國民黨的西南防線發起了強大的攻勢。11月30日,重慶解放。進軍大西南的勝利,標志著國民黨反動集團在大陸統治的終結。 1949年12月8日,鄧小平率部進駐重慶,擔任中共中央西南局**書記、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西南軍區政委,成為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一方主帥。闊別重慶29年,嘉陵江沒有改道,奔流不息的長江依然日夜流淌,可世事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返渝的鄧小平百感交集。在百廢待興、政務繁忙之中,他想到了當年在重慶求學時的老校長汪云松先生。汪云松先生在清代曾做過四品道臺,民國初期又當過重慶商會會長。1919年,汪先生不辭辛勞,籌措經費,創辦了重慶留法預備學校。他從關心學校秩序、學生是否認真上課學習,到一年后舉行畢業考試、法國駐重慶領事對學生的口試以及體格檢查、確定合格人數,到辦理簽證,直至*后送走畢業生,都是親力親為,極盡熱心。從重慶赴法的青年學生,后來不少人成了無產階級的堅強戰士和卓越領導人,除鄧小平外,還有冉鈞、周貢植等。此外,聶榮臻、鐘汝梅、帥本立等江津的學生,也是通過汪云松先生到法國領事館辦的護照。汪云松先生的這一份熱忱,給鄧小平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到重慶后,鄧小平曾派人去汪先生家里登門拜望,并請汪先生來自己住地見面。此后,鄧小平又向中央推薦,讓汪云松先生到北京列席第二屆全國政協會議。汪云松先生還被選為西南軍政委員會的監察委員、重慶市人大代表、重慶市人民委員會委員。面對這一切,汪云松先生感動不已,逢人便說:“小平真不錯呀,我現在才真正曉得,共產黨也不忘故舊。誰說共產黨不念故舊,我看小平就是*切情理的人!”汪云松先生于1958年病逝,他留下遺言,將珍藏多年的珍貴文物悉數獻給國家。對那些為國家、為人民做過好事的人,共產黨不會忘記!鄧小平不會忘記1 1949年9月,鄧小平在南京會見中共川東、川康地下黨負責人時,得知重慶江北縣王樸的母親金永華賣田產1480石,將所得款項2000兩黃金全部支持川東地下黨作活動經費的事,十分感慨。王樸家是當地有名的鄉紳,田地跨江北、巴縣兩縣。在兒子的影響下,金永華在江北縣復興鄉李家祠堂創辦了蓮華小學(后來蓮華小學改辦為蓮華中學),作為黨組織開展革命活動和培養革命人才的據點。同時,根據中共川東黨組織的指示,在重慶創辦了南華貿易公司,作為川東地下黨的經濟據點。地下黨的負責人說,這筆巨款當初曾協議待重慶解放后歸還。鄧小平認真地聽完匯報后指示說,重慶解放后由人民政府按金價折合償還。 重慶解放后,經西南局組織部申報,鄧小平批準償還這一筆巨款。金永華手捧這張按2000兩黃金折價的巨額支票,聽著經辦此事的負責人講述鄧小平親自批準還款的事,不禁熱淚盈眶。她堅信兒子王樸(曾任中共江北工委書記、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