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廢名散文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51912
- 條形碼:9787020151912 ; 978-7-02-01519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廢名散文 本書特色
中國現當代名家散文典藏 名家文章原味呈現,專家導讀清晰開闊 品讀散文經典,讀懂中國人的氣息、學識與智慧 (廢名)的作品,是充滿了一切農村寂靜的美。差不多每篇都可以看得到一個我們所熟悉的農民,在一個我們所生長的鄉村,如我們同樣生活過來的活到那地上。——沈從文 (廢名)所寫文章甚妙……《莫須有先生傳》與《橋》皆是。——周作人 廢名實在是一個真正很有特點的作家。他在當時的讀者就不是很多,但是他的作品曾經對上世紀30年代、40年代的青年作家,至少是北京的青年作家,產生過頗深的影響。這種影響現在看不到了,但是它并未消失。它像一股泉水,在地下流動著。也許有一天,會汩汩地流到地面上來。——汪曾祺 唯其他(廢名)用心思索每一個句子的完美,而每一個完美的句子便各自成為一個世界,所以他有句與句之間長的空白,他的空白長,也耐人尋味。——李健吾 《橋》里充滿的是詩意,是畫境,是禪趣。——朱光潛 “廢名風”的作品主要是指以《橋》為代表的詩化、散文化田園小說,主要題材為故鄉黃梅的“兒女翁媼之事”。這是廢名為現代文學做出的*為卓越的貢獻。廢名的詩歌,主要以禪詩著稱,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有一席之地,形成了一個小有影響的詩歌流派:廢名圈。廢名圈的主要成員包括沈啟無、林庚、朱英誕、鶴西、南星、黃雨等。——學者 梅杰
廢名散文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廢名散文近百篇,分為三輯: **輯為散文化小說, 收錄《橋》《菱蕩》《棗》《墓》; 第二輯收入《說夢》《知堂先生》《關于派別》等佳作,以及《小時讀書》《談用典故》《我怎樣讀論語》等求學文字; 第三輯為談詩說文的小文, 收入《談新詩》三章和《詩經講稿》。廢名的文章有古詩氣象,文辭簡約幽深,有禪意,在文體和語言上也有創新,本書盡力為讀者還原作為散文家廢名的全貌。
廢名散文 目錄
廢名散文 作者簡介
廢名(1901—1967),湖北黃梅人,原名馮文炳,中國現代作家、詩人、小說家。1917年,考入國立湖北第一師范學校。1922年,考入北京大學,成為周作人的學生。1931 年底, 任北京大學講師。1937年底, 避居黃梅鄉間。1946年,重返北京大學國文系任教。1949年后主要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1952年,調往東北人民大學(今吉林大學)任教授。1967年10月7日,因癌癥病逝于長春。在現代文學史上, 廢名被譽為京派文學鼻祖, 創作風格被稱為 “廢名風”, 直接影響了沈從文、何其芳、卞之琳、師陀、汪曾祺等一批文學家。代表作品有:《竹林的故事》《桃園》《橋》《莫須有先生傳》等。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