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環境法調整范圍問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406528
- 條形碼:9787576406528 ; 978-7-5764-065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法調整范圍問題研究 內容簡介
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是堅持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法治相統一的根本要求,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必然要求,是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基本要求。從調整對象、調整進路等方面對中國環境法進行梳理與理論剖析,使得環境法學學科成為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獨立法律部門,進而建立層次清晰、邏輯嚴密的環境法律體系。環境法調整對象作為揭示環境法與社會之間關聯的一個學術范疇,它處于環境法本體論的視域與調整范圍之內,即調整對象理論承載著關于環境法本體范圍的相關知識。環境法的調整范圍與調整對象相互交織,在屬性上表現為形式與內容的關系。就環境法調整對象的形態而言,可分為應然層面與實然層面分別進行應對。
環境法調整范圍問題研究 目錄
環境法調整范圍問題研究 作者簡介
焦艷鵬,法學博士,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出版與發表了《刑法生態法益論》《生態文明保障的刑法機制》(《中國社會科學》2017年第11期)等系列成果,并在上述領域主持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等高水平項目。相關研究成果曾獲董必武獎、孫國華獎、方德法治研究獎等行業內獎勵。主筆撰寫的法治類研究報告獲黨和國家領導人批示。相關研究成果與建議在《刑法修正案(十一)》《生物安全法》等的立法活動中得到體現。入選中央政法委、教育部“雙千計劃”(2013年);國家環境保護專業技術青年拔尖人才(2016年)、重慶市“百人計劃”特聘專家(2016年)等。被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中國法學會警察法學研究會、重慶市法學會等作為候選人推薦參評“全國十大青年法學家”等行業內評獎評優活動。兼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法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副會長)、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警察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理事暨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等。擔任《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刑事卷)主撰稿人。擔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的評審與鑒定專家。擔任國內一些司法機關或政府的咨詢專家或法律顧問。 楊繼文,法學博士,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講師。在《China Legal Science》《法商研究》《法制與社會發展》《政治與法律》《中國刑事法雜志》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主持省部級課題4項,相關成果獲得原環保部、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國法學會等獎勵二等獎1次,三等獎3次。 落志筠,法學博士,內蒙古財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教授。在《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自然資源學報》《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等出版學術專著多部,主持國家社科青年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課題多項。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