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厚待時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620955
- 條形碼:9787514620955 ; 978-7-5146-2095-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厚待時光 本書特色
作者筆觸靈動,抒寫山川風物之美、人間煙火之氣。篇幅或長或短,人物形象鮮活耐讀,寫景狀物清新雋秀,別開生面,在喜怒哀樂中展示百態人生,在生活際遇中觀照人情冷暖。
厚待時光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近十幾年發表在報章雜志上的散文自選集,一共收錄了百篇左右的散文,篇幅或長或短。為了較客觀地呈現自己的創作歷程,作者選文時力求每個方面皆有輯錄,不虛美不隱惡。這些文字記錄了作者親身經歷過或親耳所聞的百態人生、生活際遇、自然觀照及喜怒哀樂。文章跨越不同的人生階段,富有煙火氣息,生活痕跡鮮明,鄉愁情結如汨汨泉眼冒出的熱流,不時在文中漫溢。歲月無言,時光不語,但文中流淌的真情永在。
厚待時光 目錄
大千世界
丟車記 002
惻隱的困惑 004
兒子的思鄉情結 006
兒子教我學拼音 008
父親的生日 010
淋滿泥漿的后背 012
牽掛剃頭匠老李 014
讓人感動的轉身 017
三碗雞蛋面 019
為兒子開一本存折 021
心愿 023
幸福的稿費單 025
意外的驚喜 027
永遠的見證 029
正逢兒子換牙時 031
鐘點工花姐 033
美食趣語
草根的山粉圓子燒肉 036
曾和鲇魚有個約會 038
端陽麥粑香 040
紅薯苗 043
記憶中的手磨豆腐 045
藜蒿情思 048
馬齒莧也會有春天 050
沒有送出的咸鴨蛋 053
難忘紅燒肉 056
飄香的椿芽炒蛋 058
讓教授五味雜陳的雞 060
三月三的蒜香粑 062
失而復得的蒿兒菜 064
種在心里的柿子樹 067
自在桑葚壓枝低 069
夢縈故園
八秩紅樓今安在 072
釣在河渠之間 075
寒月西斜拾肥忙 077
記憶中的“金庸熱” 079
江笛悠悠 082
夢縈大塘 084
殺年豬 086
四月,氤氳茶香 088
蛙鼓聲聲 090
往事并不如煙 092
猶憶大學AA時 094
月滿中庭情更濃 096
人在旅途
“快活旅游”不快活 100
“一柱擎天”話天柱 103
八閩之旅 106
百年風云說安慶 110
博愛中山 情滿嶺南 113
道德文章鋪就的桐城 117
燈光菊影中的孫文紀念公園 120
斷橋見人心 123
讓人快樂的“八爪魚” 125
無情*是王城柳 127
香港迪士尼之旅 132
澳門半島行 134
猶憶風流少年時 137
有一種幸福叫行走 140
再折一串故鄉的柳笛 141
竹林碉樓相伴長 143
做個陸泉沙人真好 146
文棚薈萃
不合腳的鞋子,就別硬穿了 150
不容錯過的星空 152
父愛壓彎了小扁擔 154
父親的“長城” 157
大年初三送父母返鄉 160
滾滾車流“討生活” 164
患難伴侶見真情 166
流動的“大聲公” 168
莫錯過身邊的風景 171
謙卑到位驚喜至 173
清明憶 175
清明又至,往事如昨 179
人在囧途遇暖男 182
生活的地圖不一定都靠譜 185
生活需要儀式感 188
坦然地接受“黃葉紛飛” 191
送別時光 194
桐廬豈止很瀟灑 197
徒步岐澳古道 200
微信群的冷暖世界 202
一枚綠葉定人心 205
一條路見證一座城的蝶變 208
閱讀方式的演變 211
在泉城與武城兄弟重逢 213
在異鄉曬點家鄉的臘味 216
走過那段崢嶸歲月 219
五味生活
風景的代價 224
那掌聲,依然在回蕩 226
挪兩步,姹紫嫣紅 228
排骨里的魚鉤 230
讓人痛心的扣款單 232
收藏稿費單復印件 234
誰動了我的“暑假奶酪” 236
他鄉亦故鄉 238
一面緣 240
邂逅書香
馬桶上的“悅”讀時光 244
桑樹,愛情詠嘆調 246
詩風詞雨杏花開 249
再來一次美的巡禮 253
厚待時光 節選
丟車記 剛搬到中山不久的一天,我騎著新買的一輛鋼絲輪電動車,去中山港某超市給小孩買新文具盒。早就耳聞此處丟車現象較多,將車鎖在無人值班的治安亭邊上,我差不多是三步一回頭。在去二樓的電梯上,我沒有貪圖安逸,順著電梯跑了上去,6分鐘后就出了超市門。剛出門,我就傻眼了,治安亭邊已“空無一車”!我加快步伐,天啊,*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問一旁的“摩的仔”,他們均搖頭說沒看見有人偷車。而治安亭里依然像我來時那樣空無一人。我找到超市經理,他要我去派出所報案,說超市每年都給了治安員一筆錢,由他們保管顧客停放的車輛,丟失了車輛,理應找治安員的娘家——派出所。 可就在警員填完筆錄后,說了一句讓我意想不到的話。他說他是在例行公事,找回車已不可能了,這樣的案子每天都會發生多起。看來,他們都見怪不怪了! 眼瞅著小孩快要開學了,像我等草根階層買小車不敢奢望,買摩托車吧,一個車牌貴過兩臺電動車,又不服那口氣。離開了這電動車還真不行,去菜市場、去超市還真不方便,小孩上學也耽誤不起。于是我在開學前一天,再次頂住老婆的絮叨,從微薄的存折中取出1300元,在另一家車行買來了本年度新的“坐騎”。 幾個月后,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我去郵局準備給他訂一份《小學生學習報》及一份我在網上看到的雜志。郵局工作人員找不到該雜志,輸入另一雜志名稱。我說他弄錯了,可當時網絡系統到了關閉的時候,他就讓我第二天來領取退款。 當我第二天騎著電動車來到郵局,營業員正忙著給人寄特快專遞。我生怕外面的新電動車有個閃失,回到門口一邊看著車,一邊望著柜臺。看見營業員朝我招手示意,我連忙跑向柜臺,差不多1分鐘左右,我領到了退款。可等我快步走出郵局大門,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1分鐘前還在的車竟然又不翼而飛了!天啊,早知領回這30元的退款,要搭上這輛車,我還不如不要了! 我找到郵局局長想討個說法,可這位女局長在電話里僅表示遺憾。我說要不是你們員工昨天工作疏忽,我今天也不用上你這兒,你*起碼要負部分責任吧!對不起,賠償部分損失免談!我想日報社的市民熱線可能會對這件事感興趣的!我話中帶著要挾。投訴、舉報悉聽尊便!她毫不相讓。 在市民熱線接到我的電話后的一個多星期,我天天看報,就是看不到相關內容的披露。仔細一想,報社的報紙不就是通過郵局發行的嗎?怪不得人家那么牛!我只好第二次自認倒霉! 我不得不買來今年的第三輛電動車。兩次被偷車的經歷告訴了我:一個人出門千萬別騎車,寧愿步行或擠公交車。每次騎車出門,我都帶上老爸。我去辦事,他坐在車上。做到車在人在,車走人走。一次我從超市購物出來,老爸對我說,到目前為止,已有5個人問過他這輛車準備賣多少錢。我暈倒,原來老爸把車停在一個公開販賣黑車的集市邊上了! 惻隱的困惑 上次學校組織學生去深圳歡樂谷玩,下了旅游巴士,要經過一段長長的林蔭道,才能到樂園的入口。正當我帶領學生排隊準備過馬路時,不知何時冒出一群老年乞丐,他們都沒拿什么破碗爛缽,個個雙手作托捧狀將我們分割包圍。他們身板還算硬朗,尋找一個目標,乞討無論是否成功,又步履敏捷地捕捉下一個目標。*難得的是他們的衣服雖然陳舊,但還算干凈,不像那些席地而坐的乞丐,要么長跪不起,要么袒露殘疾的肢體,一副凄楚無比的模樣,讓過往之人對之惺惺相惜。 盡管看過不少介紹乞丐的報道,有些好逸惡勞者憐惜自己的體力,利用人們的同情心,做起職業乞丐來。其中不乏“成功人士”,靠乞討的收入居然回鄉蓋起了洋樓,而向他們伸出援手的大多數人卻還是房奴,年復一年地接受銀行的盤剝。更有甚者,一些喪盡天良者,拐來兒童,將其“整形”成慘不忍睹狀,讓他們成為自己的“搖錢樹”。 我對眼前的這群老年乞丐的真實身份不由得產生了懷疑,再加上早上出門時只帶了兩三張大鈔。像我等工薪階層可沒那資本豪施一把,更何況他們的身份值不值得接受這樣施舍還有待觀察。我猶豫了片刻,*終還是選擇了繞開他們。可就在我回頭慶幸自己甩開了這群“尾巴”時,身后一位女生卻停下了步伐,她在衣兜里摳了一陣,掏出一張5元鈔票,遞給了那個被我甩開的老嫗。周圍眾乞丐見狀,就像一群游魚發現有人投食,紛紛聚攏過來都想來分一杯羹。我大聲提醒她快跑,她才得以沖出包圍圈。 進了歡樂谷,我問這位女生有沒有聽說過職業乞丐。她說她有所耳聞,縱然那個老嫗是職業乞丐,單憑她的一頭白發,接受自己5元錢的施舍也不為過。 聽完她的話,我汗顏無語,都快邁不開腳步了。現實生活中,我們總習慣于為自己做出的某個決定尋找理由,其實,有時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 兒子的思鄉情結 兒子剛滿3歲,就隨我們遷居廣東,可兒子的思鄉情結,卻如酒窖里的封缸陳釀,日漸濃郁。 2005年的春節,我們在中山新家里過了**個年,入鄉隨俗嘛,這個年兒子過得很郁悶,整天說著廣東過年不好玩。 2006年春節,我的侄兒將近一歲半,可以經受長途跋涉之苦。按老家習俗,我們該回去給他上家譜了。弟弟駕著他的新凱越,一路跋山涉水,將近22個小時的車程,終于到了老家。我們這些大人都擺頭伸腿連說太累,可兒子一點倦意都沒有。他一下車,就和來看熱鬧的鄰居小孩們在院內空地上玩起來,那股歡快勁兒讓人難以置信他剛坐了那么久的長途車。 除夕夜,堂屋里擠滿了來參加侄兒上家譜儀式的同族本家。屋外煙花帶著呼嘯聲綻放著它的五彩斑斕,兒子跑進跑出,喜不自禁。 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兩周的故鄉之旅很快就結束了。當弟弟將我們送到小區樓下時,我喊醒兒子下車,他睜開惺忪的雙眼,一看不對勁,就又哭又嚷著說“我要回老家,我要回安徽”,弄得全樓的人都伸出了頭。 2007年春節,已領略過一回兒子“回鄉高興返程惱”,我們都不敢輕言回家過年。可在德國留學3年的表弟來電話說,外婆八十壽誕,他要回國給她老人家祝壽。表弟都要從國外趕回來,我們這些省外的外孫沒有理由不趕回去,更何況我小時候外婆可沒少疼過我。我把我們再次準備回家過年的消息告訴兒子后,他又一連好幾天興奮得睡不著覺。 回鄉的那些日子,總覺得過得太快。十幾天,一晃就過去了。踏上歸程,真擔心兒子又像去年那樣吵鬧。幸好遠遠看到小區對面的溫泉度假村里擺上了一些高大鮮艷的卡通蹦床,這回他總算消停了,我們一路上懸著的心也總算放下了。 怪不得大家都說“葉落歸根”,一個3歲離開故土的孩子尚且時時記得自己的根在何處。與老家相距有多遠,兒子的思念就有多遠!如今又到年關了,每天收看天氣預報成了他必修功課,起先老家普降瑞雪的消息讓他興奮不已,后來積雪成災的消息又讓他整天眉頭緊鎖,嚷著要多畫幾個太陽,將這阻礙大家回鄉的積雪融化掉,當然這里面也包含他的回鄉路。 兒子教我學拼音 我一向對自己普通話水平自我感覺良好,因為我的普通話水平測試證書上赫然寫著“91.5分 二級甲等”,這可是我單位目前*高水準。但想不到我竟然會鬧出一個大笑話。 兒子剛上小學一年級,每天下班后,我照例都要打開他的作業登記本。登記本上的語文作業不外乎抄抄寫寫、讀讀背背等內容,在完成這些環節之后,我還得恭恭敬敬地簽上自己的大名。這可是督促他完成學習任務后給我的*好安慰,畢竟自己既不是明星,也不是領導,竟然每天都有一次簽名機會,我自然倍加珍惜,那三個字簡直可以說是絕版的楷書了。
厚待時光 作者簡介
胡漢超,安徽望江人。中學語文高級教師。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山市作家協會理事、中山市報告文學學會副主席、中山火炬區文學協會會長。在《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南方日報》《大眾日報》《教育文匯》等報刊發表散文、隨筆、小小說、詩歌多篇(首)。作品被《悠悠咸淡水》《廣東小小說5年精選(2016—2020)》《中山現代詩選(2000—2020年)》《2021中國大灣區詩匯年選》等合集收錄,主編文集《火炬之光》。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