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英國鳥類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71426
- 條形碼:9787214271426 ; 978-7-214-27142-6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英國鳥類史 本書特色
這本書將鳥類的知識和考古學知識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既具學術性亦不乏趣味性。 ——周忠和,中國科學院院士 這本書看起來將成為任何想了解英國鳥類豐富歷史的人*好的現代參考。它既可讀又吸引人。 ——《觀鳥雜志》 迄今為止*全面的記錄,一本迷人的書。 ——英國鳥類學信托基金會·中國科學院周忠和院士作序推薦 ·一部英國鳥類史,也是一部英國文化史 ·跨越山海,追尋鳥類萬年遺蹤 匯聚歷史,探秘英國古老文化 ·古鳥類學與考古學結合的典范之作 ·精美裝幀(高級箔紙燙印)+特色書簽(解剖鳥類的X光片)
英國鳥類史 內容簡介
英國數量*多的鳥類, 也是考古記錄中分布*廣泛的存在。 在滄海桑田的萬年變遷里,它們留存有豐富的歷史譜系。 從地名來源到文學里的意象,從餐桌上的食物到被收藏的標本, 鳥類與人類文明交互影響,無處不在。 以豐富的考古數據為依托, 作者詳述了鳥類骨骼的鑒定以及鳥類動物群的歷史,并將其融于時代背景中。 一部英國鳥類史,也是一部英國文化史。 在15000年的歷史長河里, 英國鳥類的進化迭代盡顯于神秘古老文化中。
英國鳥類史 目錄
英國鳥類史 節選
序 作為一名古鳥類學家,得知《英國鳥類史》(The History of British Birds)即將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我感到由衷高興,為這本書作序,更是義不容辭。 《英國鳥類史》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大不列顛群島上的鳥類在15000年以來的變遷及進化過程。不同于一般的鳥類著作,這本書充分利用大量考古學的挖掘報告信息,將鳥類的知識與考古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兩位作者,一位是曼徹斯特大學退休教授德里克·亞爾登(Derek Yalden),專門從事脊椎動物學研究,曾獲得林奈獎章;另一位是謝菲爾德大學考古系的資深教授翁貝托·阿爾巴雷拉(Umberto Albarella)。兩人的合作可謂跨學科研究的典范。因此,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更多細致的鳥類骨骼鑒定,也了解了更為豐富的考古記錄支撐數據。 本書由八章構成,涉及古鳥類鑒定、種群分布,以及鳥類動物群與生境變遷、人類文明演化的交互影響等。此外,書稿的結尾部分還有詳盡的附錄,相當于一個小型的數據庫。表中對中更新世以來的英國鳥類的歷史記錄進行了全面總結,并附有拉丁文學名。作者沒有按照單一的時間線串連全書,而是選擇了多角度切入,這使得書稿在呈現學術性之余更具可讀性,亦使研究領域外的普通讀者能更多了解英國文化。 “二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對從事古鳥類研究的我們而言,得到“準確鑒定的骨骼”和“年代確定的標本”是展開研究的重要前提。如何鑒定鳥類骨骼?如何確定種屬?如何依靠考古記錄應對年齡測定中的復雜問題?這些都是我們在研究中需要經常面對的難點。兩位英國學者的撰述為我們展示了“英國經驗”,我相信,讀完此書的古生物研究者定能有所收獲。當然,書中亦不乏趣味性十足的內容,對一般讀者而言,閱讀此書也是一種穿梭在過去與現在,游走于文明與自然間的獨特體驗。比如,羅馬人統治英國時對小型鳥的烹飪有極大興趣,他們對野生鳥類的食用盡管絕對數量很小,但范圍很廣。又如,從伊麗莎白時代到維多利亞時代,獵物的獲得和保護借鑒了為收集標本而改進的剝制技術,等等。 以科學普及與科學教育助力科學文化建設,是我們在學術研究之外一直竭力踐行的理念。平心而論,翻譯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十分不易。但是,對學界和普通讀者而言,這又是一項能讓大家更多了解國外相關領域研究成果以及傳遞科學普及之精神的工作,意義非凡。 本書的譯者周爽2008年進入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學習,從事古鳥類方向研究。博士畢業后擔任《古脊椎動物學報(中英文)》的編輯,繼續從事著古生物領域的相關研究。當聽說她在完成繁重而瑣碎的本職工作之余,還承擔了翻譯工作時,我感到很高興。周爽博士在翻譯過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大量專業且細致的工作,衷心希望她的努力能夠贏得讀者的喜愛,也希望更多人能由此對古生物、對自然及至地球增添更多認識和保護的情懷。 周忠和 2022年10月16日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
英國鳥類史 作者簡介
德里克·亞爾登(Derek Yalden),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退休教授,專門從事脊椎動物學研究,曾獲倫敦林奈學會頒發的林奈獎章。多年擔任《哺乳動物評論》的編輯,是哺乳動物協會的高級別成員,發表科學論文200多篇。 翁貝托·阿爾巴雷拉(Umberto Albarella),謝菲爾德大學考古學系教授,專門從事動物考古學研究。主要作品有《牛津動物考古學手冊》《環境考古學:意義與目的》等。 周爽,畢業于南開大學生物科學專業,后進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師從周忠和院士,從事古鳥類研究。在《古脊椎動物學雜志》《歷史生物學》等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現為《古脊椎動物學報》編輯。
- >
月亮虎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