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接口技術(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15385
- 條形碼:9787302615385 ; 978-7-302-6153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接口技術(第2版) 本書特色
“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課程是機械大類本科生開設的一門核心的計算機技術基礎必修課程,它是學生系統學習和掌握計算機系統結構和工作原理、匯編語言程序設計以及微型計算機與外部世界如存儲系統、顯示系統、測試系統、控制系統等輸入輸出接口技術的入門課程,是學生學習后續相關課程的紐帶和橋梁。學生通過該課程的系統學習,可以從理論上和實踐上理解微型計算機系統的組成結構和工作原理,掌握微機系統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形成應用微機系統進行軟件、硬件開發的初步能力,為基于微機控制的系統開發打下堅實的基礎。
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接口技術(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以Intel 80x86微處理器和IBM PC系列微機為主,全面介紹了微機相關基礎知識、微處理器的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8088/8086指令系統、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基礎、存儲器及其擴展電路、輸入/輸出接口技術基礎、中斷技術以及各種常用的可編程的接口電路等。
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接口技術(第2版) 目錄
第1章微機基礎
1.1微型計算機發展概述
1.1.1電子數字式計算機的發展歷程
1.1.2微型計算機的發展歷程
1.1.3微型計算機的應用領域
1.2微型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和工作過程
1.2.1微型計算機的基本結構
1.2.2微型計算機的工作過程
1.3微機的基本概念和術語
1.3.1微機的一些基本概念
1.3.2微機中一些重要術語
1.4微機中數的表示和編碼
1.4.1進位計數制
1.4.2數制之間的相互轉換
1.4.3整數在計算機中的表示及運算
1.4.4實數(浮點數)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1.4.5計算機中常用的編碼
練習題
第2章8088/8086微處理器的內部結構、外部引腳及子系統
2.18088/8086微處理器的內部結構
2.1.18088/8086微處理器的寄存器結構
2.1.28088/8086微處理器對存儲器的組織管理
2.1.38088/8086微處理器的功能結構
2.28088/8086微處理器的外部引腳
2.2.18086和8088 CPU的異同點
2.2.2微機總線的三態性
2.2.38088/8086 CPU的工作模式
2.2.48088/8086 CPU與工作模式無關的引腳
2.2.58088/8086工作于*小工作模式時使用的引腳
2.2.68088/8086工作于*大工作模式時使用的引腳
2.38088/8086微處理器子系統組成
2.3.1時鐘發生器
2.3.2地址鎖存器
2.3.3總線驅動器
2.3.4總線控制器
2.3.5*小工作模式系統組成
2.3.6*大工作模式系統組成
2.48088/8086微處理器的總線操作時序
2.4.1和時序相關的基本概念
2.4.2存儲器及I/O端口讀總線周期
2.4.3存儲器及I/O端口寫總線周期
2.4.4系統的復位和啟動操作時序
練習題
第3章8088/8086 CPU指令系統
3.1指令和指令系統
3.1.1指令和指令系統的概念
3.1.2指令的構成
3.1.3操作數的類型
3.280x86的尋址方式
3.38088/8086 CPU的指令
3.3.1數據傳送類指令
3.3.2算術運算類指令
3.3.3邏輯運算和移位類指令
3.3.4控制轉移類指令
3.3.5串操作指令
3.3.6處理器控制指令
3.4指令系統的發展
練習題
第4章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4.1匯編語言概述
4.1.1匯編語言程序開發過程
4.1.2匯編語言程序的基本語法
4.1.3常量、變量和標號
4.2偽指令
4.2.1段定義偽指令
4.2.2過程定義偽指令
4.2.3數據定義偽指令
4.2.4符號定義偽指令
4.2.5匯編結束偽指令
4.3運算符和表達式
4.3.1算術運算符
4.3.2邏輯運算符
4.3.3關系運算符
4.3.4值返回運算符
4.3.5屬性運算符
4.3.6運算符的優先級
4.4匯編語言程序結構
4.4.1EXE文件程序結構
4.4.2COM文件程序結構
4.4.3返回DOS的方法
4.5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分析
4.5.1順序結構程序設計
4.5.2分支結構程序設計
4.5.3循環結構程序設計
4.5.4子程序設計
4.5.5簡化段定義偽指令匯編語言程序
4.6DOS功能調用和BIOS功能調用
4.6.1DOS功能調用方法
4.6.2BIOS功能調用方法
練習題
第5章微機接口技術基礎
5.1微機接口技術概述
5.1.1接口技術的基本概念
5.1.2接口的功能
5.1.3CPU與I/O設備間所傳輸信息的分類
5.1.4接口電路的設計任務
5.2端口的概念及編址方式
5.2.1端口的概念
5.2.2I/O端口的編址方式
5.2.3I/O端口地址的形成
5.3輸入/輸出傳送方式
5.3.1無條件傳送方式
5.3.2查詢傳送方式
5.3.3中斷傳送方式
5.3.4DMA傳送方式
練習題
第6章存儲器技術
6.1存儲器概述
6.1.1存儲器的分類
6.1.2微機存儲系統的層次結構
6.2半導體存儲器概述
6.2.1半導體存儲器的分類
6.2.2半導體存儲器的性能指標
6.2.3半導體存儲芯片的典型結構
6.3隨機存取存儲器(RAM)
6.3.1靜態RAM(SRAM)
6.3.2動態RAM(DRAM)
6.4只讀存儲器(ROM)
6.4.1掩模或只讀存儲器(MROM)
6.4.2可編程只讀存儲器(PROM)
6.4.3可擦寫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PROM)
6.4.4電可擦寫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
6.4.5閃存(flash memory)
6.5存儲器接口技術
6.5.1存儲器與CPU連接時應考慮的問題
6.5.2存儲器容量的擴展
6.5.3存儲器接口舉例
6.680x86的存儲器管理
6.7提高存儲系統性能的一些措施
6.7.1高速緩沖存儲器
6.7.2多體交叉存儲器
6.7.3虛擬存儲器
練習題
第7章中斷技術及中斷控制器芯片8259A
7.1中斷的基本原理
7.1.1中斷的基本概念
7.1.2中斷過程
7.1.3中斷識別和優先級管理
7.1.4中斷服務程序
7.28088/8086的中斷系統
7.2.18088/8086的中斷系統結構
7.2.28088/8086的中斷類型
7.2.3中斷服務程序的裝載
7.38259A中斷控制器
7.3.18259A的外部特性和內部結構
7.3.28259A的編程
7.3.38259A的綜合應用實例
練習題
第8章可編程定時器/計數器芯片8254
8.1定時器/計數器概述
8.28254的內部結構及引腳功能
8.2.18254的內部結構
8.2.28254的引腳功能
8.38254的控制字及工作方式
8.3.18254的控制字和狀態字
8.3.28254的工作方式和操作時序
8.48254的初始化編程及應用
8.4.18254的初始化編程
8.4.28254在IBM PC系列機中的應用
練習題
第9章數據的并行傳輸及并行接口芯片8255A
9.1數據的并行傳輸
9.28255A的內部結構和引腳功能
9.2.18255A的內部結構
9.2.28255A的引腳功能
9.38255A的控制字和狀態字
9.3.1工作方式選擇控制字
9.3.2對端口C進行置位/復位控制字
9.3.3讀端口C的狀態字
9.48255A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時序
9.4.1方式0: 基本輸入/輸出
9.4.2方式1: 選通輸入/輸出
9.4.3方式2: 雙向選通輸入/輸出
9.58255A的應用
練習題
第10章串行通信接口技術
10.1串行通信
10.1.1串行通信與并行通信
10.1.2串行通信技術的常用術語和基本概念
10.2串行通信接口標準
10.2.1RS232C
10.2.2RS449、RS423A、RS422A
10.2.3RS485
10.3可編程串行通信接口芯片8251A
10.3.18251A的基本性能
10.3.28251A的引腳功能
10.3.38251A的內部結構與工作原理
10.3.48251A的編程
10.3.58251A應用舉例
練習題
第11章模擬通道I/O接口技術
11.1概述
11.2D/A轉換器
11.2.1D/A轉換器的工作原理
11.2.2DAC的主要技術參數
11.2.3典型DAC器件及與CPU的連接
11.3A/D轉換器
11.3.1A/D轉換的過程
11.3.2A/D轉換器的工作原理
11.3.3ADC的主要技術參數
11.3.4典型ADC器件及與CPU的連接
11.3.5ADC芯片接口電路設計要點
練習題
附錄A匯編語言的開發方法
A.1源程序的編輯
A.2源程序的匯編
A.3目標文件的連接
A.4可執行程序的調試
A.5子程序庫
附錄B調試程序DEBUG的使用方法
B.1DEBUG程序的調用
B.2DEBUG命令的格式
B.3DEBUG的命令
附錄C8088/8086指令系統一覽表
附錄D常用DOS功能調用(INT 21H)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接口技術(第2版) 作者簡介
王芳
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職務、職稱:副教授
性別:女
年齡:54
專業: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學歷:研究生
研究領域: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傳感器技術及虛擬儀器技術
研究成果:著有“十二五”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工程測試技術》(第3版)、工信部“十二五”規劃教材《兵器實驗學》,“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儀表總線技術及應用》(第2版)及《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接口技術》等十余本教材,所編教材多次獲得兵工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以及南京理工大學優秀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