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視角下的公司法:以性別分析方法為框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772741
- 條形碼:9787519772741 ; 978-7-5197-727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多元視角下的公司法:以性別分析方法為框架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你看了題目就想繼續讀下去的專業性著作。作者將社會科學中的性別研究方法用于分析公司法,從多元視角解構公司法中的公司本體性規則、治理性規則以及裁判實踐性規則,不論是方法論還是具體結論均頗為新穎,富有創造力。在某種意義上,該書開創了我國公司法性別分析的框架與愿景,值得學界深入討論。
——朱慈蘊(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公司法性別分析是公司法領域比較前沿的問題,作者非常巧妙地以法理學中的女性主義方法解構公司法的規范與現象,在以制度敘事為慣習的公司法研究中,此種結合法理學流派的選題明顯棋高一著,凸顯了較大的理論想象力——“好的研究是能將具體制度話題理論化的”,該書的選題符合這一評價標準,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作者堅持整體主義的立場,以女性主義觀念解釋公司法的重要方面,給人以全新的感受,相關研究直接推進了我國公司法理論化的進程。
——蔣大興(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中國企業法律風險管
理研究中心主任)
★該書引導我們走入女性主義公司法的嶄新之旅,為公司治理的性別氣質而呼吁,為公司性別失范行為而擔憂,為公司訴訟中的家庭基因而關切。作者重思了公司法進步中的女性理論議題,打開了通往中國公司法女性關愛的論辯道路,填補了女性與公司法交叉的研究空白,讀之有趣且獲益。
——傅穹(吉林大學法學院公司融資與治理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多元視角下的公司法:以性別分析方法為框架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將社會科學中的性別研究方法用于分析公司法,從多元視角解構公司法中的公司本體性規則、治理性規則以及裁判實踐性規則,不論是方法論還是具體結論均頗為新穎,富有創造力。
多元視角下的公司法:以性別分析方法為框架 目錄
目錄導論 一、選題背景 二、公司法性別分析的研究現狀、源流歸集 (一)公司法性別分析的研究現狀 (二)公司法性別分析的源流歸集 三、性別分析對公司法類型化規則的具體挑戰與重構 (一)公司本體性規則 (二)公司治理性規則 (三)公司裁判和實踐性規則的性別主義元素 四、本書的研究方法、行文思路及創新之處 (一)研究方法 (二)行文思路 (三)創新之處 五、小結 **章公司法性別分析的母題環境及其在我國的整體流變 一、奠定公司法性別分析背景基調的公司進步主義運動 二、19世紀末社會進步主義運動中女性初步參與抗衡公司力量 (一)進步主義運動的歷史背景 (二)進步主義運動中以公司力量為要素的故事主線 (三)進步主義運動中女性的角色扮演:對抗公司失范行為的性別力量 (四)同時期我國女性在公司(法)中的處境 三、20世紀90年代公司法進步主義運動中性別議題的正式出現 (一)公司法進步主義運動的跨時空對話 (二)公司法進步主義運動中的多元議題面向 (三)公司法進步主義運動中性別議題的正式出現 (四)20世紀90年代后女性主義在我國企業法中的立法表現 四、公司法性別分析母題氛圍的評析、養成及未來前景 (一)理性對待公司法進步主義 (二)如何培育一個女性主義公司法的母題環境? (三)公司法性別分析的未來前景 五、小結 第二章性別分析多元理念下公司目標規則之檢視 一、彰顯女性主義公司法多元性理念的公司目標問題 二、公司實體變遷與理論演進中的公司目標 (一)公司實體歷史變遷中的公司目標 (二)對公司目標的多重理論解讀 三、各國立法實踐下公司目標之實質性變革 (一)英國公司目標從雇員利益到利益相關者利益的擴張 (二)印度公司目標從模棱兩可的不確定到利益相關者驅動型的轉移 (三)美國判例法與成文法對公司目標的雙向拉扯 四、公司目標影響因素及多元化之改革策略 (一)公司目標的影響因素 (二)對當前中國公司目標改革的評析與可行的多元化策略 五、小結 第三章賦權觀下的董事會結構:性別多樣化何以可能? 一、問題的提出 二、董事性別多元化的阻礙因素與治理效能 (一)阻礙女性進入董事會的因素 (二)董事多元化的治理效能 三、性別多元提升措施的比較法考察 (一)喜憂參半的性別定額法案 (二)董事多元化強制性信息披露規則 (三)借助公司治理準則以提升董事多樣性 (四)公法領域的特殊法案與公司法規則 (五)企業的自我約束與市場的外部壓力 四、美歐董事性別多樣性規制手段差異化的影響因素 (一)政治傳統的碰撞:社團主義與多元主義 (二)公司治理模式的交鋒:股東與利益相關者 (三)商業文化的對話:個人主義與團體主義 (四)調控手段的路徑依賴:私人部門與公私聯動 (五)范例的效應反射:外部壓力與內部競爭 五、中國董事性別多樣化如何落地生根 (一)既有方案與實際效果 (二)既有規則之重構 六、小結 第四章公司治理規則適用理念的柔性主義改革 一、公司法治理規則適用的性別氣質 二、遵守或解釋柔性規則歷史鏡像與運作旨趣 (一)歷史鏡像 (二)運作旨趣:公司治理的軟法化 三、遵守或解釋規則運行30年是非評判 (一)邏輯假設 (二)運行中所出現的問題 (三)同情式理解 四、遵守或解釋規則在中國的實證面向與原因剖析 (一)“廟堂之高”:作為功能等值物的既有規則 (二)“江湖之遠”:深交所的實證觀察 五、柔性之治何以落地生根 第五章公司性別失范行為的關懷主義法律規制 一、反性侵女性社會運動中的公司連鎖反應 二、為什么公司域下的性失范會是一個公司法性別分析的議題? (一)公司性失范現象的普遍存在 (二)作為社會控制工具的公司和公司法 (三)公司性失范結果的多向傷害 (四)小結 三、失范行為內化解決的契約手段與防控程序 (一)契約法維度:正向宣言性道德法典與逆向合規性行為拘束條款 (二)程序法維度:反性騷擾類公司內部政策與舉報或處理程序 四、以董事、高管等信義義務之完善為切入的行為法邏輯 (一)公司性失范的過往信義義務之訴及其結果 (二)用信義義務規制公司性失范的障礙與困境 (三)公司性失范的信義義務類型化規制路徑 五、證券法視域下信息披露的規制策略與功能填補 (一)董事、高管等個人信息披露的比較法觀察及不足 (二)對公司性失范的信息披露存在多方面的正當性 (三)公司性失范(高管行為失范)的信息披露規則續造 六、談性無需色變:女性福祉、公司權力與公司法律改革 第六章公司法審判實踐的性別主義改革:家庭情境主義分析框架之復歸 一、問題的引入:家事類商事糾紛的情與理 二、家事誘致型公司糾紛的特質與公司(法)的家庭基因 (一)外在推助:家事誘致型公司糾紛緣起與特質 (二)內在需求:公司、公司法的家事基因 三、林案(指導案例8號)中被忽略的家事常情與比較法處理 (一)作為離婚誘發型公司解散糾紛的具體情節 (二)前后反轉的一、二審判決結果 (三)本案中被忽視的婚姻要素及其比較法處理 四、家事誘致(因)型公司糾紛審理的家庭主義理路 (一)復建家庭主義分析框架 (二)解決策略上之“雙優先”原則 (三)避免公司成為家庭成員變相壓制的二次“戰場” 五、“徒法不足以自行”:對公司法性別分析司法實踐的回應 第七章中國公司法性別分析何以實現底生性締造 一、以女性研究者為推動主體的公司法性別分析 二、社會科學研究者性別與學術議題間耦合互動 (一)理論梳理:研究者性別與選題的天然綁定 (二)原因剖析:理論研究何以“有別”? 三、中國女性公司法學者“生態環境”的現狀分析 (一)樣本的選擇、框定及方法 (二)整體的面貌、特點及背后的性別問題 (三)小結 四、中國女性公司法學者女性意識的等值表達 五、中國公司法性別分析實現底生性成長的系統性變革 (一)打破壟斷:突圍公司法研究者中之性別隔離 (二)觀念祛魅:質疑公司法男性(化)氣質之傳統認知 (三)方法革新:破除詰問性與對抗性公司法教學方法 (四)范式轉換:公司法研究方法的性別主義移入 六、余論:再訪未完待續的故事 結論 致謝
展開全部
多元視角下的公司法:以性別分析方法為框架 作者簡介
薛前強,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學博士,吉林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學碩士,吉林大學法學院法學學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公司法、證券法、比較公司治理、商法前沿等。在《政治與法律》《上海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發展研究》《東北大學學報》《證券法苑》等期刊、輯刊發文40余篇。2021年獲第四屆“王保樹商法學優秀博士論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