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分子生物學(袁紅雨 )(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13390
- 條形碼:9787122413390 ; 978-7-122-4133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分子生物學(袁紅雨 )(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介紹了分子生物學的基本理論和核心內容,全書共10章,分為4個部分。第1~2章著重介紹了核酸和基因組的結構;第3~5章講述了DNA的復制、突變和重組;第6~8章系統分析了基因的表達的過程,內容涉及RNA的生物合成、RNA的轉錄后加工、以及蛋白質的生物合成與加工;第9~10章論述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基因表達調控。 全書圖文并茂,內容新穎,架構清晰,可供生命科學相關專業的本科生使用,也可供相關專業的教師和研究生使用。
分子生物學(袁紅雨 )(第二版) 目錄
緒論
第1章 核酸的結構與性質
1.1 DNA的結構 6
1.1.1 DNA的化學組成 6
1.1.2 DNA雙螺旋 8
1.1.3 DNA結構的多態性 9
1.1.4 DNA拓撲學 11
1.2 DNA的變性和復性 16
1.2.1 DNA變性 16
1.2.2 復性 18
1.3 RNA結構 19
第2章 基因組DNA和染色體
2.1 原核生物的基因組和染色體 23
2.1.1 原核生物基因組的遺傳結構 23
2.1.2 原核生物的染色體 24
2.2 真核生物的基因組 26
2.2.1 真核生物的C值矛盾與非編碼DNA 26
2.2.2 真核生物基因組的序列組分 27
2.3 真核生物的染色體和染色質 33
2.3.1 組蛋白 33
2.3.2 核小體 34
2.3.3 從核小體到中期染色體 35
2.3.4 異染色質與常染色質 37
2.3.5 真核生物染色體DNA上的幾個重要元件 38
2.4 核外基因組 41
2.4.1 質粒基因組 41
2.4.2 線粒體基因組 43
2.4.3 葉綠體基因組 44
第3章 DNA的復制
3.1 DNA復制的一般特征 47
3.1.1 半保留復制 47
3.1.2 雙向復制 48
3.1.3 DNA合成的引發 49
3.1.4 半不連續復制 49
3.2 DNA聚合酶 49
3.2.1 DNA合成的化學基礎 49
3.2.2 DNA聚合酶的催化機制 50
3.2.3 原核生物DNA聚合酶 53
3.2.4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 55
3.3 大腸桿菌染色體DNA的復制 55
3.3.1 復制的起始 56
3.3.2 復制的延伸 57
3.3.3 復制的終止 61
3.3.4 復制起始調控 61
3.4 真核生物基因組DNA的復制 62
3.4.1 SV40 DNA的復制 62
3.4.2 核小體的組裝 64
3.4.3 端粒DNA復制 66
3.4.4 真核生物基因組復制的調控 67
3.5 滾環復制與D環復制 68
3.5.1 滾環復制 68
3.5.2 D環復制 71
3.6 反轉錄與反轉錄病毒 71
3.6.1 反轉錄病毒的結構 71
3.6.2 反轉錄病毒的基因組 72
3.6.3 反轉錄過程 72
第4章 DNA的突變和修復
4.1 DNA突變 76
4.1.1 突變的主要類型 76
4.1.2 突變的產生 79
4.1.3 正向突變、回復突變與突變的校正 86
4.1.4 突變熱點 87
4.2 DNA修復 88
4.2.1 光復活 89
4.2.2 烷基的轉移 89
4.2.3 切除修復 90
4.2.4 錯配修復 91
4.2.5 極小補丁修復 93
4.2.6 重組修復 93
4.2.7 SOS反應 94
4.2.8 真核生物的DNA修復 96
第5章 DNA的重組
5.1 同源重組 101
5.1.1 同源重組的分子模型 101
5.1.2 大腸桿菌的同源重組 104
5.1.3 真核細胞的同源重組 106
5.1.4 接合型轉換 108
5.1.5 基因轉換 111
5.2 保守性位點特異性重組 111
5.2.1 保守性位點特異性重組發生在特定的DNA序列之間 111
5.2.2 CSSR可以產生3種不同類型的DNA重排 112
5.2.3 位點特異性重組酶 113
5.2.4 位點特異性重組在生物學過程中的作用 114
5.3 轉座 116
5.3.1 DNA轉座子 118
5.3.2 反轉錄轉座子 126
5.3.3 V(D)J重組產生抗體的多樣性 131
5.3.4 Mu噬菌體 136
第6章 DNA的轉錄
6.1 原核生物的轉錄機制 140
6.1.1 大腸桿菌RNA聚合酶 140
6.1.2 σ70啟動子 141
6.1.3 原核生物的轉錄周期 142
6.2 真核生物的轉錄機制 147
6.2.1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 147
6.2.2 RNA聚合酶Ⅱ基因的轉錄 148
6.2.3 RNA聚合酶Ⅰ基因的轉錄 156
6.2.4 RNA聚合酶Ⅲ基因的轉錄 158
第7章 RNA的轉錄后加工
7.1 真核生物前體mRNA的加工 162
7.1.1 5′-端加帽 163
7.1.2 3′-端加尾 164
7.1.3 剪接 165
7.1.4 RNA編輯 173
7.1.5 mRNA運出細胞核 176
7.2 mRNA降解 177
7.2.1 原核生物mRNA的降解 177
7.2.2 真核生物mRNA的降解 177
7.3 前體rRNA和前體tRNA的加工 178
7.3.1 原核生物前體rRNA的加工 178
7.3.2 真核生物前體rRNA的加工 179
7.3.3 原核生物前體tRNA的加工 182
7.3.4 真核生物前體tRNA的加工 183
7.4 四種內含子的比較 184
7.4.1 細胞核前體mRNA的GU–AG型內含子 184
7.4.2 Ⅰ型內含子 184
7.4.3 Ⅱ型內含子 185
7.4.4 真核生物前體tRNA內含子 185
第8章 蛋白質的合成與加工
8.1 遺傳密碼 188
8.1.1 遺傳密碼是三聯體 188
8.1.2 遺傳密碼的破譯 189
8.1.3 密碼子的特性 192
8.2 tRNA 194
8.2.1 tRNA分子的二級結構 194
8.2.2 tRNA分子的三級結構 195
8.2.3 密碼子和反密碼子的相互作用 195
8.3 氨酰-tRNA合成酶 196
8.3.1 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的化學反應 196
8.3.2 氨酰–tRNA合成酶的分類 197
8.3.3 氨酰–tRNA合成酶對tRNA的識別 198
8.3.4 氨酰–tRNA合成酶的校正功能 199
8.4 核糖體 201
8.4.1 核糖體的結構 201
8.4.2 肽酰轉移酶反應 202
8.4.3 核糖體循環與多聚核糖體 202
8.5 多肽鏈的合成 203
8.5.1 原核生物多肽鏈的合成 203
8.5.2 真核生物多肽鏈的合成 208
8.6 反式翻譯 211
8.6.1 tmRNA的結構與功能 211
8.6.2 反式翻譯的分子模型 212
8.7 程序性核糖體移碼 213
8.8 硒代半胱氨酸 214
8.9 吡咯賴氨酸 215
8.10 依賴翻譯的mRNA質量監控 215
8.10.1 無義介導的mRNA降解 215
8.10.2 無終止密碼子介導的mRNA降解 217
8.11 蛋白質合成的抑制劑 217
8.12 蛋白質翻譯后加工 219
8.12.1 蛋白質的折疊 219
8.12.2 蛋白質的化學修飾 221
8.12.3 蛋白質的酶解切割 223
8.12.4 內含肽與蛋白質拼接 224
8.13 蛋白質的定向與分揀 226
8.13.1 翻譯–轉運途徑 226
8.13.2 翻譯后轉運途徑 227
8.14 蛋白質的降解 230
8.14.1 溶酶體降解途徑 231
8.14.2 泛素–蛋白酶體途徑 231
第9章 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
9.1 轉錄水平的基因表達調控 234
9.1.1 轉錄起始調控 235
9.1.2 弱化作用與抗終止作用 248
9.2 翻譯水平的基因表達調控 252
9.2.1 反義RNA 252
9.2.2 核糖體蛋白合成的自體控制 252
9.2.3 一些mRNA分子必須經過切割才能被翻譯 254
9.2.4 嚴緊反應 255
9.3 核糖開關 256
9.4 DNA重排對基因轉錄的調控 258
9.5 λ噬菌體調控級聯 259
9.5.1 裂解周期中的級聯調控 259
9.5.2 溶原生長的自體調控 261
9.5.3 溶原生長建立的分子機制 263
9.5.4 裂解生長和溶原生長的選擇 265
9.5.5 前噬菌體的誘導 265
第10章 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
10.1 染色質的結構與基因表達 269
10.1.1 具有轉錄活性的染色質 269
10.1.2 染色質結構的調節 270
10.1.3 染色質的結構和功能域 275
10.2 DNA甲基化與基因組沉默 278
10.2.1 真核生物DNA的甲基化 278
10.2.2 DNA甲基化與基因沉默 279
10.2.3 DNA甲基化與基因組印記 280
10.2.4 X染色體失活 281
10.3 真核生物的特異性轉錄因子 282
10.3.1 轉錄因子的分離與鑒定 282
10.3.2 轉錄因子的功能域 284
10.4 轉錄因子的作用方式 289
10.4.1 轉錄激活因子 289
10.4.2 轉錄抑制因子 291
10.5 細胞外信號與轉錄因子的控制 291
10.5.1 脂溶性激素對轉錄因子活性的調節 291
10.5.2 信號轉導對轉錄因子活性的調節 293
10.6 轉錄后水平的基因表達調控 298
10.7 翻譯水平的基因表達調控 299
10.7.1 mRNA結合蛋白對翻譯的調控 299
10.7.2 翻譯激活因子對翻譯的激活作用 301
10.8 RNA介導的基因沉默 301
10.8.1 RNA干擾 301
10.8.2 轉錄后基因沉默 302
10.8.3 siRNA誘導的轉錄沉默 303
10.8.4 微小RNA 304
參考文獻
分子生物學(袁紅雨 )(第二版) 作者簡介
袁紅雨,信陽師范學院生命科學院,教授,生物科學國家本科專業建設點負責人,主持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重點項目1項。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級項目3項;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SCI論文20余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