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急診內科實習手冊(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36420
- 條形碼:9787030736420 ; 978-7-03-07364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急診內科實習手冊(第2版) 內容簡介
以"風險評估,快速處置,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四個方面進行敘述.本手冊由一批長期從事一線臨床工作的博士編撰,具有急診的診療特色.涉及到急診常見疾病診治,急性中毒,癥狀學,急診常規操作,急診常規用藥等內容.
急診內科實習手冊(第2版) 目錄
**篇 急診常見疾病診治
**部分 呼吸系統急癥 1
**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1
第二章 哮喘急性發作 6
第三章 重癥肺炎 11
第四章 氣胸 18
第五章 肺栓塞 22
第六章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31
第七章 呼吸衰竭 36
第八章 高通氣綜合征 41
第二部分 心血管系統急癥 45
第九章 高血壓危象 45
第十章 急性冠脈綜合征 51
第十一章 暴發性心肌炎 59
第十二章 急性心力衰竭 63
第十三章 心律失常 68
第十四章 主動脈夾層 75
第十五章 腸系膜上動脈栓塞 81
第十六章 心搏驟停 86
第三部分 消化系統急癥 92
第十七章 上消化道出血 92
第十八章 急性肝衰竭與肝性腦病 96
第十九章 急性胰腺炎 100
第二十章 膽石癥 106
第四部分 泌尿系統急癥 109
第二十一章 急性腎損傷 109
第二十二章 慢性腎臟病 114
第二十三章 腎結石 120
第二十四章 尿路感染 123
第五部分 內分泌系統急癥 129
第二十五章 糖尿病急癥 129
第二十六章 甲狀腺危象 135
第二十七章 垂體危象 138
第二十八章 腎上腺危象 140
第二十九章 高鉀血癥 142
第三十章 周期性癱瘓 144
第三十一章 痛風急性發作 147
第六部分 神經系統急癥 149
第三十二章 腦梗死 149
第三十三章 腦出血 154
第三十四章 癲癇持續狀態 158
第三十五章 重癥肌無力危象 163
第三十六章 吉蘭-巴雷綜合征 169
第七部分 風濕免疫性疾病急癥 175
第三十七章 急性風濕熱 175
第三十八章 狼瘡危象 180
第八部分 環境與理化因素急癥 187
第三十九章 中暑 187
第四十章 溺水 194
第四十一章 電擊傷 199
第四十二章 燒傷 203
第九部分 常見急重癥 208
第四十三章 休克 208
第四十四章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225
第四十五章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231
第四十六章 膿毒癥 240
第二篇 急性中毒
**章 急性酒精中毒 247
第二章 急性抗抑郁藥中毒 250
第三章 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 254
第四章 急性殺蟲劑中毒 258
第五章 鼠藥中毒 262
第六章 急性除草劑中毒 266
第七章 蜂蜇傷 271
第八章 亞硝酸鹽中毒 274
第九章 一氧化碳中毒 276
第十章 毒品中毒 279
第十一章 毒蛇咬傷 282
第十二章 中草藥中毒 286
第十三章 急性鎮靜催眠藥物中毒 290
第三篇 急診常見癥狀
**章 發熱 295
第二章 咯血 303
第三章 便血 305
第四章 嘔吐 309
第五章 腹瀉 312
第六章 胸痛 316
第七章 呼吸困難 318
第八章 腹痛 321
第九章 頭痛 329
第十章 抽搐 334
第十一章 暈厥 338
第十二章 眩暈 344
第十三章 意識障礙 353
第四篇 急診常規操作
**章 手法開放氣道與口/鼻咽通氣道 358
第二章 氧療 367
第三章 心臟電復律 370
第四章 經皮起搏 375
第五章 深靜脈穿刺術 379
第六章 骨髓腔輸液 386
第七章 胃管留置及洗胃 389
第八章 留置導尿 392
第九章 胸腔穿刺術 396
第十章 胸腔閉式引流術 399
第十一章 腹腔穿刺術 402
第十二章 腰椎穿刺術 406
第十三章 機械通氣 411
第十四章 急診FAST 427
第十五章 基礎生命支持 430
第十六章 動脈穿刺術 435
第十七章 心包穿刺術 439
第十八章 骨髓穿刺術 443
第十九章 血液凈化 446
第五篇 急診科常用藥物
**章 呼吸系統 454
第二章 心血管系統 460
第三章 消化系統 470
第四章 泌尿系統 479
第五章 內分泌系統 481
第六章 神經系統 484
第七章 血液系統 494
第八章 解熱鎮痛藥 511
第九章 鎮靜藥物 516
第十章 抗菌藥物及抗病毒藥物 521
第十一章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545
第十二章 其他 550
參考文獻 553
急診內科實習手冊(第2版) 節選
**篇 急診常見疾病診治 **部 分呼吸系統急癥 **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一、病情評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穩定的患者短期內出現癥狀惡化,且超出日常病情變化范圍并持續惡化的情況,需要改變原藥物治療方案。 (一)普通病房住院治療指征 (1)癥狀明顯加重并持續存在,對初始院外治療無反應。 (2)出現原有體征加重或出現新的體征如發紺、神志改變、外周水腫等。 (3)有嚴重的合并癥如心律失常或新出現的心力衰竭。 (4)初始藥物治療失敗。 (5)高齡或者高危患者的急性加重。 (6)診斷不明確。 (7)院外治療無效或醫療條件差。 (二)入住重癥監護病房( ICU)的指征 (1)嚴重呼吸困難且初始治療反應不佳。 (2)意識狀態改變如意識模糊、昏睡、昏迷等。 (3)伴有急性呼吸衰竭,經氧療和無創正壓通氣( NIPV)后,仍有低氧血癥 [動脈血氧分壓( PaO2)< 40mmHg(1mmHg=0.133kPa)]或病情進行性加重,和(或)高碳酸血癥 [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 PaCO2)> 70mmHg]。 (4)嚴重進行性加重的呼吸性酸中毒( pH< 7.25)。 (5)需要有創機械通氣。 (6)血流動力學不穩定,需要使用升壓藥。 二、處理流程 (一)氧療 氧療是住院患者的基礎治療。治療目標: PaO2> 60mmHg或血氧飽和度( SaO2)> 90%,同時不加重高碳酸血癥( CO2潴留)和(或)呼吸性酸中毒。因抑制外周化學感受器會造成患者 CO2潴留及呼吸性酸中毒,故吸入氧濃度不宜過高。吸氧濃度為 20%~ 30%[吸氧濃度計算公式:吸氧濃度 =(21+氧流量 ×4)%],氧療 30分鐘后應復查動脈血氣,以確保 PaO2> 60mmHg或 SaO2> 90%。 AECOPD患者出現呼吸衰竭時可考慮機械通氣:①糾正低氧血癥,確保 PaO2> 60mmHg,保證 SaO2> 90%,改善重要臟器的氧供應;②糾正酸中毒,但不必急于恢復 PaCO2至正常范圍;③治療呼吸窘迫,緩解和改善患者呼吸困難的癥狀;④防止呼吸肌群的疲勞;⑤降低全身或心肌的耗氧量。 (二)藥物治療 1. 支氣管擴張劑 首選短效 β2受體激動劑,可聯合使用短效抗膽堿能藥物( SAMA)。通常應用生理鹽水 2ml+沙丁胺醇 0.5~ 1.0ml(2.5~ 5.0mg),如效果欠佳可加用異丙托溴銨 2ml(500μg),1~ 4次 /天,根據患者氣喘癥狀調整給藥次數。維持治療首選長效支氣管舒張劑,應在出院前盡早使用。 2. 糖皮質激素 與 1~ 2種支氣管擴張劑合用,也可單獨霧化吸入布地奈德。全身使用糖皮質激素可改善肺功能(**秒用力呼氣量, FEV1)、氧合狀態,縮短康復和住院時間。全身使用激素一般可選擇潑尼松 30~ 40mg/d,療程為 5~ 7天。霧化吸入布地奈德 8mg與全身應用潑尼松龍 40mg療效相當。 3. 靜脈使用氨茶堿或多索茶堿 該類藥物為二線用藥,適用于給予上述吸入型支氣管舒張劑 12~ 24小時后效果不佳,或不能獲得長效支氣管擴張劑或病情嚴重的患者。用法: 5%葡萄糖 250ml/500ml+氨茶堿 0.25g/0.5g,1~ 2次 /天,總量不超過 1g/24小時; 5%葡萄糖 /生理鹽水 100ml+多索茶堿 0.2g/0.3g, 1~ 2次 /天。 4. 抗菌藥物 (1)抗菌藥物的應用指征:對于出現咳膿痰及 1~ 2項主要癥狀(呼吸困難加重、痰量增多)、重癥,尤其是需要無創或有創機械通氣的患者,建議使用抗菌藥物。 (2)抗菌藥物的類型:患者多存在革蘭氏陰性桿菌(如銅綠假單胞菌或其他耐藥菌株)感染,多用喹諾酮類單用或聯合氨基糖苷類,或三代頭孢類以上或 β-內酰胺類聯合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的推薦治療療程為 5~ 10天,根據患者情況適當延長用藥時間。呼吸困難改善和膿痰減少提示治療有效。 5. 呼吸興奮劑 目前 AECOPD患者發生呼吸衰竭時不推薦使用呼吸興奮劑。只有在無條件使用或不建議使用無創通氣時,才使用呼吸興奮劑。 6. 其他治療措施 按需給予祛痰藥物,維持液體和電解質平衡,注意營養治療,對不能進食患者應經胃腸補充要素飲食或靜脈營養;識別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合并癥,以及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和上消化道出血等并發癥。 三、臨床表現和診斷 1. 臨床表現 氣促加重,有喘息、胸悶、咳嗽、痰量增加、痰液變黃黏稠及發熱等。部分患者出現心動過速、失眠、嗜睡、疲乏、抑郁和精神紊亂等癥狀。 2. 臨床診斷 AECOPD的診斷主要依賴臨床表現,即患者主訴癥狀的突然變化(基線呼吸困難、咳嗽 /咳痰情況)超過平時變異范圍。 AECOPD是一種臨床除外診斷,臨床 /實驗室檢查需排除可以引起相應癥狀的其他疾病。 3. 實驗室檢查 (1)X線胸片: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就診時,首先應行 X線胸片檢查以鑒別是否合并有胸腔積液、氣胸與肺炎。 X線胸片有助于 AECOPD與其他疾病相鑒別,如肺水腫和胸腔積液等,也可用于除外肺癌、肺結核、肺大皰、肺間質纖維化等其他肺部疾病和并發癥。 (2)血常規檢查:提示是否存在紅細胞增多和出血傾向,白細胞升高提示合并細菌感染。 (3)血生化檢查:有助于了解引起 AECOPD 的其他因素,如低鈉血癥、低鉀血癥和低氯血癥等電解質紊亂及高血糖危象或營養不良(低白蛋白)等,亦可發現是否合并酸堿失衡。 (4)動脈血氣分析:動脈血氣是評價加重期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在室內空氣條件下, PaO2< 60mmHg伴有或不伴有 PaCO2 ≥ 50mmHg,提示呼吸衰竭。如 PaO2< 50mmHg, PaCO2> 70mmHg,pH< 7.30,提示病情危重,應嚴密觀察病情發展變化,或入住重癥監護病房( ICU)治療。 (5)痰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等:患者痰液物理性狀為膿性或黏液膿性時,應在開始抗菌藥物治療前留取合格痰液,行涂片及細菌培養。因感染加重的病例如果對*初選擇的抗菌藥物反應欠佳,應及時根據痰培養及抗菌藥物敏感(藥敏)試驗指導臨床治療。如果已經較長時間使用抗菌藥物和反復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則應注意深部真菌感染可能,特別是在近期內反復加重的 AECOPD患者。 (6)肺功能測定:**秒用力呼氣量( FEV1)< 1L提示肺功能嚴重受損,急性加重期患者,因為患者無法配合檢查,且結果不夠準確,故急性加重期間一般不推薦行肺功能檢查。 (7)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對右心室肥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診斷有幫助。 四、鑒別診斷 1.肺炎 突然起病,病史短,發病前多有明顯受涼、勞累史。常有畏寒、高熱,咳嗽、咳痰,痰量較多。查體:患者無桶狀胸,聽診可聞及單側或雙側有局限性濕啰音。 X線檢查:多見單側或雙側炎性滲出影,常伴有 C反應蛋白( CRP)和降鈣素原( PCT)的升高。 2.充血性心力衰竭 患者既往多有心臟病史,發病多有明顯誘因如勞累、情緒激動、呼吸道感染、妊娠、分娩等。主要癥狀有咳嗽、咳痰,痰量少,如合并急性左心衰,咳粉紅色泡沫痰。查體:患者多喜坐位或半坐位,頸靜脈充盈或怒張,雙肺底可聞及少量濕啰音;心臟叩診心界擴大;雙下肢有水腫。 X線檢查:心影增大,肺門及其周邊充血。 3.氣胸 患者多在負重、打噴嚏或用力排便時突發胸痛伴呼吸困難,并有劇烈咳嗽,為干咳無痰。查體:患者可出現四肢末梢發紺,呼吸急促,患側胸廓飽滿,呼吸動度減弱,語顫減弱或消失,叩診鼓音,呼吸音減弱或消失。 X線檢查:患側病變處肺紋理消失,透亮度增強,可出現縱隔向健側移位。 4.胸腔積液 患者多有基礎疾病如肺癌、結核性胸膜炎、肺炎等,胸腔大量積液時,因限制肺組織擴張,造成呼吸膜面積減少,影響氣體交換,患者可出現呼吸困難。查體:患者喜健側臥位或半坐位,患側胸廓飽滿,呼吸動度減弱,叩診實音,呼吸音減弱。X線檢查:患側透亮度減弱,肋膈角變鈍或有積液。 5.肺栓塞 患者多有高危因素如下肢深靜脈血栓、惡性腫瘤、長期臥床、四肢創傷性骨折、妊娠等。患者突發呼吸困難、胸痛、咳嗽或咯血,部分患者可出現心悸、暈厥等。查體肺部多無陽性體征。心電圖早期可有一過性 Ⅰ S、Ⅲ Q、Ⅲ T表現。 X線檢查:可有相應區域肺紋理減少或消失,血管造影 CT(CTA)或血管彩超可見栓子。 (劉楊麗) 第二章 哮喘急性發作 一、病情評估 哮喘急性發作期:喘息、氣急、咳嗽、胸悶等癥狀突然發生,或原有癥狀急劇加重,常有呼吸困難,以呼氣流量降低為特征,常因接觸變應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等誘發。 哮喘急性發作時病情嚴重程度的分級(表 1-2-1):哮喘急性發作程度輕重不一,可在數小時或數天內出現,偶爾可在數分鐘內即危及生命,故應對病情作出正確評估,以便給予及時有效的緊急治療。 表 1-2-1 哮喘急性發作時病情嚴重程度的分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