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風斠詮附中風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4203938
- 條形碼:9787574203938 ; 978-7-5742-039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風斠詮附中風論 本書特色
此書是張山雷在張伯龍《雪雅堂醫案·類中秘旨》的基礎上,引證古籍,進一步發揮而成。書中從《素問》氣血上菀立論,強調中風乃由內風暴動為患,主張參合西醫之說,是一本中風病臨床專著,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中風斠詮附中風論 內容簡介
書中張山雷融會中西學說,闡述中風病名及證治,見解獨特,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并根據中風證情,結合自己的多年經驗,總結出治療中風的八種方法——閉證宜開、脫證宜固、肝陽宜于潛鎮、痰涎宜于開泄、氣逆宜于順降、心液肝陰宜于培養、腎陰宜漸滋填、偏癱宜于宣通,可謂別開生面;在卷三中張山雷還選擇了可供治療中風的古今成方,分類編次,闡釋其制方之旨,改正其不切合之處。
中風斠詮附中風論 目錄
《中風斠詮》高序
《中風斠詮》自序
《中風斠詮》張序
《中風斠銓》楊序
《中風斠詮》張序
《中風斠詮》自序
《中風斠詮》后序
卷之一 中風總論
**節 論風之為病以外因內因為兩大綱
第二節 論中風之病漢唐治法皆是外因,金元辨證乃識內因
第三節 論昏瞀猝仆之中風無一非內因之風
第四節 論醫學家類中之病名不如逕作內風之明顯
第五節 論《甲乙經》之中風本是外因而始有以內風之病認作外風之誤
第六節 論仲景傷寒六經皆有中風,本言外感之風,而后人誤以內動之風附會六經,遂有中風中經絡之一說
第七節 論《金匱》之中風本是外因,而所敘各證皆是內因之誤
第八節 論續命等方古人專治外因寒風而并用涼藥,可見古時已是內熱之證
第九節 論古書所謂真中風之病必不多有
第十節 論張伯龍之類中秘旨
第十一節 論張伯龍之所謂陽虛類中
第十二節 論今人竟以昏瞀猝仆為腦病之不妥
第十三節 論時病雜病亦*多氣血沖腦之證
第十四節 論虛寒之病亦能激動腦神經發為昏厥暴仆、痙直瘛疭等證
第十五節 論昏憒暴仆之病未發之前必有先兆
卷之二 內風腦神經病之脈因證治
**節 腦神經病脈因證治總論
第二節 脈法總論
第三節 治法總論
第四節 論閉證宜開
第五節 論脫證宜固
第六節 論肝陽宜于潛鎮
第七節 論痰涎之宜于開泄
第八節 論氣逆宜于順降
卷之三 古方平議
中風論
中風斠詮附中風論 作者簡介
張山雷,名壽頤,江蘇嘉定(今屬上海市)人,生卒于1872年-1934年間,清末至民國時期醫學家。因母病開始學醫,先后隨當地老中醫俞德琈、侯春林及吳門黃醴泉諸先生學習內科,后又隨朱閬仙學習外科。曾自出家資,籌設中醫學校于黃墻村家塾。后又應浙江蘭溪中醫專門學校聘請,擔任教務主任,為中醫人才培養作出了貢獻。著有《難經匯注箋正》、《臟腑藥式補正》、《中風斠詮》、《瘍科概要》、《沈氏女科輯要箋正》、《醫事蒙求》、《脈學正義》、《本草正義》、《小兒藥證直訣箋正》、《醫論稿》等。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