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PNSO超級翻翻書:揭秘遠古動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603272
- 條形碼:9787573603272 ; 978-7-5736-0327-2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PNSO超級翻翻書:揭秘遠古動物 本書特色
1 超大、超長、超精美、超乎想象的科普翻翻書——全書采用獨特長拉頁設計形式、異型模切對裱工藝,內容全長8.7米,視覺震撼力極強。 2 可以在家參觀的紙上博物館——總共收錄79種遠古動物,每種生物均有對應的翻翻頁和生物卡,詳盡介紹這些神奇生物的特征。 3 由國際**水平的科學與藝術創作團隊PNSO創作——基于科學論文和藝術創作的古生物復原圖既精準確切、又栩栩如生,繪制過程嚴謹、復雜,為了效果逼真,甚至精確體現皮膚肌理。 4 附贈免費音頻,掃書內二維碼可聽。
PNSO超級翻翻書:揭秘遠古動物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關于遠古動物的科普翻翻書,全書圖文并茂,通過有趣生動的翻翻頁、嚴謹科學的生物卡和國際很好水準的科普作畫,介紹了79種千奇百怪的遠古動物,以年代為軸,完整、系統、全面地呈現出遠古動物從二疊紀到全新世以來2.99億年的演化之路,是一本的集藝術科學插畫與嚴謹科學科普為一體的科普讀物。本書采用獨特長拉頁設計形式,全部內容展開長8.7米,如同一本可以帶回家的“紙上博物館”,極具收藏價值。
PNSO超級翻翻書:揭秘遠古動物 目錄
二疊紀
三疊紀
侏羅紀
白堊紀
古近紀,古新世
古近紀,始新世
古近紀,漸新世
新近紀,中新世
新近紀,上新世
第四紀,更新世
第四紀,全新世
PNSO超級翻翻書:揭秘遠古動物 節選
《PNSO超級翻翻書:揭秘遠古動物》 趙闖 繪 楊楊 文 和我們一起逛PNSO動物博物館 在距今大約 3.6 億年前的某一天,一條肉鰭魚離開大海,登上了廣闊的陸地。那條魚根本想象不到,它邁出的那小小的一步,對于地球上的生命來說有著多么偉大的意義。在這漫長的幾億年時光里,大大小小、不同種類的生命在陸地上的每一個角落生存、繁衍、繁盛,直至走向消亡。這是一幅驚心動魄的生命演化長卷,描繪著我們難以想象的壯闊、欣喜、艱辛和痛苦。幸運的是,我們人類也置身于這幅長卷當中,有機會與其他生命共享美麗的地球以及這段恢宏的旅程。 《PNSO 超級翻翻書:揭秘遠古動物》一書將圍繞爬行類和哺乳類這兩大類主要的陸地動物,為大家呈現地球陸地生命的演化歷程。 古生代的二疊紀是這本書設置的演化開端。雖然在此之前,早已經有動物生活在陸地上,但正是從二疊紀開始,包含爬行動物、哺乳動物等陸地動物類群在內的羊膜動物才真正繁盛起來。我們將認識這個時期的狼蜥獸、富頓齒獸等合弓綱動物——它們是一類接近哺乳動物的原始動物,我們也會認識遲滯鱷、盾甲龍等爬行動物。 隨著二疊紀的落幕,地球由古生代進入中生代——一個全新的由爬行動物統治的時代。繁盛于二疊紀的合弓綱動物逐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主龍類。這個家族演化出我們非常熟悉的爬行動物——恐龍。它們成為整個中生代占據絕對優勢的陸地動物,統治陸地約 1.65 億年。 當然,在恐龍遍布地球每一個角落的時代,依然有其他動物在努力地生活著,比如哺乳動物。在中生代的侏羅紀早期,*早的哺乳動物出現了。嬌小而脆弱的它們生活在恐龍的陰影之下,是許多肉食恐龍*合適的獵物。即便如此,它們仍然在屬于自己的生態位上全力生活著。這些哺乳動物不僅順利地存活于中生代,而且從中生代末期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中意外地幸存下來,曾經統治陸地的大部分恐龍卻在這場災難中永遠地離開了。 恒定的體溫、高度發展的大腦、更加靈巧的身體……這些都是哺乳動物所具備的優勢。正因如此,它們才能抵御災難,并成為接下來的新生代中*重要的陸地動物。 我們人類,正是哺乳動物中的一員。當然,對于每一只哺乳動物,每一個特定的哺乳動物類群來說,即使具備了眾多優勢,它們的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有很多哺乳動物家族因為氣候變化、食物短缺、身體無法適應已經改變的環境等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滅絕了。 滅絕是生命演化過程中永遠都無法避免的主題,充滿了悲愴,但同時又孕育著希望。滅絕代表著一些物種的終結,但同時,它也締造了新的機會,一些新的物種便在這樣的機會中誕生。生命的演化就是在這樣不斷循環往復的誕生與滅絕中向前推進,直至今天。 為了展現陸地生命演化的壯觀場景,《PNSO 超級翻翻書:揭秘遠古動物》一書采用了獨特的設計形式。書籍是以長拉頁的形式設計的,展開后的總長度達 4.8米。 書的正面、背面均設置了翻翻頁,可供一定數量的小朋友同時閱讀。相信這樣獨特的閱讀體驗,會讓他們更直接地感受到陸地以及生活在其上的生命的壯闊。 二疊紀 在地球誕生后的漫長歲月中,動物們都生活在大海里。然而從泥盆紀開始,肉鰭魚類爬上了陸地,演化出原始的四足類動物。這一類群包含兩棲動物、羊膜動物和它們的史前家族。其中,羊膜動物又包含爬行類和哺乳類,它們構成了主要的陸地動物。*早的羊膜動物在石炭紀晚期就已經出現,可是在古生代的*后一個時期——二疊紀才開始變得繁盛,它們的身影在陸地上隨處可見。我們的故事就從二疊紀廣袤的陸地開始吧! 2.99億年前~2.52億年前 盾甲龍 學名:Scutosaurus 食性:植食 化石產地:歐洲 體形:體長為2.5 ~ 3 米 富頓齒獸 學名:Fortunodon 食性:植食 化石產地:歐洲 體形:體長約 87.5 厘米 地龍獸 學名:Chthonosaurus 食性:肉食 化石產地:歐洲 體形:體長約 55 厘米 狼蜥獸 學名:Inostrancevia 食性:肉食 化石產地:歐洲 體形:體長約 3.5 米 遲滯鱷 學名:Chroniosuchus 食性:肉食 化石產地:歐洲 體形:體長約 1.5 米 奧比科沃龍 學名:Obirkovia 食性:植食 化石產地:歐洲 體形:體長約 1 米 三疊紀 二疊紀的結束意味著古生代也終結了,地球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中生代。在這一時期,主龍類逐漸取代先前在二疊紀占主導地位的合弓綱動物。鼎鼎大名的中生代陸地統治者恐龍就來自主龍類這個大家族。中生代包含三個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而恐龍是在三疊紀的中晚期才出現的,因此它們并非三疊紀陸地生態系統的優勢物種。在三疊紀的大部分時間里,非鳥頸類主龍(鳥頸類主龍在三疊紀時期分化為翼龍和恐龍)以及來自合弓綱的二齒獸類占據著主導地位。 2.52億年前~2.01億年前 提基鱷 學名:Tikisuchus 食性:肉食 化石產地:亞洲 體形:體長約 2.4 米 花齒印度獸 學名:Inditherium 食性:肉食 化石產地:亞洲 體形:不詳 提基獸 學名:Tikitherium 食性:肉食 化石產地:亞洲 體形:不詳 紅齒獸 學名:Ruberodon 食性:肉食 化石產地:亞洲 體形:體長約 1.5 米 異平齒龍 學名:Hyperodapedon 食性:植食 化石產地: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 體形:體長約 1.3 米 侏羅紀 從距今 2.01 億年前開始,地球進入侏羅紀。在三疊紀末期,地球上發生了一次很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導致繁盛于三疊紀的大部分偽鱷類和獸孔類動物滅絕了,而當時并不占優勢的恐龍反而從災難中幸存下來。它們抓住這一機遇迅速崛起,在侏羅紀成為地球上*繁榮的優勢物種。侏羅紀雖然是恐龍的天下,可是仍然有一批嬌小的哺乳動物在恐龍的陰影下努力生存著。這是地球上**批真正的哺乳動物。 2.01億年前~1.45億年前 神獸 學名:Shenshou 食性:雜食 化石產地:亞洲 體重:約 300 克 玲瓏仙獸 學名:Xianshou linglong 食性:雜食 化石產地:亞洲 體重:約 83 克 獺形貍尾獸 學名 Castorocauda lutrasimilis 食性:肉食 化石產地:亞洲 體形:體長約 42.5 厘米 宋氏仙獸 學名:Xianshou songae 食性:雜食 化石產地:亞洲 體重:約 40 克 翔獸 學名:Volaticotherium 食性:肉食 化石產地:亞洲 體重:約 70 克 樹賊獸 學名:Arboroharamiya 食性:雜食 化石產地:亞洲 體重:約 350 克 白堊紀 白堊紀是中生代的*后一個時期。恐龍依然是這一時期的主角,它們統治著廣袤的大陸。不過,即便是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中,一些小型哺乳動物依舊在中下層生態位中找到了一席之地。不管環境有多么險惡,它們依舊努力地生活著。或許就連它們自己都沒有想到,和絕大部分強大的恐龍相比,它們才是那一群能夠從白堊紀末期的大滅絕事件中幸存下來,并一直生活至今的生命類群。 1.45億年前~6600萬年前 中國俊獸 學名:Sinobaatar 食性:植食 化石產地:亞洲 體形:體長約 10.3 厘米 巨爬獸 學名:Repenomamus giganticus 食性:肉食 化石產地:亞洲 體形:體長約 1 米 陳氏掘尖齒獸 學名:Jueconodon cheni 食性:肉食 化石產地:亞洲 體形:體長約 18.3 厘米 中國掘獸 學名:Fossiomanus sinensis 食性:肉食 化石產地:亞洲 體形:體長約 31.6 厘米 中國鳥龍 學名:Sinornithosaurus 食性:肉食 化石產地:亞洲 體形:體長約 1.1 米 羽王龍 學名:Yutyrannus 食性:肉食 化石產地:亞洲 體形:體長約 8 米 鸚鵡嘴龍 學名:Psittacosaurus 食性:植食 化石產地:亞洲 體形:體長*長可達 2 米 源掠獸 學名:Origolestes 食物:蟲 化石產地:亞洲 體形:體長約 8 厘米(不含尾巴) 董氏中國翼龍 學名:Sinopterus dongi 食性:雜食 化石產地:亞洲 體形:翼展約 1.2 米
PNSO超級翻翻書:揭秘遠古動物 作者簡介
趙闖、楊楊,PNSO啄木鳥科學藝術小組創始人。PNSO的眾多創作成果發表在《自然》《科學》《細胞》等全球著名的科學期刊上。在大眾傳播方面,大量作品被包括《人民日報》及CCTV等在內的全球媒體的科學報道中刊發和轉載。在公共教育方面,PNSO與全球各地的公共科學組織合作推出了多個展覽項目,幫助不同地區的青少年了解和感受科學藝術的魅力。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