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紅色經典閱讀-洪澤湖的故事——雄鷹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119032
- 條形碼:9787573119032 ; 978-7-5731-190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紅色經典閱讀-洪澤湖的故事——雄鷹 本書特色
在蘇北淮安、阜寧、鹽城三縣交界的地方,有個水蕩,它的周圍至少有好幾十里。這個水蕩的名稱很多:有人叫它大眾湖,有人叫它射陽湖,也有人叫它馬家蕩,還有人叫它六草蕩。這許多名稱,都是聚居在它周圍的人們,根據各自占有的面積大小和地形的特點而取的。相沿成習,雖然它沒有一個統一的名稱,人們只要提到其中一個,也就知道是指的這個水蕩了……本書收錄作品中,無論是小紅軍、小八路.還是老戰士、大英雄,在艱苦的歲月里,他們始終頑強刻苦地求生存,不屈不撓地做斗爭,可以說,每一部作品里的主人公形象都閃爍著人性的光輝,洋溢著理想信念的色彩。看過這些故事,讀者朋友更能深切地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來之不易。
紅色經典閱讀-洪澤湖的故事——雄鷹 內容簡介
公丁根柱在戰斗中逐漸成長為一個戰斗英雄的故事。在蘇北淮安、阜寧、鹽城三縣交界的地方,有個水蕩,在水蕩邊上,有個叫丁家壩的村莊。丁家壩有個20歲上下的小伙子,名叫丁根柱。丁根柱的母親和妻子都被日本鬼子打死了,在復仇的心理下,丁根柱走上了抵抗日軍的道路。后來,丁根柱加入了八路軍,他心中的個人仇恨逐漸變為家國仇恨,他自己也帶起了一支隊伍,英勇地與敵人作斗爭,人們都夸獎丁根柱和他的隊伍,說他們是草蕩里英勇的雄鷹。
紅色經典閱讀-洪澤湖的故事——雄鷹 節選
1 在蘇北淮安、阜寧、鹽城三縣交界的地方,有個水蕩,它的周圍至少有好幾十里。 這個水蕩的名稱很多:有人叫它大眾湖,有人叫它射陽湖,也有人叫它馬家蕩,還有人叫它六草蕩。這許多名稱,都是聚居在它周圍的人們,根據各自占有的面積大小和地形的特點而取的。相沿成習,雖然它沒有一個統一的名稱,人們只要提到其中一個,也就知道是指的這個水蕩了。 在水蕩邊上,有個郁郁蔥蔥的村莊,名叫丁家壩。 丁家壩有個二十上下的小伙子,名叫丁根柱。 根柱十一歲就死了父親。 他的父親,名叫丁少華,在這個水蕩里,給地主惡霸砍了一輩子蘆葦柴草,沒有給他留下寸土片瓦,只留下了一只破船。他父親在臨終時,指著前邊的大片水蕩,對兒子說:這個水蕩里,雖然有著三大財寶:蘆葦柴草、魚蝦螃蟹、蓮子藕,水蕩周圍幾十萬窮苦人,都靠著這些東西維持生活,可是這些財寶,沒有一樣是他們自己的,誰要下蕩砍柴捕魚,摸蝦掏藕,都要向地主老財繳糧納稅。為了逼糧逼稅,多少人家被弄得傾家蕩產,妻離子散。什么時候,這個水蕩才能真正成為人民自己的地方啊! 根柱從十一歲起,便接替了父親的擔子,撐起破船,載著雙眼失明的母親,夏天,下蕩撈魚摸蝦;冬天,在蕩里砍柴挖藕。寒來暑往,冬去春來,苦度了八年。生活教育他,越來越理解了父親臨終時那番話的深意。 到了1939年初春,根柱十九歲了。他不僅已長大成人,而且有了父親當年的本領。他往船頭上一站,就是你把繡花針扔到水里,他一個汆子下去,便將針從淤泥里摸上采。 根柱的長相,方臉大耳,虎背熊腰,很像他父親。他的脾性與他父親也非常相似。常年愛穿一身黑色的短裝,綁著一副藍色的綁帶,綁帶上插一把七寸長的小刀。若遇不平,小刀一拔,就和人打架。因此,莊上的小伙子們,個個都很敬佩他,攀他做朋友。也正因為有一班小伙子擁護他,他在莊上,便常常和地主惡霸家的少爺公子發生沖突,成為生死對頭。 根柱不僅生得英俊,而且非常聰明。不管什么,他一看就會。他沒有上過學,小詞書拿上手就能唱;沒有學過音樂,他的胡琴拉得相當出色。不問春夏秋冬,他的草棚里,一到晚上,人總是擠得滿滿騰騰。 這種熱鬧情景,在他結婚那幾天,變得更加熱火。 新媳婦上門,已過三朝,可是小伙子們,鬧新房的余興還未盡。 根柱的母親,自從丈夫死后,便雙眼失明,可是在整個莊上,仍是打蒲草鞋的能手。吃過晚飯,把碗一丟,便坐到鍋房口去搓蒲繩。一群姑娘和小伙子們,緊緊圍著根柱,不住地吵吵嚷嚷:“根柱哥,把胡琴拿過來拉一段。” “喂,喂!我有個提議,根柱哥拉胡琴,新娘子唱個小開口……” “不,不,叫小兩口對唱‘小放牛’。” 根柱的新媳婦,名叫玉蓮,正在鍋臺后洗碗筷,一聽有人提議要她唱唱,把頭一低,從人群背后,便往房里溜。剛剛跑到房門口,被個大姑娘迎頭攔住,雙手如同鐵鉗一般,緊緊抓住她道:“哎!新嫂子,你不用跑嘛。” 小伙子們一窩蜂似的擁上去,推推拉拉,將玉蓮推到根柱身旁,吵吵地叫著:“三朝未過,就想溜了0” “不準跑,不準跑。往跟前靠靠,靠得緊些。” 這個推,那個拉,幾乎把新娘子給抬了起來。 根柱站起身,主動為玉蓮出來解圍道:“好好,誰把胡琴拿出來,我來拉。” “對喲,這才像個話。小兩口子,一唱一拉,正好對上勁……” 屋子里正在熱氣騰騰地鬧新房,突然從門外走進一個陌生人。那人一進門,也隨聲附和道:“我也贊成,叫新娘子唱一個*時興的小調。” 人們的目光,跟著這新鮮的聲音,轉向這個陌生人。 這個人,年紀大約二十五六,長方臉,大高個子,身穿長袍,頭戴禮帽。他看見大家都驚奇地望著他,就神態自若地向全屋子人的臉上掃視一下,風趣地問道:“怎么,不認識了嗎?” 根柱的母親,正在鍋房口搓繩,猛聽到這個來人的聲音,愣了一下。將手里的蒲繩停住,豎起耳朵,靜靜諦聽。房子里一陣靜寂,她就插嘴問道:“這聲音好熟。你是誰呀?” 這個陌生人,走到她腿前,蹲下身,雙手扶著她的膝蓋,道:“你再仔細聽聽,我是誰?” 雙眼失明的老人,突然攤開雙手,把這個陌生人攏到懷里,在他的背上,腦后,耳朵,臉上,挨排摸了又摸,驚叫道:“小樂子,是你,我的乖乖,我的心肝,你真的回來了。” “姑姑,是我啊!我回來了。” 老人又將這個陌生人,往懷中摟摟,說道:“我的乖,我的心。你把姑媽的眼都望穿了,心也熬干了。到底把你盼回來了。” “姑媽,你還能看見我嗎?” “看見,看見,姑媽一聽到你的聲音,心里就發亮了。”老人說著,兩只眼中,霎時涌出兩串銀珠,一粒一粒落到這個陌生人的臉上。 陌生人忙掏出手帕,在根柱娘的老臉上擦擦,低聲喚道:“姑媽,你……” 老人理起衣襟,拭拭臉上的淚痕,笑道:“我是怎么啦!嗨,這不是雙喜的日子么?柱子娶了媳婦,你又回家了,這該多
紅色經典閱讀-洪澤湖的故事——雄鷹 作者簡介
陳登科(1919-1998) 江蘇漣水人。1950年畢業于中央文學研究所。1940年參加漣水縣抗日游擊隊,曾任《鹽阜大從報》、新華通訊社合肥分社記者,安徽省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安徽分會主席,《清明》主編等職。1938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風雷》《三舍本轉》《活人塘》等作品。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