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終有一人,為愛尋城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75031
- 條形碼:9787020175031 ; 978-7-02-01750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終有一人,為愛尋城 本書特色
城市游蕩者本雅明在《巴黎》中寫,“我想去測試這座城市不懈求愛的功效。”他奉巴黎為“女神”,傾盡所有相思與智慧。 中國的諸多城市,似乎總是缺乏這類妖嬈,它們只是如同鄉土的鄰居一般,或蔥翠,或渾厚,或安穩,或嫵媚。 它們是空間也是時間,是物質也是精神,是功能也是體驗。它們千城一面又個性鮮明,尋常巷陌又活色生香。 你我曾路過,曾住過,如今紙上再相遇,卻又是一番重逢的欣喜……
終有一人,為愛尋城 內容簡介
城市游蕩者本雅明在《巴黎》中寫,“我想去測試這座城市不懈求愛的功效!彼畎屠铻椤芭瘛保瑑A盡所有相思與智慧。 中國的諸多城市,似乎總是缺乏這類妖嬈,它們只是如同鄉土的鄰居一般,或蔥翠,或渾厚,或安穩,或嫵媚。 它們是空間也是時間,是物質也是精神,是功能也是體驗。它們千城一面又個性鮮明,尋常巷陌又活色生香。 你我曾路過,曾住過,如今紙上再相遇,卻又是一番重逢的欣喜…… 該書是暢銷書作家白落梅的新書,她以唯美的文筆,記錄自己曾經旅行過的十九個城市的風物人情、美食美景、歷史文化,這些城市包括杭州、蘇州、揚州、武漢、成都、洛陽、西安等等,讓人如臨其境,如聞其香。這些城市于讀者而言并不陌生,因而更考驗作者的筆力。她努力創造一種城市中古今交匯、繁華寂寞交織的氛圍,滲透一種自在隨性、達觀淡然的古文人式價值觀,賦予文化游記以新的歷史內涵和時代內涵。讀者既可以跟隨她的筆游覽熟悉的風景,又可以發現富有新鮮感的信息。 人在山水面前,是卑微且純凈的,名利可以不要,情緣亦覺縹緲。眼前,只有這靈秀的湖山,以及那些游蕩了千百年的故事。 人生的清簡,我并非不懂。但奢華享樂,我亦不馬虎,不肯將就。 那日的雨,一直沒有停歇,像是有意為懷古之人,醞釀一種情境。我喜歡江南的雨,每次都落得恰到好處,妙不可言。 聽鄰桌的老者說,這碗面,數十年如一日,味道不改,面館的模樣,也沒有變過。幾十載春秋,寒來暑往,他每年都要上靈巖山吃上一碗素面,是念舊,也是懷古。 寒山寺的鐘聲時遠時近,運河里的客船來往不息。這些年,它們早已習慣了聚散離合,你的去留,它皆是不在意。 夫子廟閑逛,這里錦繡如織,煙火彌漫。巍峨壯麗的殿宇樓閣,似天上宮闕,絲毫不見滄桑,亦看不到它曾經有過的傷痕。無人知曉,這里也曾被戰火侵擾,洗劫一空。 世間萬物,*怕情深。否則,一次邂逅,一次回眸,都是緣,亦是劫。 何園精巧靈致,絲毫不遜色于蘇州園林。園中疊石成山,回廊百轉,花窗映畫,雖落城市,卻有山林的靜氣。 醒來,那一縷陽光,透過木窗,落在墻壁上,亦真亦假。陽臺上的梔子花開得極好,純凈的白色,讓人心生歡喜。這一刻,只覺安定,又怎記得世外還有浩蕩的山河。 來一杯龍井,配一碟筍絲,狀元糕,看烏篷船緩緩劃過,人在畫中。橋上有看風景的人,不知我已看了她許久。人世有太多這樣擦肩而過的緣分,一瞬亦可作千年。 無論終老江南,或歸去故里。此生皆要簡靜自持,婉順平和。清白一世,湛湛有光。 人生還有許多未知的安排,天下美食豈能一日吃盡,好風光亦是要留待慢慢賞閱。 往后的山長水遠,或飄忽若塵,或穩妥深邃,亦都可以。
終有一人,為愛尋城 目錄
目錄
壹 *憶是杭州
貳 姑蘇城
叁 六朝金粉地,*憶是金陵
肆 十年一覺揚州夢
伍 烏鎮年華
陸 紹興古城
柒 太湖無錫
捌 臨川故里
玖 千古瓷都
拾 行走邊城
拾壹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
拾貳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拾叁 海上花開又花落
拾肆 試問嶺南應不好
拾伍 廈門的慢時光
拾陸 天府之國
拾柒 大理的風花雪月
拾捌 一日看盡長安花
拾玖 曾是洛陽花下客
終有一人,為愛尋城 節選
(壹) 西湖 那年,我與杭州初次相遇,便直奔西湖而去。西湖的山水,因為有歷史的相襯,故事的渲染,果真與別處不同,有靈亦有情。 遠山如黛,近水如鏡。湖上波光瀲滟,時有白鷺驚飛,頻繁往返,不知疲倦。堤畔桃柳相倚,路上行人如織。這場景,其實早已上映了千年。只是,有些人來過,有些人又走了。 去樓外樓點上幾道名菜,一壺好酒,一盞龍井細芽,是我后來每次去往西湖必行之事,不可缺失。 龍井蝦仁果真是名不虛傳,有著江南的溫婉細膩。西湖醋魚甜而不膩,東坡燜肉軟爛入味,叫花雞極具特色,清香四溢。油燜春筍亦是百吃不厭,再來一碗宋嫂魚羹,酸爽開胃,也是極妙。 闖蕩江湖,大可隨心所欲,不拘小節。游山戲水,吃酒飲茶,千年的風雅,千年的闊綽,有你,亦有我。 想當年,南宋在此建都,南宋君臣沉醉于江南的溫軟,將過往的興廢成敗皆遺忘。宋人的生活,原本就是一闋詞,能夠坐擁這樣的山水,是他們一生的運氣。 雇一葉小船,漫游西湖,沿途的山光水色,唐人賞過,宋人亦賞過。泡上一杯清茶,觀碧波煙水,與船夫若有若無地閑聊。 他說的那些與西湖相關的人文故事,我都知曉。但仍舊靜靜地聽著,心中泛起柔情與感動。 流水聲,漿聲,以及飛鳥聲,漸漸地與塵寰隔絕。忽而過曲院風荷,忽而過小橋花影,直至三潭映月。 有時游去內湖,不見別的船只游人。目之所及的,是浩瀚無垠的湖水,連綿不盡的青山。人在畫中,甚至忘了朝代,就連來時攜帶的塵埃,亦被湖風吹散。 張岱《西湖夢尋》中有記:“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都說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雪湖。張岱夜游西湖,賞雪喝滾燙的燒酒,其閑情逸致,曠達心性,又豈是我輩所能企及。 當年林逋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訪山寺,覓高僧,又幾多快意。家有客至,童子便放鶴催返,棹舟歸來,又是一番暢飲。 居西子湖畔,縱是凡人,亦存幾分詩情。人在山水面前,是卑微且純凈的,名利可以不要,情緣亦覺縹緲。眼前,只有這靈秀的湖山,以及那些游蕩了千百年的故事。 (貳) 秋湖 又一年秋季坐船游湖,船至幽深處,一眼望去,湖山相連,不見人煙。 船夫一邊閑聊,一邊劃槳。又悄悄撒網,半晌,撈上來幾只肥蟹。他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只道,今晚歸去有下酒菜了。 這份滿足,令人稱慕。是啊,這片湖山便是他此生的歸宿,而此間萬物,他盡可享用。我不過是西湖的過客,往來匆匆,未曾有他這樣的福報。 想著月色昏黃,他拎著新鮮的湖蟹返家,妻子倚門相候。爐火上的酒正沸,熱熱地飲上幾盅,頓解塵勞,煩慮盡除。 月光灑在明凈簡潔的窗臺,凡人的日子,更有一種清光,一份深穩,令人沉浸而眷戀。 他說,他世代居住在杭州,靠著這一面湖水,養家糊口。雖不富庶,卻得以安居樂業,別無所求。 這么多年,獨自游蕩在西湖,飽覽春風秋月,也看盡歲月滄桑。世事的更替,山河的變遷,于他并無妨礙,他只管做一平凡的船夫。 我又何嘗不想,生在這片湖山,平凡簡單。日日推窗,觸眼都是天地的凈,是人世的閑遠。 然而,在我的身上,有著江湖蕩子的影子。更想邀上三五知己,泛舟游湖,醉臥山水,不知歸路。至于明日身在何處,會邂逅何事,我也是不顧。 后來,我多次重游西湖,泛舟煙波,再不見他身影。古人云:“十年修得同船渡”,我與他的緣分,在此之前已耗盡。 人世多少聚散離合,皆是匆匆。那段記憶,放在了我的心里,始終清潔,便已知足。 (叁) 相逢且珍重 那夜,杭州城細雨綿綿,遠遠望去,樓閣參差,皆是一片水氣。 夜宴歸來,途經一幽巷,見一年近八旬的阿婆,蜷縮一檐下。 她粗布素衫,白發如雪,盤著潔凈發髻。身前竹籃里擺放著幾只茉莉花環,少許白蘭花,近看已見枯色。 我心中觸動,買下她剩余的花。她細心幫我整理好,輕聲說:“姑娘,謝謝你的好心。”眼神中,盡是感激。然這份感激,于我卻有千鈞之重,令人酸楚。 揮手道別,轉身見她薄弱的身影,慢慢消失在雨巷,我竟淚落不止。這場景,似曾相識,又仿佛在誰人的書中讀過,影片中見過,但皆不及當下那樣的真切。 只盼著,她余生珍重,不落劫數。園中歲歲有花可摘,衣食無缺,吉祥安穩。 我知道,江南一夜風雨,白日里,小巷便有無數個這樣賣花的阿婆。她們的存在,讓這座古城,真實而溫暖,純粹亦有情。 又或許,她們佇立在街頭,徘徊于小巷,提籃賣花,不為謀生。只為了等候,等候相逢,亦等候別離。又或許,僅僅只為了打發寂寥的時光。 不可否認,我喜歡的人,身上總有一份溫婉。喜歡的物事,亦有一種超脫氣質。 次日醒來,陽光透過珠簾,落在案幾。室內花香縈心,窗外風日閑庭,昨晚的故事,仿佛不曾發生。 每年去杭州,所居住的酒店,皆能望湖觀水。 雖說有些奢侈,但也不在意,人生一世,本就一無所有。貧富無別,榮枯也只是一時,做人不可過于苛刻自己,偶爾的縱容,亦是無妨。 一世修行,萬物眾生皆要經歷離合悲喜,草木塵埃亦不能例外。外界紛紛,唯山水純凈,可解脫興亡。 獨自蘇堤上行走,落日緩緩,余暉照在衣裳上,人世的安穩,即在當下。 光陰流過千年,物轉星移,回首江山如夢,幾多浮沉,也都過去。曾經西子湖畔車馬如云,彼時亦是游客如織,喧鬧不減。只是每個人心中,各懷心事,各有所期。 途經斷橋,想起那只修行千年的蛇妖。她為報人間一段恩情,不惜墜落紅塵,縱斷送千年道行,亦要守信重諾,癡心不改。 她唱道:“想當初,在峨嵋,一經孤守。伴青燈,叩古磬,千年苦修。久向往,繁花錦繡。棄黃冠,攜青妹,佩劍云游。按云頭,現長堤,煙桃雨柳。清明天,我二人,來到杭州。覽不盡西湖景色秀,春情蕩漾在心頭! 唱腔宛轉,語調癡癡,說不盡哀婉纏綿,如泣如訴。 豈不知,臺下的看客,早已淚流滿面。內心凄涼,全然忘記這只是一段美麗的傳說。
終有一人,為愛尋城 作者簡介
白落梅,暢銷書作家,代表作有《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你是錦瑟,我為流年》等。在傳記文學的固有樣貌之外,她賦予這個文體“唯美”的氣息。她的散文在央視文藝頻道《電視詩歌散文》中曾播出四十余篇,被讀者贊譽為“落梅風骨,秋水文章”。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