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音樂與聲音研究(第四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732799
- 條形碼:9787565732799 ; 978-7-5657-327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音樂與聲音研究(第四輯) 內容簡介
《音樂與聲音研究》輯刊由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創辦。輯刊關注音樂與聲音相關的文化、藝術與科學技術問題,旨在匯聚國內外在該領域的跨學科研究成果與前沿實踐經驗。本期所刊文章涵蓋了聽覺文化、流行音樂文化和聲音分析等多個理論視角,對音樂 與聲音問題進行了本體性思考,展現了音樂與聲音研究的開闊性。
音樂與聲音研究(第四輯) 目錄
聽覺文化
聽覺(聲音)現象學:從“視覺主義”解救聽與聲音
音頻媒介藝術批評:對象與主體、理論與視角
流行音樂文化
菲律賓流行音樂體裁的本土化
論20世紀90年代香港地區流行歌曲的演唱
彝族音樂組合的藝術特征與傳播價值——以“彝人制造”組合為例
綜藝節目中的想象空間與民族身份認同建構——基于《國家寶藏》的音樂表演文本分析
聲音分析
電子音樂與電影聲音的聲音擴散理念差異淺析——以Acousmonium系統與杜比全景聲系統為例
早期的電影聲音理論與創作:愛森斯坦與卓別林
基于聲景重構方法的多聲道渲染
人耳定位性能及研究
聽覺(聲音)現象學:從“視覺主義”解救聽與聲音
音頻媒介藝術批評:對象與主體、理論與視角
流行音樂文化
菲律賓流行音樂體裁的本土化
論20世紀90年代香港地區流行歌曲的演唱
彝族音樂組合的藝術特征與傳播價值——以“彝人制造”組合為例
綜藝節目中的想象空間與民族身份認同建構——基于《國家寶藏》的音樂表演文本分析
聲音分析
電子音樂與電影聲音的聲音擴散理念差異淺析——以Acousmonium系統與杜比全景聲系統為例
早期的電影聲音理論與創作:愛森斯坦與卓別林
基于聲景重構方法的多聲道渲染
人耳定位性能及研究
展開全部
音樂與聲音研究(第四輯) 作者簡介
李俊梅,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副學部長,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教授、碩士生導師。教育部高等學校音樂與舞蹈學專業教指委委員、首屆全國高校美育教指委委員、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評審專家、北京市屬本科高校分類辦學指導工作組專家、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常務理事。出版了《視唱練耳》《音樂基礎理論》和《電視劇音樂》等著作,發表了《音樂藝術與電視傳播》《中國電影音樂的民族化之路》和《電影音樂三題》等論文。
書友推薦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