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父母如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561715
- 條形碼:9787552561715 ; 978-7-5525-617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父母如花 本書特色
本書“人生俗事”篇的內容包括《父母如花》《兒女的路》《鄉村零件》《我的魯院》《關于口弦子》等,是作者對于生活的點滴記敘,是作者對于生活的感思。情感細膩,感情真切。 “讀書論事”內容包括讀《酷吏為什么那樣“酷”》《影響韓信命運的四個女人》《聊齋志異》的感悟、《三十年間三百遍》《*近讀的兩本書》等,是作者多年來讀書的心得筆記。 “評文說事”內容包括《純凈樸誠的寧夏少數民族文學》《快的世界和慢的文學》《泥土里開出的鮮花——談“拇指作家”馬慧娟的散文創作》是作者對于長期關注作家的作品品評,對于作家以及其創作背后的故事都進行了詳細的描寫,思想性較強。 “談作說己”是李進祥作品創作談,內容主要包括《文學的夏季——中法作家“夏季小說”閱讀交流會散記》《短篇十年說“艱難”——《孤獨成雙》(創作談)《還是城鄉之間的事——談《立交橋》的創作》等,是作者對于多年文學創作的所思所感。
父母如花 內容簡介
本書稿精選了李進祥創作的部分短篇作品,主要包括三個部分。**部分是散文,內容包括《父母如花》《兒女的路》《鄉村零件》《記錄我的世界杯》《關于口弦子》。第二部分是讀書感悟,內容包括讀《聊齋志異》的感悟《三十年間三百遍》;讀《獵人筆記》和《米格爾街》的感悟《*近讀的兩本書》。第三部分是李進祥作品創作談,內容主要包括《還是城鄉之間的事——談《立交橋》的創作》,短篇十年說“艱難”——《孤獨成雙》(創作談)。
父母如花 目錄
父母如花
家有“三只猴”
兒女的路
鄉村零件
關于口弦子
上海的哥和杭州保安
找一張在魯院的照片
我的魯院
手足之痛
——悼東田
魯院散記
與安波蘭女士見面
鏡頭里的巴基斯坦
希臘紀行
應該在母體文明中尋找文學創新的
智慧和靈感
記錄我的世界杯
小品二篇
第二輯讀書論事
讀史隨筆:酷吏為什么那樣“酷”
讀史隨筆:影響韓信命運的四個女人
讀史隨筆:辟谷
讀史隨筆:食客
讀史隨筆:刺客
三十年間三百遍
——我讀《聊齋志異》
我在讀卡佛的時候,人們又在讀些什么
*近讀的兩本書
“少讀書”與“少吃肉”
……
第三輯評文說事
第四輯談作說己
父母如花 節選
工作調到銀川,家也隨后搬過來了,但同心那邊的房子沒敢賣掉。一是怕沒有房子,就失了根基;二是父母還在,房子留著,回去看他們方便些。父母都上了年紀,到了病多的時候了,隨時需要照顧。調動工作,我本來就很猶豫,人到中年,拖家帶口的,確實不想再動了?烧门畠捍髮W畢業,要在銀川就業,兒子也準備在銀川上學,我這才下定了決心。我征求父母的意見,父母說,他們的身體好著呢,叫我不要管他們。我知道,父母是怕影響了我的前程。我調到銀川,不是為了啥前程,主要是為了兒女。在父母和兒女之間,我選擇了后者。人大概都這樣,可有時候想想,覺得有些后怕:我隨著兒女到了銀川,等他們將來有了孩子,會不會又隨了孩子去,把我丟到銀川呢?真要那樣的話,我就回同心老家! “峒业臅r候,家具灶具基本沒動,衣物也是拿了一半,留了一半,想著隨時回來就能吃飯睡覺。養的十幾盆花,揀*喜歡的帶了幾盆,還有幾盆嬌貴些的,讓親戚朋友抱去了,幾盆耐旱、皮實的仙人球、牡丹吊蘭啥的,就留在屋子里,屋子里得有點活物兒。只是擔心長時間沒人管,它們不知能不能活下來! 偘徇^來,我和女兒上班,兒子上學,我們三人都感覺不明顯。妻子沒工作,一個人在家,鄰居也都不熟,就心慌,隔兩三個禮拜就要回一趟老家。我有時也陪著回去,回去看看兩頭的老人,見見親戚朋友,也收拾收拾屋子,給花澆點水。留下的那些花確實皮實,兩三個禮拜沒人管,它們一直都活著。后來慢慢地,妻子在這邊也習慣了,我與同心那邊的聯系也淡了些,回去的次數就少了。一個月、四十天,有時甚至兩個月才回一趟老家。屋子里的花雖然皮實,但那么長時間不見水,都蔫巴了。仙人球肚子癟了,牡丹吊蘭的葉子蜷了。趕緊澆點水,過幾天,它們又緩過來了,葉子舒展了,顯出光澤來,叫人看著有些欣喜,有些不舍。臨走的時候,盡量給花盆里多澆些水,想著讓它們能多耐些日子。它們能有啥辦法呢?不會說話,不會抱怨,只能自己耐著! 「改敢埠苌俦г惯^,我回去了,他們就高興得很,趕著給我做好吃的,臨走的時候還要給我裝上些家里的土產,說銀川城里買不到,還說我住得遠了,回一趟不容易,能拿就多拿上點。那些東西都是父母自己種的,他們還種著幾畝地,養著幾頭牛。我勸他們不要再種地養牛了,父親有退休金,花銷夠了。但他們說,干點活,身體好,閑下來,反倒生病。我只能勸他們少干點,不要累著。他們應著,但我知道,干慣了活的人,根本閑不住。人閑不住,心也閑不住。老家那邊還有三個弟弟,雖然都已成家,但父母少不得要操心。尤其是小弟弟,和父母在一個院子里住著。小弟弟經常在外面,帶人包工干活。家里婆姨娃娃、種地澆水啥的,全都是父母給管著。管著管著還管出了矛盾,弟媳婦打罵孩子,父母就不高興。弟媳婦撒懶不好好干活,父母也不高興。我回去了,耳風里聽見他們互相抱怨。弟媳婦抱怨父母把娃娃慣得不成樣子了,父母抱怨弟媳婦太懶不好好扒光陰。我只能兩頭勸解。母親對弟弟的孩子的確有些溺愛,但他們疼過了兒女,又疼孫子,怎么忍心責怪呢?他們一輩子勞苦,把光陰看得太重,想著叫兒女的日子過到人前,也是為人父母的常情! 「改钙呤鄽q了,還種田養牛,也是為我們著想,不想拖累兒女。七個兒女,我走得*遠。我是長子,照顧父母上,卻做得*少。隔一兩個月,回去看一次,再就是打電話問問。打電話過去,他們總是說,家里好著呢,身體好著呢,叫我不要操心。時間長了,不見我的電話,他們也打電話過來,問我工作好著沒,問孩子學習好著沒。兒女是他們的扯心,孫子也是他們的扯心。有一回打電話過去,父親的聲音很虛弱,我問咋了,他遮遮掩掩地不說。我再三問,他才說,住了十幾天醫院,剛出院。我追問啥病,他說沒啥大病,七十多的人了,各處的毛病就多了。我責怪他住院也不給我說一聲,他說知道我忙,怕影響我工作。那一段時間我確實有些忙,仔細一算,兩個多月沒回去了。趕緊請假,收拾了回家。
父母如花 作者簡介
李進祥,(1968-2019)。中國作協會員,寧夏作協副主席。著有長篇小說《孤獨成雙》《拯救者》《亞爾瑪尼》,小說集《換水》《女人的河》《換骨》《生生不息》,法文版小說集《窮人的憂傷》《女人的河》等。小說集《換水》榮獲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獲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自治區“四個一批”人才,自治區首批“塞上文化名家”,自治區首批文化藝術領軍人才。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