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新的美學實踐:從文學到影視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80017
- 條形碼:9787208180017 ; 978-7-208-1800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的美學實踐:從文學到影視 內容簡介
本書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百年中國影視的文學改編文獻整理與研究”(項目批準號:18ZDA261)的階段性成果。1905年,改編自《三國演義》片段的《定軍山》標志著中國**部電影誕生的同時,也清晰地顯示了電影由文學作品改編這一基本路徑。一百多年過去了,這一路徑雖然在不同時期受到質疑和挑戰,但在總體上仍然是電影創作的主要方法。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承載文學的舊媒介屬性早已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與大眾閱讀習慣的更迭,文學開始與影視聯姻,抑或是文學的內容逐漸隱藏在多媒體的內部了。 作為精神價值傳遞與藝術靈感創造的文學與電影卻在互相融合、互相補缺中蓬勃發展,并使得中國電影擁有了其獨特的美學思維與美學高度,蓬勃發展的背后必將存在諸多問題與挑戰。本書從文學與影視的關系出發,對影視文學改編的美學特征進行研究,綜合其發展現狀探尋出影視文學改編的美學困境并給予對策,對今后文學作品改編影視劇具有重要的美學價值與現實意義。
新的美學實踐:從文學到影視 目錄
新的美學實踐:從文學到影視 作者簡介
徐兆壽,甘肅涼州人,復旦大學文學博士。現任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甘肅省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甘肅省電影家協會主席,全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甘肅省領軍人才、“四個一批人才”。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委。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甘肅省首批榮譽作家。《當代文藝評論》主編。 鞏周明,1992年生,甘肅蘭州人,中國史(文化與傳播)博士,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電影史、影視批評、網絡文學影視改編。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甘肅電影家協會會員。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當代作家評論》《中國電視》等CSSCI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數篇,部分文章收錄于《光明日報》《中國網絡文學理論評論年選》;出版學術著作《奔騰的河流:紀錄片中的絲綢之路》。參與國家重大社科基金項目、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甘肅省人文社會科學資助項目等項目。 何田田。1988.02生,甘肅天水人。本科畢業于蘭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專業為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研究生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專業為英美文學。2019年考入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博士研究生,師從徐兆壽教授,專業方向為文化與傳播。目前博士在讀。主要研究方向:旅游文化、影視旅游、電影文化、文化與傳播等。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