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聰明家長的杠桿養育法 家長改變1%,孩子改善99%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608544
- 條形碼:9787572608544 ; 978-7-5726-085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聰明家長的杠桿養育法 家長改變1%,孩子改善99% 本書特色
孩子不獨立,家長如何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 孩子犯錯時,家長*該做的事? 孩子叛逆了,家長做什么能讓孩子敞開心扉? 教育有沖突,家長要怎樣協調? ………… 12 個原理、9 個原則、6 個步驟,加上一紙“家庭公約”, 讓陷入教養困境的家長因為成功改變 1%,而見證孩子改善 99% 的神奇變化! 愛是一次共同成長,協同育人須形成機制的同心圓,才能求得教育的公約數。和諧的家庭關系要由公共約定維護,“家庭公約”是穩定家庭的法典。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顧明遠 大輝常被朋友們稱為“家長教育工程化的探索者”。他善于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圖文表達邏輯化,教育方法生活化……通過一紙公約和諧家庭關系,用分解目標達成共識,漸進改變生活習慣,這是一種創新的教育理論與社會實踐。 ——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家庭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陳建翔 如何養育一出生即處于網絡環境的孩子,怎樣激勵未嘗過缺衣少食之苦的孩子自立自強?如何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引導孩子勇于追夢?本書既給出了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教育理念,也提供了可操作的教育方法…… ——親子教育作家,《中國教育報》編輯 張貴勇
聰明家長的杠桿養育法 家長改變1%,孩子改善99% 內容簡介
齊老師給聰明家長的杠桿養育法,是一次管一生的教育指南:12個原理:開門原理、杠桿原理、正態分布原理、彈道原理、發報原理、“4D1K”原理、幾何原理、鐘表原理、摁釘原理、凹凸原理、橄欖球原理、滯后原理9個原則:情緒處理原則、沖突原則、傾聽原則、認真原則、“三借”原則、“三有”原則、三事原則、規避原則、花錢原則6個步驟:**步:改變觀念,教育觀念與時俱進第二步:建立概念,家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礎第三步:學習原理,少犯家庭教育的原點錯誤第四步:掌握方法,好的教育環境是家長用心創造出來的第五步:使用工具,比知道更重要的是做到第六步:養成習慣,“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聰明家長的杠桿養育法 家長改變1%,孩子改善99% 目錄
聰明家長的杠桿養育法 家長改變1%,孩子改善99% 節選
學會做家長的**課 三種自然型父母 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年輕人走上為人父母的“家長崗位”,步入漫長的育兒教子之路,引導孩子逐步成為一個獨立、負責、能與人和諧相處并有生存能力的人,而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件事情比做合格的父母更艱巨、更任重道遠了。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沒有任何說明書,家長無從知道該怎樣正確地對待這個孩子。作為家長,創造一個孩子很容易,塑造一個孩子卻并不容易。做教師要有教師資格證,做醫生要有執業醫師證,做律師要有律師資格證,就連街道清潔工也要有個崗前培訓。可我們做父母的,做崗前培訓了嗎?很多人沒有做好各種準備,就匆匆忙忙地當了父母。 宏觀上,中國家長教育的缺失導致了微觀上中國家長的不成熟,不成熟的家長如何培養出成才的孩子呢?我們可能不是天才,但可能是天才的父母。試想,愛因斯坦等眾多偉大人物的父母,他們生活中的成就也不過平平。我們的孩子或許有一個光輝無比的前程,但是我們如何配合才能使他“做事有才、做人有德”呢?這就需要我們盡快實現從“自然型父母”向“有效型家長”轉變。 自然型父母是指沒有經過培訓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往往缺乏生活常識,常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大致分成三種類型:勝利型、徘徊型和失敗型…… 這三種類型的父母都是根據自己的性格特征,自然地和孩子形成輸贏關系,孩子處理問題的模式沒有固定,只是在父母的影響和作用下被動地形成。在這三種模式下成長的孩子都存在一些特有的缺憾:勝利型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將來可能唯唯諾諾、毫無自信;徘徊型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將來可能毫無原則、處處騎墻;失敗型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將來可能驕橫傲慢、蠻不講理…… 家庭教育的危機 ……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家長沒有地方去學習,也沒有人去詢問,單靠自學是遠遠不夠的…… 從自然型父母到有效型家長 ………… 什么樣的教育可以讓孩子認同并接受?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認同且樂意接受,如果能讓孩子愉快地接受教育,這樣的教育對孩子來說就是有效的。但由于成人欠缺“情緒管理”和“有效溝通”方法,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情緒化的問題而忘了真正的教育目的。行為沒有為目的服務,這樣會導致教育效果不好。 小男孩試圖從冰箱里取出一瓶牛奶,可取出后剛走幾步,就失手將奶瓶掉在地上了,廚房里頓時一片狼藉,他的母親聞聲而來。 然而,母親沒有發火,沒有說教,更沒有懲罰他,只是說:“哦,我從來沒見過這么多牛奶灑在地上,真有意思啊!好了,反正已經灑在地上了,在我們收拾干凈之前,你想玩一會兒嗎?我想,玩牛奶說不定也是很有意思的。” 小男孩真的玩起了牛奶。幾分鐘后,母親說:“牛奶是你灑在地上的,也應該由你來收拾干凈。現在,我這兒有海綿、抹布和拖把,你想用什么?” 男孩選擇了海綿,和媽媽一起將地上的牛奶收拾得干干凈凈。接著,母親又說:“剛才你牛奶瓶沒拿住,這說明你還沒有學會如何用一雙小手拿一只大奶瓶。現在,我們到院子里去,在一個瓶子里裝滿水,看看你能不能發現一個很好的搬運方法,使瓶子不會掉到地上。” 小男孩通過反復實踐,知道要用雙手握住靠瓶口的地方,瓶子在搬運過程中就不會掉下來。這是多么生動而又內容豐富的一課啊! 這是科學家斯蒂芬·格倫小時候的故事,他在醫學領域的多個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 孩子犯錯了,有效型家長做了這五件事 斯蒂芬·格倫的母親并沒有像很多父母那樣“爭對錯、談感覺、比高低、論好壞、算輸贏”,而是采取了“找問題、說行為、講合適、評正負、得雙贏”的有效方法來教育孩子。 **步,找問題:我從來沒見過這么多的牛奶灑在地上。 第二步,說行為:這么多的牛奶灑在地上,真有意思啊!好了, 反正已經灑在地上了。 第三步,講合適:在我們收拾干凈之前,你想玩一會兒嗎?我想, 玩牛奶說不定也是很有意思的。 第四步,評正負:牛奶是你灑在地上的,也應該由你來收拾干凈。 現在,我這兒有海綿、抹布和拖把,你想用什么? 第五步,得雙贏:剛才你拿牛奶瓶沒拿住,這說明你還沒有學會如何用一雙小手拿一只大奶瓶。現在,我們到院子里去,在一個瓶子里裝滿水,看看你能不能發現一個很好的搬運方法,使瓶子不會掉到地上…… 無效的教育是隨意的,隨經驗發揮的,而有效的教育是有原則、有規律的影響。我們可能不是天才,但可能是天才的父母。 孩子是因你而來的,不是為你而來的。創造一個孩子是容易的,塑造一個孩子是不易的,孩子并非我們個人或家庭的私有財產,他是屬于整個社會的,有自己獨立的一生。有責任心的家長,不是等待而是行動;有智慧的家長,不是抱怨而是學習。只有將愿望付諸行動,才不會再錯過;不錯過,才能自救而不后悔。
聰明家長的杠桿養育法 家長改變1%,孩子改善99% 作者簡介
齊大輝任北京市教育學會家長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教師發展研究分會常務理事會成員、第九屆理事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 EMBA 后家庭管理專業教授、項目主任,北京大學文化研究與發展中心研究員。 2015年4月,參與錄制的《家規 72 小時》節目在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CCTV12)播出。2016年,任由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兒童工作部、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北京市教育學會開展的《伴隨成長公益項目》專家委員會委員。2017年,獲得2016年度中國下一代教育公益獎——公益推動獎。 2019 年,《愛是一次共同的成長》被中國出版協會與中國家庭教育學會評為“百部家庭教育指導讀物”之一,《聰明家長的杠桿養育法:家長改變 1%, 孩子改善 99%》是其修訂版。 多年來,作者所倡導的家庭教育實踐的成果被《中國婦女報》、《人民日報》主管的人民論壇網等媒體發表文章宣傳,如:2015年4月3日,《中國婦女報》頭版發表《〈家庭公約〉成為“最美家庭”孵化器》的專題文章;2016年12月29日 ,人民論壇網發表 《一紙公約,和諧了家庭、文明了社區》的文章。2018年11月8日,作者在《中國教育報》發表《構建中國特色的協同教育機制》的理論文章。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