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民革前輩與新中國》續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698437
- 條形碼:9787512698437 ; 978-7-5126-984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革前輩與新中國》續編 本書特色
☆本書共收入了侯鏡如、劉斐、錢昌照、李德全等58位民革前輩的故事,每人單獨成篇。 ☆通過講述真實的歷史故事,客觀反映了民革前輩們為新中國誕生做出的歷史貢獻,具有濃厚的歷史感和現場感,是講述多黨合作故事的一種新探索。 ☆本書圖文并茂,編校質量上乘,版式設計和印刷精美,從形式到內容都是一部佳品。
《民革前輩與新中國》續編 內容簡介
《民革前輩與新中國》是民革全黨向新中國70華誕的獻禮作品,也是講好民革故事及多黨合作故事的具體實踐。《續編》是對《民革前輩與新中國》一書內容的進一步續寫,書稿反映了侯鏡如、劉斐、錢昌照、李德全等58位民革前輩在新中國成立前后,為新中國的成立所做的可貴努力。 全書圖文并茂,按人物單獨成篇,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礎上,以講故事的方式,生動介紹了民革前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過程中的典型事跡。全書貫穿了愛國主義精神,彰顯了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的優越性。
《民革前輩與新中國》續編 目錄
《民革前輩與新中國》續編 節選
侯鏡如 多次引導部下起義的黃埔一期生(節選) 1949年12月22日,平津戰役的一個關鍵時刻。西線,繼國民黨傅作義部 嫡系主力第三十五軍在新保安被人民解放軍殲滅后,在張家口的第十一兵團部和 **〇五軍遭到了人民解放軍的猛烈攻擊。相較之下,黃埔一期生、第十七兵團司令官侯鏡如駐守的東線塘沽,則是波瀾不驚。這一天,侯鏡如突然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中共地下黨員李介人巧妙穿越火線,向他直言:“聶榮臻將軍讓我專門向您致意,說你們是老朋友了,以前在香港就曾一起住過,希望您能率部起義,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建立新的功業。”侯鏡如回答:“感謝共產黨對我的信任,從我本人心里說,是很愿意舉行起義,走上光明道路的。可是,此事困難,你可以轉告他們,我名義上為兵團司令,實際掌握不了多少部隊。”李介人再問:“那么,還有沒有其他途徑或辦法,與中共方面進行合作呢?解放軍首長都希望您能在此關鍵時刻為人民立功。”侯鏡如拿出一幅天津、塘沽地區的軍事部署圖,一邊指點給李介人看一邊說:“如果攻塘沽,我就撤走,留出空位;如果攻天津,解放軍從西北方向的河堤接近和進攻*為有利。” 那么,身為國民黨軍隊兵團司令官的侯鏡如,為什么會在平津戰役的關鍵時刻,要在共產黨引領下,走向光明呢?這要從他的經歷說起。 黃埔求學加入中共,抗日戰場熱血報國 1924年春,侯鏡如在河南中州大學讀書時,受到國文教員、地下黨員魏松聲的影響,毅然投筆從戎,前往上海報考黃埔軍校。時值**次國共合作,擔任國民黨宣傳部代理部長的毛澤東,是黃埔軍校在上海的招生委員之一,侯鏡如初試合格,領取路費前往廣州報到,被正式錄取為黃埔軍校**期學員。在校期間,侯鏡如積極進步,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外圍組織青年軍人聯合會的中堅分子。國民革命軍第二次東征時,侯鏡如在**軍政治部主任周恩來見證之下,秘密宣誓加入了共產黨。 北伐前夕,蔣介石要求中共黨員退出**軍,侯鏡如沒有暴露身份,按照黨的指示,繼續留在軍中工作,先后調任第十四師第四十八團參謀長、第三師政治部主任等職,跟隨東路軍進兵福建,多次擊敗北洋軍閥孫傳芳的五省聯軍。此時,周恩來正在上海組織工人武裝暴動,侯鏡如收到密信,以河南老母病重為由,請假趕赴上海協助。1927年3月21日,暴動開始,周恩來指揮閘北戰斗,侯鏡如負責攻打警察局和兵工廠,經過兩天一夜的激戰,工人糾察隊迫使兩千多殘敵*后全部繳械投降。正當革命事業如火如荼之際,蔣介石、汪精衛先后叛變革命,侯鏡如跟隨賀龍參加南昌起義,轉移途中身負重傷,周恩來安排他和陳賡結伴前往香港養傷。1929年前后,侯鏡如主持過一段時間的河南軍委工作,一度還被馮玉祥軍隊抓捕入獄,后因上海黨中央遭到破壞,與組織失去聯系,只好依靠黃埔校友幫助,重返國民黨軍隊生存發展。在這之前,侯鏡如根據事先約定,曾用假名侯志國登報發出地下工作暗語:“×× 胞兄,我找不到你,心急如焚,你若再不來,沒有辦法就自去找工作了,我始終是孝敬父母的。”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中華民族全面抗戰拉開帷幕。侯鏡如時任第二十六路軍第三十師第八十九旅少將旅長,**時間增援河北抗日前線,先后轉戰房山、涿州、保定等地。10 月上旬,為了防止日軍沿正太鐵路西進,第三十師調山西娘子關防御,侯鏡如接受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黃紹竑直接指揮,堅守要隘五晝夜,完成了上級交代的掩護任務。翌年年初,調升第二十一師師長,該師成為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上的一支勁旅,幾乎無役不與。1941 年第二次長沙會戰,第二十一師打得異常激烈,防守九嶺陣地的一個加強營,與日軍搏斗七天,死傷三分之二。侯鏡如后來總結經驗教訓:“九嶺陣地山勢險要,加之我們又組織了堅固的工事,阻擊敵人二年之久,我軍亦傷亡不少,給了敵人沉重打擊,九嶺巋然不動。在長沙保衛戰中,占了重要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官兵奮戰貢獻巨大。” 后來,侯鏡如升任第九十二軍軍長,奉命支援山東敵后抗日戰場,他親率官兵跳深溝、爬高壩,不顧一切奔向魯西南。1943 年 4 月 20 日拂曉,援魯大軍進抵魯豫皖三省交界處的碭山,形勢十分危急,西邊有敵步騎兵逼近,北邊黃口鐵路上有鐵甲車出動巡邏,碭山北面又有密集炮火轟擊。侯鏡如沉著應對,先令第二十一師主動攻擊當面日軍,再令**四二師應付西來之敵,同時部署師部直屬戰斗單位牽制鐵甲車。大戰展開,槍聲如雨,血戰至晚,終獲勝利。侯鏡如援魯抗日前后經歷大小戰斗 150 余次,官兵累計犧牲 5000 余人,一方面減輕了蘇魯戰區友軍的壓力,另一方面有力地打擊了日偽囂張氣焰。 1945 年初,第九十二軍從皖北移師湖南桃源,參加正面戰場*后一次抵御日軍大規模進攻的湘西會戰。侯鏡如指揮所部日以繼夜,拼死阻擊,戰斗足跡遍布洞庭湖周邊沅江、漢壽、益陽一帶。8 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九十二軍先是奉命搶占武昌,旋即空運北平,積極投入第十一戰區受降任務。然而,正當全國人民翹首期盼和平的時候,蔣介石迷信以武力解決國是,內戰炮火在亟須休養的中華大地又迅速蔓延開來。 消極應對平津決戰,指示舊屬擇機起義 1946年初,美國特使馬歇爾調停中國內戰,侯鏡如作為北平警備司令,與 中共代表周恩來不期而遇。“二十年未見面了,好久好久了。”周恩來非常機智,由于沒有掌握侯鏡如脫黨之后的具體情況,故意跳過上海、南昌的共事歲月,直接把彼此記憶拉到黃埔東征時期。侯鏡如反應同樣靈敏:“是呀,是呀,軍校一別,二十春秋了。”暗示自己“尚未暴露”。說來很巧,當年一同香港養傷的陳賡也和周恩來住在北京飯店。闊別多年,兩人秘密見了一面,侯鏡如說,那時找不到組織,內心痛苦,曾經登報尋找同志。陳賡旨在“摸底”,不便貿然表態,只是說了一些“避免內戰合作建國”之類的客套話。事后,侯鏡如“暗示心意”,派人購置御寒衣物送給周恩來、陳賡等人,中共中央組織部也對侯的歷史進行調查,結論屬于脫黨。令人遺憾的是,國共談判*終破裂,侯鏡如被迫卷入內戰,在冀東、遼西等地多次與解放軍交手,結果損兵折將,迭遭重創。 與此同時,中共中央通過北平城市工作部,努力爭取侯鏡如起義“歸隊”。1948年盛夏,地下黨員李介人(侯鏡如外甥)親手將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安子文的一封信,交到了侯鏡如夫人李嵩蕓手中。1928 年前后,安子文與侯鏡如同在開封被馮玉祥軍隊囚禁,屬于患難朋友。信件內容開門見山,希望侯鏡如伺機起義,為人民立功,“周(恩來)賀(龍)二公關心你,如果能回來,表示歡迎,過去是可以原諒的”。侯鏡如備受鼓舞,但考慮到起義事大,不得不謹慎行事。9 月中旬,東北解放軍發起遼沈戰役,蔣介石抽調華北軍力馳援遼西,侯鏡如升任第十七兵團司令官,負責東進解圍錦州,與由沈陽西進的廖耀湘兵團實現會師。 影響起義成敗的關鍵因素是能不能有效掌握部隊,侯鏡如乘機保薦親信黃翔接任第九十二軍軍長,并把妻妹嫁給獨立第九十五師師長張伯權,隨后又調張為兵團參謀長,留在身邊出謀劃策。李介人得知此消息后,覺得這是他進行工作的好機會,就給侯寫了封信,表示“如有需要,可供驅使”。侯鏡如沒有回復。塔山之戰,蔣介石派到華北的督戰官羅奇頑固死忠,親自督導獨立第九十五師進行波浪式沖鋒,要求預備隊第二十一師增援,以期擴大戰果。“等我查明情況再辦”,侯鏡如沒有立刻下令,一來二去,解放軍早已肅清突破口。 遼沈戰役結束,第十七兵團重歸華北“剿總”傅作義指揮,侯鏡如名為津塘守備司令,但真正可以掌握的隊伍只有第三一八師及部分直屬單位。12月初,李介人聯絡起義事項,找到已經調任第二十一師師長的張伯權,講解形勢,交代黨的政策,鼓勵他起義有功,既往不咎。張伯權答應可以讓出一條通道,讓解放軍進入他們負責的北平部分防區。為了爭取侯鏡如支持起義,李介人和張伯權用無線電話跟塘沽的侯鏡如說起暗語:“北平家里的事是不是請黃軍長、張師長和我商量著辦?”侯鏡如當即在電話里交代張伯權:“北平家里的事由你和李介人商量著辦。” 按照解放軍平津前線政治委員羅榮桓的意思,*好是侯鏡如指揮天津和他本人的部隊一起參加起義。于是,李介人化裝為國民黨便衣偵探,潛入塘沽第十七兵團司令部,當面向侯鏡如報告了黃翔、張伯權派出代表與解放軍溝通的情況,傳達了羅榮桓對于起義的熱烈期盼。侯鏡如把自己的困難和盤托出:“天津陳長捷名義上歸我指揮,但實際上完全聽從傅作義調遣,塘沽守軍是段沄第八十七軍三個師還有獨立第九十五師,在指揮上也有困難。可靠班底僅有第九十二軍補充團編成的第三一八師以及兵團直屬部隊。段沄等人與蔣介石直接通電要求撤走,故塘沽起義難以辦到。”侯鏡如雖然沒有答應戰場起義,但拿出一幅天津、塘沽地區的軍事部署地圖,向李介人詳細講解起攻防要點。后來北平和平解放,第九十二軍參與傅作義軍事集團整體改編,光榮地成為人民軍隊。據當時參與談判的關鍵人物、中共地下黨員崔月犁回憶:“侯鏡如、黃翔暗中保證第九十二軍起義是促使傅作義*終下定決心的原因之一。”
《民革前輩與新中國》續編 作者簡介
民革中央宣傳部是民革中央的對外宣傳部門,負責民革中央日常的對外宣傳和媒體聯絡工作,并負責內部刊物《團結》雜志的編輯和出版。同時每年也負責民革宣傳范圍內的一些相關圖書的編撰工作,曾編撰出版過《親歷者贊》《實踐者行》等系列圖書。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