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利潤悖論:為什么企業在發展,我們的收入卻停滯不前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48734
- 條形碼:9787521748734 ; 978-7-5217-487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利潤悖論:為什么企業在發展,我們的收入卻停滯不前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關注不平等相關話題的讀者;關注反壟斷和共同富裕話題的讀者;經濟趨勢類讀者1.《21世紀資本論》《貧窮的本質》同類型作品,探究收入不平等的開創性著作 2.直指經濟的發展卻沒有帶來收入增長的巨大悖論,深刻剖析普通勞動者所受到的巨大傷害 3.以犀利的語言指出反壟斷,恢復市場良性競爭的必要性 4.榮獲Axiom商業圖書大獎,普林斯頓勞工關系部圖書大獎 5.耶魯大學教授菲奧娜·斯科特·莫頓、平洛皮·戈德伯格,伯克利加州大學經濟學副教授加布里埃爾·祖克曼等著名學者誠摯推薦
利潤悖論:為什么企業在發展,我們的收入卻停滯不前 內容簡介
科技飛速發展,經濟日趨繁榮,企業逐漸壯大,為什么我們的收入卻停滯不前? 有名經濟學家簡·?撕捞卦谒难芯恐,開創性地提出“利潤悖論”的概念——少數公司利用了自身強大的市場支配力,破壞了本應正常運作的競爭性市場,創造了可觀的利潤卻沒有反哺社會。 這種非良性的市場力量,會扼殺社會的經濟活力,加劇不平等和階層固化。如果沒有更好的機制來確保競爭,甚至會導致災難性的市場崩潰。 本書既對普通勞動者受到的傷害進行了剖析,又為解決利潤悖論難題和恢復健康的經濟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方案。
利潤悖論:為什么企業在發展,我們的收入卻停滯不前 目錄
利潤悖論 目錄調整
引言
**部分 市場支配力的形成 001
由于合并、 并購、 企業所有權高度集中化等現象的存在, 市場必然會孵化出一些體量驚人的公司。另外,企業的有機成長與技術的不斷進步所帶來的規模效應,也會導致市場支配力的形成與發展。
第 1 章 管理護城河的藝術 003
第 2 章 科技變革與技術優勢 026
第二部分 市場支配力的危害 057
在市場支配力席卷各行各業的情況下,整個經濟體系的工資水平出現了下滑趨勢;與此同時,那些大公司的管理層以及熟練運用科技進行創富的人,則累積了極大的財富。社會不平等程度在不斷加深。
第 3 章 水落船低:工資水平的下降 059
第 4 章 明星經濟:收入差距的擴大化 088
第 5 章 無處不在的不平等 113
第 6 章 金表神話:經濟活力的喪失 146
第 7 章 窮也郊區,富也郊區 158
第三部分 工作崗位的未來,以及解決方案的探索 181
青年群體的失業率高得可怕,剛剛畢業、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所面臨的形勢要更為嚴峻。當市場過于自由,以至于競爭程度嚴重下降時,反壟斷機構就有必要去利用監管等手段恢復市場的競爭活力。
第 8 章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對未來保持樂觀 183
第 9 章 工作崗位的發展趨勢 217
第 10 章 探尋事實與真相 230
第 11 章 反壟斷的可能性 250
結語 295
致謝 305
注釋 309
參考文獻 332
利潤悖論:為什么企業在發展,我們的收入卻停滯不前 節選
雖然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勞動力的工資沒有增長,但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勞動力的工資卻有所上升。1980年以來,擁有四年制大學學位的勞動力的工資增加了20%,工資增長幅度*大的則是那些碩士、博士等學歷更高的勞動力。換句話說,1980年代以后,受過完整大學教育的勞動力和沒有受過完整大學教育的勞動力之間出現了巨大的收入差距,這種現象被人們稱為“學位溢價”(college premium)。在美國,平均而言,擁有大學本科或更高學歷的勞動力的收入,比高中及高中以下學歷的勞動力的收入高出96%,這一比例在1980年只有46%。 針對學位溢價的演變趨勢,我們很難給出一個較為合理的解釋。如今擁有大學學位的勞動力的人數,幾乎是1980年的人數的兩倍。按照常理來說,既然競爭“高精尖”工作崗位的高學歷人才越來越多,那么各企業應當會更加容易地雇傭到高學歷、高技術的勞動力,這些企業支付給他們的工資也會越來越低。 那么,高學歷勞動力之間愈加激烈的競爭,真的會導致他們的工資逐漸下降嗎?很顯然,這一推論與現實數據并不相符——學位溢價現象正在變得越來越嚴重。更加令人震驚的是,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像埃琳一樣的人,他們有著較高的學歷,卻從事著并不需要什么學歷的工作,拿著相當微薄的工資。據此我們可以設想一下,納什維爾 到底有多少才華橫溢、受過良好教育的音樂家正在餐廳里給別人端盤子送菜? 到底是什么因素導致了這種現象?*為流行的一種解釋是,我們的科學技術進步了,以至于那些高學歷勞動力的生產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以信息技術為例,在它的幫助下,物流經理可以對沃爾瑪、亞馬遜這種大型批發分銷企業中的成千上萬家分店進行統籌管理,從而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另一方面,像計算機、軟件這種較為廉價的資本品,可以極大地改進那些坐在優步(Uber)辦公室當中的程序員的生產效率,但它們對優步司機的影響卻微乎其微。換句話說,科技進步導致司機的空駛時間被大大縮短,進而提高了整個企業的運營效率,但由此產生的利潤增長其實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程序員,而不是這些司機。 總得來說,創造出這些豐厚利潤的勞動力可以得到一筆不菲的回報。另外我們還得注意一下市場范圍的逐步擴大。借助更便捷的通信技術、更便宜的運輸費用,新技術可以很快地傳播開來。1980年之前,企業很難走出本地市場,而現如今,只要稍加創新,企業就可以迅速占領全球市場。就優步而言,市場占有率的迅速提升給企業帶來了“贏家通吃”的豐厚回報。對于那些在生產過程中改進了產品、提升了效率、提高了銷售額的高學歷勞動者來說,他們可以分到很大的蛋糕,可是對于那些司機來說,他們的收入并沒有得到什么改善。智能手機公司也是一樣的道理,總部研發的某個時尚功能或許可以大幅提升銷量,但由此產生的豐厚利潤卻和埃琳這樣的高級技術顧問沒有什么關系。 類似的經濟現象還有很多,*典型的就是超級巨星效應了7。在高質量錄音技術出現之前,聽音樂或看音樂劇的唯一途徑就是去音樂廳、歌劇院或劇院。然而,每個音樂廳的座位就只有那么幾個,一位藝術家能夠提供的表演每天也只有那么幾場。對于那些人氣極高的歌劇演員來說,想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利用自己的天賦賺到更多的錢,他們只能制定更高的票價,在更大的歌劇院演出,除此之外別無它法。 廣播、電視、錄音等科技普及之后,有幸聆聽到瑪麗亞·卡拉斯(Maria Callas)那天籟之音的聽眾,很快就從幾千人躍升至數百萬人,甚至數十億人,卡拉斯也因此獲得了超乎尋常的收入。由此可見,超級巨星的嗓音和形象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同樣地,米克·賈格爾(Mick Jagger)和亞當·萊文(Adam Levine)也取得了天文數字般的收入,因為有數以百萬計的樂迷心甘情愿地為他們的音樂打開了自己的錢包。此外,憑借著各種賽事的電視轉播權,以及從北京一路賣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簽名球衣,梅西(Leo Messi)和小內馬爾(Neymar Jr.)也賺取了數百萬美元的薪水和版稅。 當然了,超級巨星們的高額收入并不意味著今天*好的歌劇家就一定比一百年前*好的歌劇家更優秀,也不能說明賺錢較少的歌手和球員就一定技不如人。我舉這些例子是為了說明,哪怕能力上只存在細微差異,這一差異也能在科技的作用下得到放大,進而導致收入和名氣上的巨大差別。 超級巨星的市場是一個贏家通吃的市場。勝者不僅會捧走獎杯,也會賣出更多的球衣,收獲更多的觀眾,如此往復循環,贏的越來越多。此外,這些超級巨星創造出來的利潤越多,他們的收入也就更高。反過來,根據超級巨星們的巨額收入,我們也可以推斷出他們的個人能力可以帶來極高的經濟產出。由此可見,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科技進步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讓更多人看到了超級巨星的比賽,將球員們的簽名球衣銷往五湖四海。哪怕球星們的水平沒有太大變化,那些殺出重圍的超級巨星們也能借助科技進步的東風拿到更多收入。 無論是赫赫有名的超級巨星,還是不那么有名的數據分析師、醫生或華爾街銀行家,在技術變革的背景之下,他們的生產力均得到了不成比例的提高。因此,他們的收入也是作為一名高級技術顧問的埃琳的數倍。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技術變革并不是導致收入不平等現象逐漸加劇的唯一驅動因素。大公司市場支配力的急劇攀升,不僅成為了工薪階層工資下降的決定因素,也加深了高收入勞動力與低收入勞動力之間那本就難以逾越的鴻溝。 勞動力市場之所以逐漸衰退,其實是因為商品服務市場中的競爭行為越來越少。無論是科技行業還是紡織行業,技術的更迭都在不斷加快。換句話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技術飛速進步的時代——進步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只有少數幾家公司能夠跟上無線技術更新的步伐,進而統治整個鐵路市場。雖然技術的進步給這幾家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發展能量;但隨之而來的卻是良性競爭的匱乏,這種匱乏導致了勞動力之間的各種不公現象。 追究收入不平等現象愈演愈烈的根源時,我們會發現,各大企業在這其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具體來說,各個企業的區分度正在變得越來越高,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加劇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現象。只要對比一下企業的職員表我們就可以看出端倪:在過去,大多數公司都會同時雇傭相當數量的低技能人才與高技能人才;而現在,很多公司幾乎只會為那些高價值、高薪酬的勞動力提供一個容身之處,對于保潔、伙食等瑣碎的服務工作,他們會選擇外包給其它專門的公司。 在高科技行業,這種現象尤為明顯。那些大型科技公司們雇傭著大量的高技能人才,給他們發著相當不菲的薪資,提供著極為人性化的福利待遇,尤其是在硅谷。有誰不想在谷歌(Google)總部工作,成為一名享受著高級美食、洗衣和日托等生活福利的高薪程序員呢? 然而科技行業的公司并非都是如此,比如埃琳的公司。盡管已經晉升為高級技術顧問,可埃琳仍舊和大多數同事一樣,拿著微薄的薪水。跟谷歌硅谷總部那些員工相比,二者的收入簡直是云泥之別。其實在以前,埃琳的公司就相當于企業內部的服務臺(Help desk),只有在現在這個年代,服務臺功能才會被企業外包給其他公司。 換句話說,原先的一家企業現在被拆分成了兩家公司,一家發揮著服務臺的職能,給員工支付較低的薪水,另一家則擔任著企業總部的職能,負責設計和研發等任務。在以前,這兩種職能通常都會由同一家企業的不同部門來完成,清潔人員和安保人員一般也是由企業自主招聘。現如今,大多數公司都會把這些服務性的職能通通外包出去。 所以說,收入不平等現象很大程度上是各個企業的區分度越來越高所導致的。手機行業的設計師、程序員和研發人員都拿著較高的薪水,而那些承擔著服務臺職能的外包公司的員工就比較慘了,他們只能拿到很低的薪水。也就是說,之所以收入越來越不平等,主要是因為企業之間越來越不平等。一些企業只會雇傭那些拓展性較強的、生產效率較高的勞動力,并為他們支付很高的工資,而另一些企業只會設立服務性質的崗位,招聘一些可替代性較強的勞動力,并支付給他們較低的工資。 雖然企業之間的不平等程度有所加劇,但企業內部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卻沒怎么變過。平均來看,對于收入排在前1%的員工來說,他們的收入是其余同事的20倍,這個比例僅比1980年的水平高一點點。不過,放眼整個經濟體系,收入不平等現象還是在急劇增加,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增加來自于企業間不平等程度的擴大8。 由此一來,各企業之間自然會形成一種巨大的差距:在谷歌總部工作,員工們每周都會有一整天的自由時間去做自己的事情,而在埃琳的公司,員工們每天都只能擠在狹窄的格子間中,行走在低矮的天花板下,在污漬斑斑、卷邊脫線的地毯上消耗大量的時光。其實這一切都是1980年以后才逐漸出現的,在此之前,這些人可能都在同樣的地點辦公,既不像谷歌總部那樣高端,也不像技術服務公司那樣簡陋。就像工作環境的差異一樣,人們的收入自然也產生了很大的差距。自1980年以來,企業之間的差距與員工收入之間的差距一直在不斷擴大,而前者則是整個經濟體系內收入不平等現象愈演愈烈的內在推力。 少數高薪人士所帶來的收入增長,不足以抵消大多數工薪階層的收入下滑。換句話說,即使我們把高薪人士的收入和超級巨星的工資算進去,將所有勞動力的薪酬綜合到一起來看,經濟體系在勞動力薪資方面的支出自1980年以來也一直在穩步下降。勞動收入份額(Labor share),即勞動力工資總額占經濟生產總值的比例,歷來都在三分之二,或者說65%左右,余下的那三分之一是經濟體系在資本和利潤方面的支出。現如今,勞動收入份額已經降到了58%以下9。雖說下降7個百分點,哪怕是下降10個百分點,看起來都好像微不足道,但我們必須要注意,這一比例不僅考慮到了低收入勞動者的工資,其他高收入群體的薪酬我們也早已一并算了進去。這意味著廣大勞動力在經濟大蛋糕中所分得的份額,比之前少了足足10%。 這一下降不僅比例驚人,而且前所未有。更不可思議的是,不僅勞動力份額在下降,就連資本份額也在下降。換句話說,企業用于資本投資的份額也在變得越來越低。由此可見,1980年以后,經濟體系中的利潤部分在飛速上升。 綜上可見,那些大型企業一邊販賣著商品,一邊主宰了相應的市場。我們的經濟發生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這一變化既導致了廣大勞動力的薪酬的降低,也使得那些企業的擁有者們(包括所有用養老金購買這些企業股票的散戶股東們)拿到了比以前更高的收益。 然而,勞動收入份額的下降不僅意味著廣大勞動者與資本擁有者之間的財富再分配,也不僅意味著大家有窮有富,有輸有贏。在本書中,我會同大家論證分析,向大家解釋為什么除了極少數資本所有者之外,經濟中正在發生的這種現象對所有人都是不利的。雖然*大的輸家無疑是廣大勞動者們,但事實上,包括大多數資本所有者在內,整個經濟體系的情形都在變得越來越糟。
利潤悖論:為什么企業在發展,我們的收入卻停滯不前 作者簡介
簡·?撕捞(Jan Eeckhout):西班牙龐貝法布拉大學ICREA研究所教授,倫敦大學學院經濟學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終身教授。研究領域主要關于勞動力,不平等以及市場理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