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政法傳統研究:理論、方法與論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28133
- 條形碼:9787520728133 ; 978-7-5207-2813-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政法傳統研究:理論、方法與論題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法學研究者和愛好者1.五大著名法學專家聯袂推薦。2.新政法法學領域代表性著作。
政法傳統研究:理論、方法與論題 內容簡介
政法是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模式的基本框架。本書聚焦政法傳統的歷史生成及其制度構成,構建了政法體制中政黨、人民、法律的三維框架,在分析了法教義學和社科法學的特點及其問題的基礎上,明確了政法法學的知識貢獻,豐富政法法學的研究進路,進而超越意識形態之爭,使得政法法學成為能夠對具體部門法議題有所貢獻的研究范式。
政法傳統研究:理論、方法與論題 目錄
序言
導言 如何研究政法問題?
上篇 作為理論框架的
**章 政法體制的歷史生成
**節 現代轉型中的黨和國家制度
第二節 社會革命的政治邏輯
第三節 政法體制的核心內容
第四節 政法體制的現實意義
第二章 政法體制中的政黨
**節 政法體制遭遇的新挑戰
第二節 黨領導政法的理論邏輯
第三節 黨領導政法的制度邏輯
第四節 理順“政” “法” 關系的制度抓
第五節 新時代黨管政法的發展
第三章 政法體制中的人民
**節 法律程序中同質化的當事人
第二節 社會學意義上分化的群眾
第三節 政治學意義上整體的人民
第四節 人民多重面孔及其意義
中篇 作為研究進路的政法法學
第四章 社科法學治理化的知識反思
**節 法律社會學的研究場域
第二節 社科法學的洞見與局限
第三節 社科法學的方法論反思
第四節 社科法學中“政法” 議題的回歸
第五章 法教義學去政治化的迷思
**節 刑法學“去蘇俄化” 議題
第二節 刑法“去蘇俄化” 的表達
第三節 刑法“去蘇俄化” 的實質
第四節 法學知識的“通三統” 命題
第六章 司法過程中的“政” “法” 對話
**節 “中國法官不說理” 的迷思
第二節 合議庭與審判委員會的互動
第三節 合議庭如何將政治問題法律化
第四節 重新理解中國的司法過程
第五節 “法官如何思考” 的中國圖景
下篇 作為研究領域的政法問題
第七章 行政訴訟重心轉移的政法邏輯
第八章 民法典編纂的政法敘事
第九章 民法典精神的政法解讀
結語 政法研究的時代意義
附錄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 中的政法倫理
參考文獻
政法傳統研究:理論、方法與論題 作者簡介
邵六益,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2014-2015),《政治與法律評論》編委,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統一戰線高端智庫特約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法學理論、政法理論、法律社會學、司法制度,在《中外法學》《法商研究》《法律科學》《華東政法大學學報》、《東方法學》《開放時代》《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二十多篇;主持國家民委、北京市優秀人才青年骨干計劃、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等十幾項課題。 。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